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台钓韵
2022年第49期/总第525期
简介
《方台钓韵》网络诗刊,坚持以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为宗旨,立足于公益运作,为参与的诗词组织和诗友提供作品交流和学术引领方面的服务。
《方台钓韵》网络诗刊的诗路行进口号是——传承法度,提倡真诗,拒绝庸俗。

【聚萃方台】
——律诗篇
童 心
赏莲三叠
送走九春三夏回,花开花落两相催。
千盘晓露含羞弄,十里香风著意吹。
且喜青钱堪对酒,何妨翠盖与传杯。
濂溪有爱心波荡,欲抱红衣一醉偎。
不拜公卿不拜神,林泉萧散更谁亲。
十年梦断思难断,一寸心真写便真。
每向酒杯吞日月,时将诗草寄泥尘。
熏风正惹幽芳吐,又见小荷如故人。
月移花影柳摇摇,独步行吟过小桥。
一醉皆为赏溪客,多情犹可荡兰桡。
美人千载终难写,佳景四时何用招。
乘兴从来须尽兴,群蛙鸣鼓我吹箫。
杨海钱
别味风流
别味江湖已作传,有吟亦可补拳拳。
随心笔戏推高手,叩冕官从续旧缘。
强说闲愁难立意,横来信口怎成篇。
浮华莫许论诗品,不是风流觉醒年。
李国文伉俪返石,诸战友相聚柳家大院
应许兵心尚作师,相言霜鬓此时稀。
当年驰骋几龙马,今日归回一布衣。
有酒杯中来妙绪,无怀就里不戎机。
南疆追梦情犹在,未了风流总可依。
王建群
盛夏闲咏(二首)
溽热无眠夜煮茶,晨风携雨送清嘉。
诗成一首平声韵,酒下三杯怪味虾。
久立廊桥听翠鸟,悠行藕榭赏荷花。
家园此季真如画,何必乘凉到海涯。
把扇吟诗暑气除,客来问酒已空壶。
情耽忧乐三杯少,胸起云霓万象殊。
面壁凭栏青管梦,花光波影彩荷图。
古今史册从头阅,一叶心舟系缆无?
马锡斌
自 处
久客山林人见老,浮生得意不摧眉。
未央殿上居唐主,岱岳峰中立汉碑。
说是官威权赫赫,何如陶舍柳垂垂。
一坛菊酒三朝醉,每卧黄昏自问谁。
自 任
已虚凭信失清纯,狂悖应知这一人。
汉祖龙生当大任,陶公菊隐率天真。
谁将事外惟余笑,我舍行中几许颦。
不必呕心徒喟叹,而然争得自由身。
周建平
夕阳叹
总趁黄昏耕砚田,百般滋味记蛮笺。
悬车索寞流心底,卸甲空虚出笔端。
罗雀庭中排遣闷,观鱼池畔打发闲。
人前每赞夕阳好,镜里难遮沟壑添。
李晓军
远眺秀湖
极目连天外,微微漾碧波。
鱼鹰频击水,苍鹭尽欢歌。
性烈江湖满,情深日月驮。
心胸随岸阔,澄澈似长河。
登高感赋
秀水连天碧,青山古韵流。
苍苔侵驿路,翠柏掩琼楼。
望远思无限,凌寒意未休。
高峰三六九,次第向云头。
秦 文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万顷湖光霁色秋,月华静谧逐波流。
依堤傍岭风初定,举步闻香客注眸。
画阁飘来唐宋韵,园亭玉立雅芳州。
几多逸事何虚邈,尤见清遗入目收。
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
御花园内天外天,涵盖三山结水缘。
醉柳抛丝撩碧浪,黄莺开嗓唱青莲。
赵家后嗣安于乐,笔墨文书作挞鞭。
堪怜大宋为元灭,西子蒙羞热泪涟。
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水潋山荣六月中,生灵物像共穷通。
蜻蜓亮翅双飞去,知了开心独唱疯。
一塔雷峰昭旧事,三潭印月亮新瞳。
龙舟划破瑶池月,晚照无声逸乐融。
李永祥
柳阴纳凉
小院门前暗柳阴,纳凉常坐几乡邻。
轻摇蒲羽荷风爽,闲话桑麻月色馨。
喜见诗童声振玉,欣闻戏友唱凝云。
谁言乡野无佳趣?恬逸不输瑶圃民。
霍庆来
闲 吟
闲来平仄敲,妙律胜佳肴。
润墨多才俊,流觞尽忘交。
晨歌花绽蕾,暮咏鸟归巢。
山水怡心性,忧烦脑后抛。
耕 砚
思 归
决志归乡去,尘寰一腐儒。
梢头星月稳,永夜日轮孤。
有道离邪岸,无心出正图。
诗成流水上,梦尽散花图。
宋振吉
小 暑
伏前迎小暑,倦客意匆匆。
入户如烤室,临溪似闷笼。
安居无厌事,静处自清风。
求得心平息,便和人不同。
贾宝汀
暑日联峰山
近海有联峰,乾坤暑气溶。
林闲蝉韵住,草醉壑风从。
岭上岚慵绕,溪间水任纵。
灵岩晴雨处,兴看万松浓。
李增安
走进武安伯延古镇
风雨越千年,深庭看伯延。
地灵依鼓岫,人杰出英贤。
商贾遍全国,青名驻史篇。
周公曾视察,长念意拳拳。
南 山
夏 至
夏日热难挨,凉风盼不来。
花愁阴影浅,菜怨水头呆。
倦态浓枝鸟,柔姿细柳台。
胡琴跟雅唱,心锁顿时开。
刘激扬
小暑偶书
老友寻游远,新朋入室凉。
题诗舒愜意,把酒解忧伤。
冷热三春换,悲欢一笑尝。
炎蒸安可避,静气伴书香。
嵇 康
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赞咏
号令能为大众行,游鱼在水赖先锋。
扶危济难驱寒火,涉利开结散雾风。
常舍我私讴木炭,同植民本泪焦桐。
百年大党多模范,叶茂根深颂永青。

——绝句篇
贾宝成
暑天戏题
一天暑气太嚣张,直累空调日夜忙。
造化终归终造化,谩言心静自然凉。
过山中泉潭感水有题
波光澹澹碧澄澄,山入空潭静似僧。
曲直方圆知顺势,沸于烈火冷于冰。
杨海钱
云锁瑜伽
南冶瑜伽山为平山胜地,因有瑜伽古寺而得名。焦庆生兄妙笔丹青《云锁瑜伽》,邀题记之。
一角亭回万壑风,天缘应续认无穷。
有云锁得瑜伽寺,佛在晨钟暮鼓中。
观 云
抟云谁解幻中颜,写尽雄浑百态间。
我欲心随风月去,只留诗事不须删。
梦吟别咏
忽投笔墨意还深,夜半何亏一放吟。
或怕人间无净土,诗心只向梦中寻。
马锡斌
过晋中
漪汾仓实地,左岸晋中州。
若数煌煌事,当凭此一游。
祁县印象
一袭昌源远古风,大夫轶事不凭空。
而今我也诗游里,当谒王维过晋中。
自 下
几番唐突问谁知,不道心中有一痴。
只是寻常难晓得,远离流俗或相宜。
王建群
明湖夏荷赏吟(四首)
墨田耕倦念湖田,梦里荷塘半笼烟。
明日沧浪携酒去,红莲俯耳诉情缘。
夏日熏风过藕池,仙姝慵起绚芳姿。
娇羞惹得骚人醉,正是柳丝轻舞时。
四季明湖留履痕,红荷乍放最销魂。
扁舟一棹香浓处,吟得好诗频举樽。
玉立娉婷照碧浔,幽香十里动人心。
倩兮巧笑梦中见,一缕柔丝牵到今。
王学彬
观 云
奇观萦绕云天外,轻逐仙踪远岫开。
玄域凌霄隐菩萨,漫空白絮见如来。
新城遇曹振岭
离别故园三十春,寻常最爱是乡音。
宅中自有河东吼,不怕梁头君子心。
郭五堂
和李增山蒲扇
南国天炎是故乡,轻摇硕叶却生凉。
空调莫诩善驱暑,穷困农家俺吃香。
夜雨思
梦中闻雨御风来,叩我心扉思绪开。
不足忧难解禾渴,太多恐演去年灾。
高宅生
游享水溪之瀑布
柔性清泉百尺台,琼花朵朵竞相开。
一生自有风流处,秀水奔腾站起来。
游享水溪之荷花池
一尘不染万人夸,碧绿莲池点点霞。
君若娘娘宫里去,赏林赏水赏荷花。
油光桃
碧绿丛中点点红,甘醇赛蜜醉童翁。
当年王母若知晓,定在瑶池宴上逢。
六月雨
炎炎烈日灼青秧,摇扇无风暑气狂。
东海借来三碗水,喧嚣尘世骤然凉。
暑 气
枝垂叶曲熏风劲,平地生烟万木哀。
昨日藏身只缘雨,浓云散去又回来。
吴丛海
酷夏夜雨
汗洗深更酒不香,忽闻楼外雨敲窗。
龙王或许知人意,倾倒银河送湛凉。
小 暑
淫雨霏霏小暑来,轻荷浮水竞相开。
半堤杨柳鸣知了,一口闲茶叹妙哉。
赏大月亮感怀
硕月挂当空,更深分外明。
心囤千万虑,赏罢一身轻。
小桥流水
纳 凉
天光暗淡水光明,夏夜河边觅晚风。
对月凭栏赏蛙鼓,柳帘恰又送蝉声。
赵仁波
小 暑
高蝉聒噪似疯癫,暑气炎炎不好眠。
小院一方安乐处,南风陪我赏荷莲。
尤德木
春日送友
烂漫春花香自来,今朝送友故关回。
不知何日可重聚,为解思乡再一杯。
南 山
油 葵
谢去黄花籽粒沉,迎来小暑绿犹新。
埋头不起非因过,略为追阳思虑深。
王剑文
过淮阴背水阵
重襟衣带水,何苦命相争。
白骨堆埋处,炎黄一脉生。
孔祥华
野 菜
油盐酱醋外加葱,野菜一盘细细烹。
欲把清贫教后辈,不堪回首话曾经。
贾宝汀
浮 叶
本是尘中物,凭流济海澜。
唯图心所向,不问去途难。
李增安
小 暑
蝉鸣夏日长,茉莉吐芬芳。
山野纵情处,凉风送果香。
向 民
雨霁西山
清风雨霁新,翠色入眸深。
漫步西山静,幽怀不染尘。
段二强
夏日傍晚小雨有感
暮时小雨又淋窗,点点敲来入客肠。
些许清凉身亦爽,鸣蛙也共唱池塘。
【主题创作】

晨 晓
《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并称“汉三颂”。该石刻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沉郁,体态赫奕,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西狭颂
摩崖西狭颂,以赋道征途。
太守传勋业,丰功建武都。
有灵终显石,与世尽玄珠。
笔力如松劲,风标若虎符。
境牵情自见,兴入虑皆无。
题记千年意,雕镌五瑞图。
黄龙身北望,白鹿影东趋。
甘露垂多点,嘉禾独一株。
惠安西表字,政绩话真儒。
篆隶相参半,峰峦更直须。
横波飘俊逸,折浪散萦迂。
疏宕心惊矣,崔嵬势慨乎。
使人甘寂寞,留客共清癯。
落款开书例,禅锋浩气苏。
石门颂
东汉摩崖迹,论文聚德馨。
褒河修栈道,校尉立碑铭。
细凿天为幕,深镌石作屏。
隶书存盛业,气魄付丹青。
每对生沧海,无由发杳冥。
风烟尘寂寂,梦幻水泠泠。
暗度时来运,遥连境苦仃。
持身浑劲力,下笔纵多形。
问字人长在,临摹客不停。
银钩如急峡,铁画似飞翎。
点滴因情落,毫收得意宁。
疏狂能有几,一醉旧遗经。
郙阁颂
郙阁摩岩颂,碑经岁月侵。
仰窥尘漠漠,倾辩日沈沈。
汉隶遗千古,秦文赏至今。
衰踪存墨迹,赋就出言箴。
笔力强题石,剑锋胜赐金。
前人求雅兴,过客学清音。
书法传中得,临摹帖下寻。
龙翔神不散,凤翥意堪深。
竖若泉流瀑,横如路转林。
欲言灵合处,始悟境通心。
石鼓阁
巍峨鼓阁天,金顶绕轻烟。
听雨澄心坐,观云境意禅。
神工雕画栋,巧匠蕴音弦。
八体书常有,双钩贴待研。
秦庭歌舞榭,汉府韵流传。
纵目犹怀古,沉吟可忘年。
思深找物外,方揭内诗篇。
石鼓初惊出,陈仓不解缘。
周宣游猎碣,托物尚先贤。
籀篆疑难认,砚功倾逸然。
形如龙舞动,体似凤翩跹。
革故无明主,乍原消素笺。
依稀曾幻影,埋没被酣眠。
世事风云变,几经岁月迁。
临摹求拓本,战乱已难全。
今日连声问,他年血泪溅。
千秋陈迹物,百代寄情牵。
借鉴推崇远,切磋创汇编。
吾车既吾马,绝冠古今联。
国粹弘扬里,由来立志坚。

【诗话传书】
诗律之对仗简说(一)
文/杨海钱
对仗,亦称对偶,即借用皇宫卫队行列之义,两两相对,称为“仪仗”。对仗是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唐人刘知几语)。诗人的艺术功底、文学才气,在对仗中能充分显示出来。一首律诗的成败优劣,主要看对仗。
先说辨析。
对仗句有五个特点:即上句(又称出句、起句或上联)和下句(又称对句、落句或下联)要字数相等、平仄相反、字面相当、意义相关、结构相同。
(一)字数相等——上句和下句的字数要一样多,否则,长短不齐,就不能成为对仗。
(二)平仄相反——对句的平仄要与出句的平仄相反,平对仄,仄对平。按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型来讲:七言,上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必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必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下句必为平平仄仄平;上句为平平平仄仄,下句必为仄仄仄平平。
(三)字面相当——上下句里对应的字词,要词类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助词对助词等。在名词中,还分若干小类,往往需要按这些小类对仗,如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人事、人伦等等。即使是宽对,也要求“虚实相当”,即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如果是工对,还要求物类也相同,即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动作对动作,金属对金属,等等。
(四)意义相关——一双对仗句或是讲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或是讲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又或是讲某种情况下同时并存的两项景物,等等。上下句的意义,或是相联,彼此补充;或是相反,彼此对立;或是共存,彼此映衬。
(五)结构相同——上下句的语言结构要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须注意的是,在两联对仗句连用时,双双的语意和语言结构形式不能完全雷同,而要有所变化。
律诗一般来讲,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由对仗句组成。凡颔联、颈联运用对仗的属于正格,不符合这个规定的叫变格。颈联单独运用对仗,称之为蜂腰格。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称之为偷春体。
排律的对仗与律诗相同,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诸联不论篇幅多长,一律须用对仗,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绝句就一般情况来说,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但是尾联用对仗和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不为少见。

《方台钓韵》微刊社,是以中华诗词研习会河北创作中心为基础,面向全国,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的一个非地域性的网络诗词组织。
《方台钓韵》微刊社的诗路行进口号是——携手诗路,诚敬艺术,拓展交流。
顾 问(特邀作者)
石香元 李葆国 梁剑章 毕元明 陈金锁 王新民
高 谦 孙双平 于建鈞 魏献平 张昌武
名誉社长:杨海钱
社 长:贾宝成
常务副社长:王学彬 仇玉英 刘宴会
副社长:
刘鹿宁 齐志强 姚崇实 尚正欣 高建国 于志栋
李彦英 李爱梅 段有珠 王丙午
主 编:杨海钱
执行主编:刘宴会
常务副主编:李爱梅 于洁茹
副主编:
张佳亮 闫俊峰 李 帆 张 磊 常 红 张玉芳
雷金燕 闫会柳 潘越吟
秘书长:赵 娟
副秘书长:
王剑文 段二强 关胜伶 尤德木 李梦丽 潘安明
许晓亮 王月然 张全寿 贾海廷
微刊同仁(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秀英 马元元 马锡斌 王玉湘 王国章 尹永平
孔祥华 冯发珍 任胜利 刘激扬 安向雷 毕麦娥
苏兰芳 李庆春 李克尧 李俊莲 吴丛海 宋振吉
张全寿 陈振中 邵惠荣 周保祥 赵立君 茗 香
袁明正 高天栓 曹月萍 梁淑艳 淡 泊 程素娟
程淑萍 樊 莉 霍庆来 魏连栋
感谢您对《方台钓韵》的友情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