文/张念理
花了近一月的时间,认真的读完了周桦写的《褚时健传》这本书,被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深深折服!他的一生翻天覆地,波澜壮阔,大起大落,却仍不被命运击倒。
正和岛的创始人刘东华曾经问褚时健:“褚老,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褚时健缓慢而坚定的说出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85岁时,在生日聚会上,褚时健高声说:“我和老伴,我们两个都是属牛的,一辈子都要劳动,一辈子都离不开土地。”实际上,褚时健属龙,妻子马静芬属鸡。
纵观过去的岁月,牛的勤勉、坚韧和执着,像一种信念,深深地融入他的生活、工作和事业,贯穿他生命的始终!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这句话最能代表褚时健一生。当人生深陷低谷时都能绝地反弹、王者归来,他那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人生,简直就是“传奇”。
褚时健 192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这也是褚时健一生中最痛苦,最黑暗的日子,一夜之间,妻离子散,自己和妻子被关押收审,女儿在狱中自杀,儿子逃避到国外,这一年褚时健67岁。
1997年,褚时健带着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执掌18年的红塔集团。 1999年,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来, 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2002年,在保外就医期间,闲不住想找点事情做的褚时健承包了哀牢山一片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而这一年他已经74岁。74岁的老人,带着一身疾病,带着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悲观和落寞,面对着人们看贪污犯的另类眼神,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需要何等的信念和毅力支撑。
几年的风风雨雨,日出日落,从育苗、浇水、施肥、修剪、授粉、稀果、采摘、销酬,从作业长的管理,到销酬人员的培训,70多岁褚时健亲自指导,耐心仔细,橙苗也一天一天渐渐长大了,开花结果了,再加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使橙子产量很快达到每亩4-5吨,超过美国澳大利亚,实现世界水平的突破。2012年11月,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2014年,“褚橙庄园”完美收官。由于橙子酸甜、易剥皮,甜中微微泛着酸,像极了人生的味道,再加上褚时健的励志故事,使橙子获得了“褚橙”的美誉,褚时健也获得了“橙王”的称号,他再一次登上了事业的珠穆朗玛峰。
褚橙庄园董事长、云南褚马昱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褚时健的夫人马静芬这样评价褚时健:“他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师父,没有他,我一辈子也就是褚马氏。”最简单不过的一句话,表达了马静芬对褚时健的依恋和崇拜,一辈子的夫妻情分,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相依相随。没有褚时健,自己一辈子不过就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庭妇女。
从1928到2019年的这91年里,褚时健先后经历两次成功创业,前一次他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后一次他被称为中国橙王。
在这两次创业之间,是一段交织着牢狱之灾与满身病痛的日子。自1999年从烟草大王的位置上跌落,到2012年以中国橙王的名号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期间用了13年。
褚时健说自己“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你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褚时健就是凭借无比的坚韧和执着,直面人生,并承受着光环陨落的寂寥和暗淡,以永不妥协的精神,用橙子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是企业家精神的最高境界,褚时健也用传奇的一生点亮了人们前进道路上的心灯。

【作者简介】张念理,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酒文化研究会酒器收藏协会会员,安丘分会副会长,《齐鲁新文学》副主编。曾在《中国作家网》《齐鲁晚报》《作家》《齐鲁新文学》《河州文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报刊网络平台发表30多篇散文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