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道漫过红尘
作者 张国平
诵读:雅萱
(1)
初秋时节,伫立在道家性命双修始祖老子鹿邑太清宫故里,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的老子诫训,如流水轻烟,蘸着上古清香和岁月苍颜,撞开了我半掩的门,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如一缕幽香漫过我的唇边,在我空灵的魂魄中留影。
寂静的圣地,让我听到了圣贤的脉搏,带着顿悟与反省,开始发酵、膨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皆有其道,天地有道,故能长存;日月有道,故能常升;君子有道,故能行天下而不困。古今中外圣贤提出的治国之道、齐家之道、修身之道都源于老子的“道”,《道德经》如茫茫长夜中的一盏航标灯,让我们舒张了精神迷茫,解脱了思维桎梏。
保持虚无的状态,是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混沌的湖面,有微亮的天空,不肯离去的月亮,随风摇曳的蒹葭,还有跃跃欲试的渔夫,把所有外界的投射安静地揽入怀中,用道丈量世界,太阳才能从心底升起。

人生在世,福祸相依。《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人生苦短,在追逐梦想的跋涉中,每一个挫折都是磨砺心智的篝火堆;每一次厄运都是淬炼意志的磨刀石;每一回低谷都是提振精神的加油站。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活的明白,活的通透,善于卸去所有非份的名利负重,用月光点燃眸子,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喜不自胜,败勿自馁,幸福总会步履姗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化成气,气看之无形,若气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形成聚力,便会力大无穷,动力无比;水能上能下,可化为满山缭绕的云雾,亦可为晶莹剔透的雨滴,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能屈能伸。
曾仕强说过: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新时代,我们理应生活像水安于卑下,存心如水深沉,为政似水无所不能,行为若水待机而动,将肉身献祭给虚无,把灵魂回归万物垂问,一切智慧与黎明同醒,人生旅途就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风,吹散了云朵。时光转身,穿透了流年斑驳,揉碎了朦胧记忆,湮灭了后退的斜阳、羊群,然而,老子的道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却变得愈加深邃、浑圆,思想一层层超越楼的高度,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上方。
虔诚地凝视,神般地仰望,黙黙地沐浴在这无为的仙境,让岁月如潺潺流水,让生命似鲜花盛开,让灵魂在时光中荡涤、飞翔。
2022年8月29日下午于周口鹿邑老子故里
——作者简介——

张国平,笔名海浪,一个用心诠释生命的江苏海门人,解放军政治学院研究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海门市作协会员,《文学百花苑》杂志副主编。在《人民海军》《现代科学》《领导艺术》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文章二百余篇。荣获“中华国家地理十佳游记作家”“新时代诗典十佳诗人”等称号,著有个人作品集《心涧语滴》《行走时空旷野》《摆渡灵魂》。
——诵读者简介——

雅萱,平台主播、主持人。山东省读书朗诵大赛一等奖。热爱朗诵,喜欢写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文字诠释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