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
白 水

来到韩国没几天,便认识了这位中国科学家。“给你介绍一位在这里搞航空研究,叫萧鸣,非常热爱祖国。”住在隔壁的李老师对我说,“他非常用功,还不多大年龄呢,快秃顶了。和他在一块儿,从来不谈别的,只是说什么航空,飞机啊什么的。”“好啊,”我说,“我小的时候还梦想当科学家呢。”李老师是韩国大学教授,说话直来直去,为了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李老师认识了不少中国朋友。
和萧鸣第一次见面时,没想到他竟像中国乡下农民一样,穿着简单朴素,没有西装革履。表情轻松自然,看得出是性情中人。面容瘦削,目光深邃,头顶上确实头发少些。他话语亲切,笑眯眯地看着你,很是谦虚恭敬。他还不到四十岁,山东人,农村出来的,老家离孔子故里不远。
“哎呀,你都成科学家了,那你爸爸妈妈做什么的?你怎么这么优秀?”一起吃饭的时候,李老师问萧鸣。“我爸爸是农民,妈妈不识字。”他笑着说,李老师觉得很吃惊。“我记得小的时候,爸爸指着墙上的砖头说,孩子啊,别管什么‘专’,你给考上一个就行啊。那时能考上什么‘中专’很不容易,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件大事。但是后来我也没考上,那时还不懂得要好好学习。爸爸骂我没出息,不过我二叔是个干部,支持我上高中,终于考上哈工大。大三那年,学校里招人到俄罗斯去学习,爸爸不让我去,说在国内学好就不错,毕业后回老家当个干部,让家里人跟着沾沾光,就行了。我自己报名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知道人家的水平就是高。莫斯科可冷了,咱这里冬天哈气,能看到些白雾,在莫斯科一张口就是一根白柱子。”萧鸣说
我们都笑了,“后来又怎么了?”我对他的经历很感兴趣,他也愿意讲他的故事。“后来大学毕业,考上公费留学,到美国去读研究生。我们这个专业,美国是最先进的,其次是俄罗斯,中国自力更生发展几十年,也了不起。但比起美国和俄罗斯,特别是美国,还有不少差距。许多方面都是保密的,不能让中国学到,有的机构就不允许有中国人。我到美国去,那时候真是年轻,有股闯劲。我自己去的,没人到机场接我,我没钱打车,便举牌子,上面写上要去的地方的名字,想搭顺风车。过去许多车,没人理我,好在最后有一辆车停下来,把我带到要去的城市。研究生的钱不多,刚刚够饿不着肚子。我二叔不让我打工,说你到了美国那么先进的地方,那么好的大学和老师,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多掌握知识,把他们的都学过来,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打工上。真没钱了,我给你。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中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运载火箭技术,中国人搞得很好的。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的技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各有特点。中国人在那么薄弱的基础上,从那么低的水平发展起来,能和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抗衡,很不简单,很不容易。”
“那你怎么到韩国来搞研究?这儿技术先进?没怎么听说啊。”我问萧鸣。“航空包括的研究领域很多很多,虽然搞了很多年,有许多飞机了,但未知的领域更多,许多东西人们都还不知道。在这些领域的各个方向上或者更小的局部,都有许多东西要研究。韩国这儿的这位教授在他的这个领域比较先进,申请了国家项目,我和他一块儿进行研究。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必须几个人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有可能完成。”我和李老师是学人文的,不大了解航空科学方面,自然科学那可是要实打实硬碰硬的,来不得一点含糊。
吃过饭,我们一块儿回学校,萧鸣要到实验室继续工作,我们顺路陪他到实验室的楼下。“这个地方挺好的,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生活方便,就是城市小一点,学校的位置偏一些,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少,不能了解更多社会情况。”我说。“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大学就是搞研究的地方,要安安静静地思考、工作。在美国,许多有名的大学、研究机构都比较偏僻。离闹市越远越好,像那些深山里的寺庙一样,一点不受影响,才好出成果呢。”萧鸣说。想一想,大学是象牙塔,是发明科技、引领文化的地方,确实要超越现实社会生活。
“你知道试飞员这个工作吗?在我们那儿有一个试飞员学院,那些人真了不起,让人敬佩。他们是在做挑战死神的事情,驾驶飞机飞最危险的动作,有时往沙尘暴里飞,往暴风雨中飞,甚至直接往闪电的中心飞,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换数据。有的很年轻就牺牲了,真了不起啊。”我知道有试飞员这种职业,读过一些相关报道,但今天听萧鸣这样说,好像才真正有感觉,由衷敬佩。也明白萧鸣为什么那么爱国,他知道更多关于国家发展的情况,特别是国家发展中的许多困难,许多默默奉献甚至牺牲的人,他自己也是在为国家发展付出自己的心血,把自己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所以才那么深情,那么真诚、郑重。有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都不懂,还什么都敢说,满腹牢骚,自以为聪明。我很感谢萧鸣,他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是像我这样整天只是读书,读很多西方的什么主义、什么哲学的人文学者。我觉得,萧鸣的奋斗经历、工作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对我的思想进行锤打和碾压,让我变得更坚实一些。
李老师很喜欢萧鸣:“他真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丝毫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那么单纯,只知道他的研究,还那么爱国。等他有空,我们再聚一聚吃饭吧。我很喜欢和他说话。”
大约一个月以后,我们又一块儿吃饭聊天。“今天我来付钱,上次是你们付的。”萧鸣说。“好啊,你们搞理工科的挣钱多。”李老师也很直爽。我们谈到韩国的文化,谈到抗美援朝。“我三叔就牺牲在韩国的,总共有十八万多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来韩国的时候,我爸爸专门嘱咐我,去首尔看一看汉江,我三叔就死在汉江边上。那次我在首尔坐车,忽然看到一个地名,赶紧下车。因为这是三叔最后一封信里提到的韩国地名。我站在那里,心里默默地说,三叔我来找你了,跟我回家吧。我想三叔会知道的。我心里觉得好受了许多,爸爸经常在家里念叨三叔,说他那时还不到参军的年龄,虚报了岁数才当上兵,后来到了朝鲜战场。”萧鸣有点动感情,一边说,一边低下头。我和李老师很感叹,“怪不得你那么爱国呢,原来你家是革命家庭啊。”李老师说。
“想想中国的发展,真不容易。”萧鸣对我说,“特别是农村里面,老百姓很辛苦。我是农村长大的,有时常常想起小时候的生活,我干过不少农活,可是大人干的更多,更累。”我说:“我也是。你小时候农村已经好了不少的。我小时候农村条件更差,但又能怎样?听爸妈、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吃糠咽菜,挨饿,许多事情超出想象呢。”“是啊,以前老觉得自己吃过苦,现在才知道别人都付出很多,有的就是为自己付出的。到韩国了,更感到中国发展的巨大变化,很为我们的国家、为无数勤奋的中国人感到骄傲,是他们创造了国家发展的奇迹。”萧鸣说。李老师说:“你们两个怎么越说越投机?想不到来韩国找到知音了。”
其实,大概是因为出了国,才更强烈、更清楚地有了国家的意识。因为,距离产生美,有距离了,也能看得更全面、更客观。同时萧鸣的家族故事让我感动,让我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前回忆的时候,常常觉得无奈、悲苦,但今天想起那些艰苦的日子,却多一些自豪与欣慰,因为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我应该出钱请萧鸣和李老师吃饭,但怕耽误萧鸣的时间,影响他工作,而且为吃饭而吃饭,没什么意思。我注意到萧鸣的QQ签名档上写着这样的话:“努力!努力!奋斗在韩国!”真是一位拼命的科学家,我也要更加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和人家在一块儿吃饭、聊天。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