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题、优秀作品点评:梁国强,
编辑:姜满成
终审:刘雨林
策划及安排:张果香
收稿:
东部群(赤峰散曲分社):
收稿:张秀丽(赤峰散曲分社副秘书长)王化荣(赤峰市红山区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审核:冯春光(内蒙古散曲工委副主任)
中部群:姜满成
呼伦贝尔分社:薛俊英
鄂尔多斯分社:王进明(鄂尔多斯散曲分社副社长)

@各位曲友好!
8月,喜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8月,逢立秋、历处暑,暑热将尽,凉意渐生;8月,七夕节星空浪漫,中元节祭祀祈福,请曲友们围绕上述主题,放飞心灵、纵笔曲歌吧!
内蒙古草原散曲社2022年8月份月课
【仙吕•后庭花】
谱:×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厶平△。仄平平△,×平×厶,×平×厶平△。
曲例:【仙吕·后庭花】(吕止庵·元)
湖山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蜂。
本期月课要求:
1.题目自拟,篇数不限。曲友选择一个群交作业。
2.格律自行检测无误,默认中原音韵韵,使用其它韵的须标注,新旧韵不得混用。
3. 本期月课出题:内蒙古草原散曲社秘书长梁国强
4.本期月课截稿时间2022年8月28日晚八点。

草原散曲社2022年8月份月课推优作品点评
1.〔仙吕·后庭花〕太空授课第二课
王守德
讲台设太空,课桌在国中。抛物观微重,液桥见水横。赴高峰,宇航科技,神奇迷稚童。
微评:欣赏此曲最好先简要了解太空授课其中第二课的基本情况。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中讲课,在微重力或零重力环境下,水的张力比在地球上更加明显,会出现水在两板之间搭桥的奇观,这在地球上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的,除非设置失重实验室。了解这些知识,曲意就豁然明了啦。此曲最大的特点是选材新,叙前人未说之新鲜事,开前人未张之新眼界,且不论表现手法如何,仅此选材就令人耳目一新。这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好作品一定是新鲜的。我们很多情况下都在写似曾相识的东西,发似曾相识的慨叹,结果是制造了大量的似曾相识的过剩产品,后果是大量过剩产品的贬值甚至垃圾化。生活中,我们并非鲜有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并非没有新解,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新观察、新视角、新思维、新感悟、新境界。所以,立足一个新字,作品就成功了大半。
2.〔仙吕 • 后庭花〕立秋
李跃
青蛙怒放喉,鸣蝉喜报秋。雨把丰年绣,风将盛世讴。最风流,谷香果硕,挥镰割麦莜。
微评:立秋时节虽略有凉意,但仍在暑期内,此时早晚蛙声震耳,蝉鸣噪天。曲中对蛙和蝉的描写生动且符合生活实际,有较强的带入感。表音选词有张力,“怒”“喜”“绣”“讴”等渲染的效果较酣畅。曲尾转折突出丰收主题的意图明显,也有一定的画面感,但趋于平淡;同时,割莜麦的季节大约在秋分前后,似与立秋不能同框。另,莜麦是专有名词,不能颠倒着说,就像土豆不能说豆土一样,所以尾字有凑韵之嫌。
3.【仙吕 • 后庭花】孟秋郊行
常有
炎炎热渐收,清流一叶舟。龙虎佳风水,诗题红叶留。凤凰楼,登临环顾,天凉好个秋。
微评:此曲可视为作者初秋时节登临四川凤凰楼之作。此时暑气转淡,稍宜出行,小船漂流在碧波荡漾的嘉陵江亦或是南河水上。远望群山叠嶂,好似龙腾虎跃,是个有风水的好地方。“龙虎”或典出元·张弘范《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句,意味深长,接着继续用典,以红叶题诗寄情,曲入妙境。登楼环顾,美景一览无余,不由得感叹道: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此行此景,此时此意,尽在嗟叹中。尾句以“天凉好个秋”做结值得商榷,这属于成句入曲,关于成句入诗入词入曲问题,业内争论颇多,但基本取向趋于化用,直接引用多不可取。尾句若能再典用当甚好。
4.【仙吕 • 后庭花】大沟村荷塘
王进明
祥云绕昊天,香风拂丽颜。鱼戏红蕖下,人游碧水边。老榆前,频频拍照,芳容羞煞莲。
微评:此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盛夏荷塘美景。曲首四句对仗工稳,铺陈有序,寓情于景。仰望,白云飘动似动漫变幻,平看,荷香随风吹拂,熏染了俏丽的庞脸,俯视,游鱼在红色的荷花下嬉戏,而人呢,正悠闲地在湖边漫步。曲尾画面一转,给人以视觉错落感,人与老榆苍颜相宜,但在美荷面前形成巨大反差,岂不羞煞人也!强烈的对比效果呈现出喜剧色彩,为曲味增色不少。
5.【仙吕·后庭花】学诗乐
张秀丽
诗山拓路宽,词林弄韵严。乐把唐风写,欣将散曲填。效前贤,挥毫泼墨,天天凑字玩。
微评:学诗乐在何处?开拓进取诗路宽,精益求精还需严,一宽一严,张弛有道。快乐地摹唐诗,欢欣地填元曲,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不仅如此,每天还将诗词作品写成书法欣赏,进一步乐在其中啊。“玩”字用得极俏皮可爱,可谓画龙点睛。整曲雅俗共赏。回头再看此曲题目“学诗乐”,果然十分精准。
6.【仙吕宫·后庭花】七夕偶得
刘雨林
推窗对洞天,吹箫望月圆。织女花姿恋,牛郎醉舞翩。问婵娟,鹊桥如愿,何须萦客船。
微评:七夕之夜,敏感的诗人思绪万千,此曲展示的是其此时独自对月的缠绵缱绻的内心世界。夜深人静之时,轻轻推开窗户,向着遥远深邃的天空,有神仙居住的明月,吹奏起凄幽旷远的箫声。冥想苦恋里的花容月貌的织女,和痴情里的借酒浇愁的牛郎。若有所思中,忍不住问明月,已经成全了你们的好事,又何故牵缠到我们这些旅途离别的人呢?换句话说,你们作为神仙已经尝够了相思之苦,又何必把这种别恋的痛楚复制给我们人间啊?江淹在《别赋》中直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作者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道出,情感却比直言更强烈,把人间恋情挖掘到极深处,可见作者曲笔功力相当深厚。“客船”典用含义丰富。唐·张继《枫桥夜泊》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表现的是羁旅情怀。在这里别有意味,象征着离别、孤独、漂泊,营造了清冷、孤寂、幽怨的意境,与作者独自对月吹箫的情境相契合,好曲!
7.【仙吕·后庭花】醉览道须沟(新韵)
王景文
清泉头顶流,白云脚下游。鸟唱花间树,人漂浪里舟。醉双眸,峰峦叠嶂,诗情画意稠。
微评:微醺后游览道须沟是怎样的景色?本来是脚下的泉水,却在头顶上流淌,或许是人站在瀑布下?本来是头顶上的白云,却在脚下飘荡,或许是这名为沟实为山的地方海拔高?此曲开篇的错位描写新奇独特,引人入胜。一路草木繁茂,各种的鸟儿在花海林间鸣唱,一路顺流而下,小船在跌跌宕宕的浪花中漂流。是真喝醉酒了吗?不是,是眼前的美景醉了我的双眼啊!看吧,远山层层叠叠,处处都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小曲整体表现精致灵动,自然流畅。
8.【仙吕·后庭花】荞麦节时赏荞麦
崔振爽
荞花堆雪瑶,谷乡漾碧涛。特色天然美,名牌品质高。意飘飘,心神同醉,金风度富饶。
微评:此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具有的独特的旱作农耕景观:处暑前后,遍地的荞麦花似白雪铺地,色泽洁白如玉。微风拂过,粟黍之乡的丘陵田野荡漾着绿色的波涛。这种纯天然绿色有机农产品,自然是品质优、品牌亮。我的思绪难以平静,也随风飘荡,心情与灵魂都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秋风给予了这里多么丰厚的财富!诗人爱农之情,溢于言表。整曲以欣赏荞麦花为切入,赞美的是整个荞麦产品的产业链乃至一个地区的乡村振兴。作品呈现出以小见大、主题逐步深入的特点。
9.〔仙吕·后庭花〕处暑(新韵)
周鹏江
歌吟知了休,刀镰羊草收。炎暑随时隐,谷粱齐穗抽。不拿头,收成无望,割了去喂牛。
微评:宋·张嵲有诗曰:“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写的就是处暑时节,蝉鸣渐渐消退,初秋的景色渐渐显露。一般来说,立秋后,还有一段暑热时间,早晚时的蝉鸣声还此起彼伏,等到处暑时就很少听见蝉鸣了。而这个时节,是收割牧草的黄金阶段,大田里的谷子和高粱刚好出完穗子。熟悉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处暑不拿头,到秋喂老牛”这句民谚,意思是到了处暑,高粱谷子等作物如果还不出穗的话,就不会收获颗粒饱满的粮食,只能收割一些秸秆来喂牛了。了解了农村这些生产生活和民谣民谚后,才会对这首小令有充分的理解。而这些地域性很强的作品,大多能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很好的认可和传播,也让这些地域的读者读起来感到特别的亲切、接地气,感觉有人间烟火味。因此,农时农事、民谣民谚入曲,颇有散曲俚俗的文趣。
10.〔仙吕·后庭花〕丰收
张庆新
临秋百木黄,田畴五谷香。满目成熟景,农家分外忙。喜洋洋,人欢马唱,果实堆满仓。
微评:同样是写农村丰收,此曲描绘的应是秋分后的状态,只有那时,才会出现草木金黄、五谷成熟、打场收秋、粮食满仓的景象。今年阳历8月,还未到白露,更不用说秋分,还差两个节气呢,即差一个月的时间,时下与秋分之境迥异。由于缺少观察对象的细节,所以此曲显得较为笼统平淡。
11.【仙吕·后庭花】“八一”颂
李洪媛
八一号角隆,九州旗帜红。身在边疆戍,情牵黎庶浓。缚苍龙,军威雄壮,建功史册中。
微评:小令反映大主题。此曲在表现红色革命主题、弘扬主旋律、增进正能量上值得推崇,但在创作时,意象选择上过于概念化,刚要把目光聚焦戍边,却又迅即离开,情感总也落不到实处,有“魂不附体”之弊。作为“八一”缅怀之作,还需从细节处着眼,从小微处落笔,从局部寻求突破,从点滴注入情感,否则极容易陷入平庸而显得口号化。
12.【仙吕·后庭花】新秋
禹丽娟
叶黄蝉韵幽,云高风势柔。瓜果香如逗,稻禾垂似勾。各悠悠,如诗如画,迷人好个秋。
微评:对于诗人来说,每一个日子都是新鲜的,每一个秋天都是别样的。此曲以“新秋”命题,定然与以往有所差异。植物的叶子渐黄了,蝉的叫声也变得微弱了。天高,云自然也随着高远了,风淡,气势也不像夏季那么强劲了。瓜果成熟的香味是那么的诱人,“逗”字生动传神,且有喜感。饱满的果实把稻穗压得弯了又弯。原以为“勾”是“钩”的笔误,细一斟酌,“勾”更具动感。看什么都是那么舒心如意,好一个诗画般迷人的秋啊!此秋语与“天凉好个秋”果然有所不同。与其说新秋迷人,倒不如说人爱新秋。曲尾句“迷人好个秋”升华了境界,主客交融,物我相宜,写出了新意。
13.【仙吕·后庭花】夜宿道须沟
邢爱学
居山枕水眠,云窗傍月边。夜静淋铃雨,晨来响露蝉。道须牵,神游如梦,幽情人胜仙。
微评:此曲首四句营造了一幅清隽幽静的山水夜画。野宿山里,朦胧中听着泉流,所以说枕水而眠,“枕”字生动传神。深山里,推窗可见云雾缭绕,而月亮就在窗前,似乎伸手可摘,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高气爽,仙境一般的景致,有王维《山居秋暝》之美。夜间有小雨淋落,越发感到大山的幽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早晨醒来最先听到的是露中的蝉鸣,感觉空气湿润,清沁肺腑。清凉的环境里,静中有动,动中含静,动静相得益彰。如此静谧安好的所在,它吸引着我,如在梦境中神游,人的深远的情思是神仙都无法比拟的,极言道须沟凡间胜境。语言优美,置景非凡。好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