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思想的平台上
------读张树斌
<互补论>有感黄学诗
(山西省委党校哲学教授)
(一) 张树斌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与黑格尔的唯心一元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一元论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里程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玻尔的量子力学及迪卡尔的二元论,还有中国的阴阳二元论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里程碑;而他为之奋斗的统一力学及其三元互补哲学以及太极道学则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第三个里程碑。他敢于和世界公认的顶尖级科学家、思想家比肩,敢于直面评说、尖锐指出这些伟人思想的正确之处和错误之处。这是一般谨小慎微的思想者所不能为的,不敢为的。读张树斌的<互补论>,让我们站在人类思想的平台上,去看待人类各种思想。自由地评述一切而不是使我们自己成为屈从于某一思想的奴才。我认为,这就是思想解放。 张树斌敢于臧否历史人物,敢于直说自己的话,可见其理论勇气和为人风骨。知识分子的这种风骨,在当代中国实在是太少了。他这种不可一世的言行,确实是警世骇俗的,许多人不理解,实属正常。张树斌以他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面貌的出现,足见我们这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宽容。 我是不评价他的结论有多大科学价值,原因是我自己还没有这个水平和能力。不过我要说,他敢于说出他自己意见的勇气,敢于去探讨的精神,严格的、合乎逻辑的、一步一步去论证的态度,至少是十分认真的、诚实的。我认为,这比之当今的一些只顾升职称、赚钱,而不做学问的所谓专家、学者来,要科学和实在的多。至少他是在进行严肃的分析和论证的,是在真真地做学问。你可以反驳,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不可以给他乱戴"荒谬"这顶帽子。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在相互切磋、辩论中脱颖而出的。凡是自封的真理往往不可靠,批判是一切思想进步的原动力。 张树斌是我的朋友,我们相识相知已经三十多年了。他屡有警世骇俗的思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张树斌是个性情中人,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决不是志大才疏,只讲空话,没有责任心的人。他是一个深沉的思考者,负责任的实践者,是中国人民的真正的好儿子,是一位可以顶天立地的汉子。 他要我为他这本书写序,我责无旁贷,我是认真地读了全书的。张树斌是文革中的老三届,只上过电大,这本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他自学得来的。我很钦佩他知识的丰富和深入。从文革中过来的红卫兵一代,上山下乡一代,能这样孜孜不倦地读书、做学问是不容易的。其中有些专业还是很深奥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及天体、黑洞的学说等等,我都不懂,不能妄加评论。他敢于写作出书,我相信他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绝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即使他想哗众取宠,想一鸣惊人,想出人头地,只要他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坚持说理论证,严格按照学术争鸣去做,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是北大毕业的,当年就是因为坚持自我独立人格、不愿去当人云亦云的"驯服工具",才被划为异类,连全班的毕业照都不让参加的人,但还是让我带着帽子毕业离开了北大。我始终记着北大人应坚守北大精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人格之所在: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批判的精神、宽厚的胸怀。我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我要以这二十个字作为我人生的目标。 我认为,张树斌同志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人格,读他的书可以被他的精神感召。至于你是不是同意他的观点,那是另外一回事。 (二) "互补论",是一部有自己独立思想成果的著作,绝对不是拾人牙慧、应付时需的作品。读张树斌的书似乎在读马克思早期著作时一样,感到他独立思考、敢于与大人物、大思想家平等交流的气概。豪无猥琐之气,倒有豪迈之风。这是十分宝贵的一种思想风格。当代中国哲学界有过这样思考的人吗?出版过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种哲学教科书之类的书,但就内容来说,都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复述、组装、翻板或剽窃。人们也只能照搬照抄,不可以有什么自立门户、自行其是。中国各大学都开有哲学课,但并没有产生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最多只是频率很高的传声筒而已。张树斌这本书虽也还有些应景语言,但从总体来说是一棵可以成长成乔木的小树,不是希图攀附大树的藤萝。它大喊大叫地降生了,以它包罗一切的体系,独立的、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论证,根之有据,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试看"统一力学"、"互补哲学"、"太极道学",这说明张树斌有他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是我们中国人少有的气概。马克思说∶法国人有创立自己体系的传统。我们中国人以前向来不讲自己的体系,因为,老子和孔夫子等大思想家已为我们划定了思考的范围和领域。西方也一样,是以亚里士多德说法为范本的。只是十五世纪以后才有了近代独立的思想,才有了人的真正的思想。张树斌说∶近代以来人类的思想(主要是哲学思想)可分为三段∶牛顿、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绝对论思想;爱因斯坦、玻尔、迪卡尔和中国的阴阳论思想;而现在已经到了该讲绝对与相对相互补相统一的时代了。由此可见,张树斌是站在人类思维的高度来研究人类的思想的。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要为人类思想的第三个里程碑奠定基础。这既是他的狂妄,也是他的自信。我们中国人太需要这种敢于创造、独立思考,能建造自己思想体系的大家了。当代我们基本上失缺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张树斌的出现十分可贵。当年,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可以肯定地说,张树斌就是这样具有独立思考的、有开创精神的人才。 (三) 近代人类思想从文艺复兴开始,重新发现了人,塑造着人。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生来就有生命、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妄图剥夺这种权利的行为都是违反人性的,都是历史的反动。近代人类思想的第一个里程碑是牛顿的经典力学、黑格尔的唯心绝对理念和费尔巴哈的唯物绝对理念。认为人所处的世界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静者恒静,动者恒动,除非外力作用不能改变。黑格尔认为有个绝对理念,决定着人的具体的理念,人的理念都是由绝对理念派生出来的。这就是近代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个阶段,张树斌称之为绝对论阶段。 后来,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从数学物理学的角度证明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在微观领域和高速运动中,牛顿力学不适用,从而开创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的崭新领域。张树斌称之为第二个里程碑时期,即人类认识世界的相对论阶段。 张树斌的"互补论"认为世界既不是完全绝对的,也不是完全相对的,或说,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统一力学〞。不仅可以贯穿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而且可以贯穿电磁力学和量子力学以及宇宙学。所以,它将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张树斌立论的巧妙之处在于,他充分利用了物理学教科书中正确的结论与不正确的结论的二律背反,这一门物理学中的一些结论与那一门物理学中的一些结论的二律背反,从而证明了物理学中那些结论是正确的,而那些结论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张树斌的物理学观点全部来自于物理学教科书。 在"三元互补哲学"中,主要是否定了物质与精神各自的唯一性,认为这个世界是互补的,当然,物质是绝对的精神是相对的。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张树斌认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完美的哲学-----太极哲学,因为,太极图是宇宙运行图,所以,没有比太极哲学更正确的哲学。他认为,易道同源于太极。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开篇第一句应为〝道可、道非、常道〞,而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彻底否定了河上公流传两千多年的对"道德经"的误断。太原四十七中教师魏建朋老师说∶〝这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辩证理念,给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陈平老师则说∶〝这才是"道德经"的正解〞。他的这一文章已在"三秦道教"杂志公开发表,并引起道学界的广泛关注。 当然,张树斌不是神,而是现实的人。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思想。这个历史的必然和思想的必然趋势你将无法否认。总之,张树斌这种独立思考的理论勇气,敢于与任何权威争论的作风是值得赞赏的。我坚信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利,任何人也不应该只有听从别人训斥的义务。长期以来,中国人不敢用自己的思想来想问题。因此,今天我读到张树斌这本书,他的敢于说出自己的话的精神,实在是我们社会所必需。西哲有言∶〝我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要用生命来捍卫你说出自己意见的权利〞,这就是新社会的道德标准。人都长有头脑,有头脑就有思想,为什么自己的头脑一定要按别人的所想去想呢!实在是太违背人的本性了。张树斌这个时候出版用他自己脑子所想的书,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向他致敬。
2012年10月5日于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