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坝小学

作者:庞斐原创(四川通江)
在“川陕苏区首府”“一府三乡的川陕大道上。另有:“八坝两口一座廟,一股臭水往上冒的美誉,其中一坝
——————砥坝!
在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师生齐心协力,自力更生,打造出了以“砥身砺行,立己达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砥坝小学
砥坝小学始创于1952年春,原校址在砥坝乡政府正堂内,罗文辉任临时负责人,共有教师2人,学生46人(一、二年级),属青峪乡小学管辖。
砥身砺行
园丁辛劳浇锄苦
砥身砺行建校园
师生勤俭十年付
三尺讲台桃李欢

1955年10月,上级拔款200元,新建学校在现周定刚住宅处。1956年冬迁址新校上课。同年冬1958年冬,由杨作恒任负责人。
1958年冬,学校正式命名为“砥坝公社小学”,由汤友严任校长,教师6人,学生80余人,共设三个教学班。1962年冬因汤犯错误,学校由吴承周任代校长1971年春,1964年开始设高小班,共四个年级三个教学班,学生80多人;1969年秋增设初中班1个,学生20多人,在校学生总数仍为80余人,教师6人。
1971年9月1976年10月,由张克芹任校长,在校学生120人,有教学班四个,其中初中班一个。张于1976年10月病逝后,学校先后由吴喜章、杨建树主持工作一年。
1977年10月1983年冬,由张中和任校长,共有教师13人,学生65人,设初中班3个,小学班5个,1977年取消附设初中班。1984年春1998年7月,由陈义范任校长,张国洪、蔡兴民、李朝忠、姜东等同志先后任教导主任。1984年学校更名为“通江县砥坝乡小学”。1989年学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利用国拔资金,争取群众集资,修建两楼一底10个教室4个办公室的教学楼,1990年搬迁到现止上课,共有教职工27人,学生400余人。

1998年8月1999年7月,由张志平任校长,陈义范任党支部书记,姜东任教导主任。新建教师宿舍楼一幢,建筑面积216平方米,1999年投入使用。共有教职工27人,学生400余人,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1999年8月2002年7月,由姜东任校长,陈义范任党支部书记,杨峻任副校长兼工会主席。共有教职工30人,学生450余人。新建教学楼前石梯、堡坎、花台,硬化校园部分道路及教学楼排危等。
2002年8月今,由姚锋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宏(2005年9月至2011年4月)。
自力更生
历任校长讴心血
师生齐心创校舍
有限经费求发展
自力更生克难关

刘全浩(2011年6月至今)任副校长,辛劳付出,从有限
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扩建小学。洪伟(2011年10月今)任报帐员、会统员,李永光先后任少总部辅导员兼办公室主任(2010年9月2012年2月)、教务主任(2013年9月金华荣、金龙荣)
2005年9月2010年8月)、闫白冰(2012年2月今)任办公室主任,曾旭(2012年9月2013年1月)、翠华(2013年11月今)先后担任学校工会主席。现有教职工17人(聘任教师8人,特岗教师4人,代课教师5人),其中大学本科3人,专科11人,中师3人。辖中小一所,村小五所。现有教学班13个(中小8个,村小5个),学生355人(其中普通班268人,幼儿班87人)。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300余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实现了教学、住宿、生活三区分离。
春风育桃李,
秋果谢恩情,
教诲如春风,
师恩似海深,
恩师掬取天池水,
洒向人间育新生,
您的谆谆教导,
是爱的清泉,将在我们心灵的河床里,永远让我们生根发芽🌱

2002年10月,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添置音响设备一套,开通红领巾广播站,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
2003年春,学校启动一期工程:抓住粮站改制机遇,购砥坝粮站闲置仓库一幢387平方米,改造成学生公寓,添置双层铁床56架。结束了寄宿生靠租借民房、睡地铺的“抗大”历史。同时建标准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两个,黑板10张,花台12个,斜坡草坪3个,因地制宜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工程结束后,该校不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校园环境都得到改善,彻底结束了师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惨状。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借得大江千斛水,
研为翰墨颂师恩。

2005年春,该校启动二期工程:争取国家危改资金对教学楼进行危改,新建厕所一幢,办公用房30余平方米,羽毛球场一个,文化墙30余平方米,250余米长围墙,砌堡坎80余方,硬化地板400余平方米,建花台4个,植树20余棵,栽植小叶女贞2000余株。一个布局合理,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秀珍式花园学校初具规模。
茶韵墨香,思绪飞扬。
秋风沐雨,追忆回往。学堂栽培我茁壮,恩师引导我成长。
2005年秋,该校配置一些必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增设现代远程教育接收播放室、教务办公室、党支部活动室、工会活动室、少总部活动室、警校共育办公室各一个,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期间,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三年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被县教文局、县教育督导室授予“一等奖”,连续三年教学质量综合测试被县教文局表彰为“单位”,连续三年被县教文局、县教育督导室表彰为“常规管理单位”,2004年学校党支部被原砥坝乡党委表彰为“五好党支部”。

⽇⽉给我们光辉
大地给我们锦绣山河
老师给了我们墨水,让饥渴的我们哺乳着,永远让我们聪慧
父母给我们美健康的生命
是他们⽤爱哺育我们长⼤成⼈
是老师⽤⽆私的奉献、
烛炬成灰泪始干,培育着我们相濡以沫的言传身教的快乐成长,让我们展开自己梦想的翅膀,将我们送上蓝天翱翔!
2006年春,学校启动三期工程:建校门、装修现代远程教育播放室、卫星接收室及维修宿舍等,实现了校园的封闭管理。同时新建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全体教师能熟练使用光盘播放设备,部分教师已能正确使用卫星接收设备查询资源。
2006年秋,学校启动四期工程:建学生宿舍外围墙约120米,水池一个,硬化内院,维修教师宿舍(政府划转房屋),改建围墙。
2007年,学校先后购置学生课桌凳200余套,办公微机四台,5.5KW发电机组一台,幼儿大型玩具一套,建文化墙50余平方米,维修学生微机20余台,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先后迎来了四月十九日县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县长杜光鉴的视察、十一月二十一日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检查与调研。每次调研和视察学校工作后,领导们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为此,学校党支部被乡党委表彰为“五好党支部”,学校被县教育文化体育局授予“常规管理学校”,数名教师被乡、县、市表彰为“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教师”。
两袖清风永不悔,
终身奉献桃李芬。
耕耘不倦青春献,
春蚕丝锦蜡泪干。

2008年,学校受“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影响,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第三层整体坍塌,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拼命救援,创造了中小462名学生、20余名教师无一例伤亡之奇迹,是砥小人用生命诠释了人生价值,普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用生命铸了一座生存的丰碑。灾情发生后,几年来的心血被毁于一旦,全体教职工虽露天吃饭,租房上课、睡觉,但心中没有一点怨言,而是齐心协力一边抓教学,一边抓灾后重建恢复工作,全体师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为学校灾后重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平整场地,保障道路畅通,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务实求新,突破常规抓重建,全力以赴抓自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杜光鉴的亲切关怀和教文局的领导下,通过一年的艰辛努力,教学楼及附属工程于二00九年九月全面竣工并验收后投入使用。为此,学校被县教育文化体育局授予“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学校党支部被乡党委表彰为“党支部”
2009年秋,学校安装多媒体一套,实现了师生们多年的梦想;购置学生课桌凳300套,实现了学生不再自带课桌凳的目标;引资修建膳食,不仅改变了学生自带米菜的现状,更是改善了师生生活;新建分乡表彰为“共产党员”、“教师”。2010年,安装校园广播系统一套,不仅仅开通了校园广播,又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建图书室一个,并进行规范化管理。2011年,该校很抓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努力争取,实施了群众体育健身项目(篮球架一副,乒乓台两张),增添文化墙约30平方米,开通了宽带,为教师网上查资料、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被通江县教育局表彰为“校园文化建设单位”,被通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平安单位”,学校党支部被乡党委表彰为“基层党组织”。数名教师被县、乡、学校表彰为“共产党员”、“班主任”和“教师”。
三尺讲台挥血汗
一枝粉笔抒人生
勤心精意育幼芽
蒙蒙细雨润如酥
2012年,该校继续加大投入,建成功能完善的“教工之家”一座,内设浴室、Ktv等设施,此举解决了教职工洗澡难题、丰富了教师课外生活。同时,该校购置办公桌椅、电脑,改善学校办公环境,为幼儿园添置大批玩具,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办学环境。
2013年、2014年,该校继续追赶跨越,先后铺成塑胶草坪1200余平方米,建成校园文化长廊50米,完善阅览室设备,主题浮雕墙20平方米,改建校门,购买桂花树等植物,绿化校园500余平方米。
近十二年来,该校不论是在校园环境改善上,还是在内部管理上,都有着“质”的跨跃。该校教师甘为红烛,爱岗敬业;学生乐学善思,争优创先。无一例师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教师多篇论文在学校、县、市、省、刊物发表或交流,多名教师被表彰或奖励,学校工作多次受到各级组织、领导的表扬与肯定。
呕心沥血刘全浩,
砥坝援教兢兢业。
一生奋斗青春铸,
十步芳草莘子杰。
星罗棋布满桃李,
英才济济九州决。
彬彬群贤震宇宙,
民族复兴显峥嵘。
砥坝小学,在刘全浩校长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下,自立自强,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教育、精化科研”,以不胜勿休的红军精神,科学发展的态度,实现“服务、教学、环境”的办学目标!让大山的孩子,走出大山,正如旭日东升,为祖国添砖添瓦发光发热,顶天立地,名列前茅,鹤立鸡群,不负韶华!

学校宣传
1、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开展“正师风铸师魂”专题活动;
3、“五举措”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4、应急演练常态化
5、四川:巴中市通江县砥坝小学举行班主任“智慧教育”座谈;
6、规范学生行为出“新”招;
7、教工之家顺利揭[7]牌;
8、举行班主任“智慧教育”座谈;
9、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开始上岗
10、开展“家校沟通周活动”
11、开展”六查六看“师德师风考评活动
12、开展”安全伴我行“消防安全演练
13、三月”家访日“,相约在农家
14、应急演练常态化,安全工作切实抓
15、“家校联系”工作切实抓;
16、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家园”工作
17、开展“光碗行动,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18、开展“修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签名活动
19、”推门听课“好处多;
20、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21、诺水河学区期末质量提升研讨会在砥坝小学召开;
22、《砥坝小学校园“小气”,管理大气》;
23、《砥坝小学“三抓”创建和谐校园》;
24、砥坝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灾后重建;
25、通江砥坝小学462名学生两分钟内撤离 无一人伤亡;
26、砥坝小学举办“雷锋在我心中”手抄报展;让孩子们有了自由发挥空间
27、袖珍式的砥坝小学(通江教育局工作简报2014年第2期)
28、沉着应战科学防疫抗震救灾;

作者简介

庞斐:字奎龍,四川省通江县板桥口镇人,出生于,“川陕苏区首府”“一府三乡的川陕诺水古镇【板桥口镇”网名【庞斐慕琳蕙】,昵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喜欢文学、特别喜欢文言文。同题诗《南湖》作品入选贺敬之顾问题字作序的《南湖——庆祝建党百年诗选》全球出版发行并获得“优秀奖”,同时获得“建党百年优秀诗人”荣誉称号。中外诗人注册会员、签约诗人,中外诗人厦门分社副社长。出版个人专辑诸多平台网站,全国第一届国粹杯大赛,优秀奖,中国新时代诗人会员,《枫叶诗刊》特约作者,《花雨文学》《南方文艺》封面人物,《春晖文学》《诗界》《都市头条》《今日头条》《林文书评》《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巴中都市头条》《诺水风雲诗刊》创始人之一,等平台都有文章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