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小说用祁峰周围的人物互相策应来推动情节发展(之五)
今音(雍赓)评论:
《人生无预言》第33章,祁母为祁峰考上大学而送每家一块冰砖以示庆祝。这时候也写到了周逸平准备偷渡去香港这么一件令人咋舌的事。人不可貌相的真谛思想,再一次震撼着普通人的心灵。是福是祸,谁人知晓。这是小说脱离了常规的写法,因为,常规写法已经在小说中占据了不少章节,也是到时候有必要变换一些情节来勾起读者的欲望。因为常规的写法,和按要求的写法,使得纸媒机构对长篇小说抱着一些唱弱和唱衰的态度,这个空间正在被网络文学的长篇的风靡而替代。这是市场的要求,并不是某些机构说了算的事情。以前可以说了算,而自媒体的崛起,把这一些都弱化了。
周逸平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其实策应他的是姜红宇的成功例子刺激了他,发现祁峰主动和姜走得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础不同。而要改变这个现状,偷渡不妨是一个好的办法。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在市场经济面前,使前者得到了便宜。但令祁峰没有想到的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姜红宇也提出了自己辞职要去申报律师的资格证书。小说的节奏快了起来,特征是一波三折。现实中的社会,是一个人比人的社会。有能力住洋房,生儿育女不空旷。能力小去租房,蓄尽全力去拼房。没有能力只能游荡,得过且过渡一生。人生的多个层次存在和展现,同样在祁家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人的目光有限,知识结构能力有限,需要依靠积累和传承去改变它。这一些,也只有在祁峰身上能够领略到。领略以后的本人能否主动放大与变现,还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小说在第34章提到了邻居假发阿姨想用麻将来输赢的念头。常宝庆也把姜红宇有前女友的事情搬给了祁母听。祁峰到家,祁母针对祁峰在姜处洗澡而责问祁峰,后楼的老二听到,也跑到前楼对母亲添油加醋的搬弄,在姜家洗澡,这是什么概念。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祁家,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念头在作怪,更不要说整个社会了,像有这种念头的人有多少。祁家风波迭起,祁母见酒后的祁父回家猛敲后楼的门,让老二出来。祁母气急败坏用水果刀对准自己,“你再不说清楚缘由,我就死给侬看。”祁父酒醒一半,无意将一盆洗脚水打翻漏到楼下,引得阿彩上楼讨说法,老二出门训斥父亲,称常到姜单位送请帖错了?而祁父的本意是要表达常到姜单位是去骗钱的。庙小妖风大。小说发展到第35章,沈伟下岗了。经济基础变了,收入少了。这个爱情还剩下多少。空麻袋背米绝对不行。不爱情而爱钱的观念也可以行得通,因为市场经济需要的是钱去运作,而不是你满脑子的空想和说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论断,又一次刷新了大众的视线。
当小说在全面展开对人物喜怒悲哀思恐惊描写时,评论不能一味跟着人物情绪走而被动,而是要从中找出一些可以规避风险的人物或事。任何小说和诗歌都有向上的一面,只要能够找得出来就可以将小说拔高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是让读者心里不多压抑,有鼓励和持有信心等,这是小说鲜亮的一面。
作者:陈佩君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