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台钓韵》网络诗刊,坚持以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为宗旨,立足于公益运作,为参与的诗词组织和诗友提供作品交流和学术引领方面的服务。
《方台钓韵》网络诗刊的诗路行进口号是——传承法度,提倡真诗,拒绝庸俗。

齐志强 作
【聚萃方台】
——绝句篇
贾宝成
暑日闲题
伏来祛暑洗春芽,朝看浮云晚看霞。
人少长街风不起,一城闲落古槐花。
夏夜与友人
远荷疏韵酌清欢,月半池塘夜未阑。
莫笑今宵唯我醉,一廊风竹也蹒跚。
童 心
濂 溪
一曲濂溪醉万方,万方耿耿到莲塘。
人间唯有亲君子,才得身心日日香。
陶 诗
一卷陶诗袅袅香,凭轩吟诵味悠长。
南山遥对同青眼,得趣其间辨已忘。
如此凉夜何
大暑今宵爽,天凉好似秋。
心中惟忐忑,涣汗几时流?
登临述怀
爱读老坡词,轻看网上诗。
闲人谁可作,山水最相知。
大树礼赞
好大一棵树,可怜人不如。
顶天还立地,叶叶是活书。
杨海钱
与家宏、文祥兄会面富强公园
小迓风流石上裁,中天鸟向水中来。
相言入伏应知事,同气融融散不开。
青园街咏
民心水落碧云霞,小漾微波到我家。
人住青园堪有梦,飘飞一径古槐花。
皓 露
小 院
晨起沾衣露水凉,一畦分垄种葱秧。
玄禽飞过廊檐去,满架垂垂豆角长。
明星的四合院
一寸千金信不虚,名夸四合美京衢。
可怜院士加薪后,楼市寻常买得无?
马锡斌
夜 雨
时过夏半又将秋,忽觉风凉暑气收。
有意好眠何辗转,原来滴答滴心头。
夏 夜
只觉炎炎浃汗流,趁闲月下懒登楼。
近前尚见熙熙客,远处犹闻小调悠。
自 劝
虽自寒门傲骨留,老来还是不低头。
常思汉室宣公事,敢向强权一忽悠。
雨 夜
又是将秋觉夏残,薄衾不暖簟生寒。
犹添夜雨床头落,梦也难时醒更难。
秋 望
无 题
大暑接连小暑来,奇闻与热竞平台。
当年变换城头帜,净土而今伫鬼牌。
谷中维
参观景县老照片馆
张张旧照惹思量,细看百年沧与桑。
来往春秋风雨里,一踪一影尽文章。
参观景县民俗馆
牛车木斗柳条筐,岁月留痕满满装。
一盏油灯碗儿小,也曾夜里放光芒。
马路清扫工
朝朝七尺背如弓,也对骄阳也对风。
一件橙衣常闪亮,自将甘苦纳于胸。
清凉寺武术传承人
不愧成身十载功,一刀飞起脚生风。
寻名须问清凉寺,踏破雨霜行有踪。
美女赏荷
五华伞下满香风,人面荷花两映红。
指点凌波仙子处,一池欢笑语玲珑。
宋振吉
钓
虚怀寄意水云间,总将平涛鉴老颜。
柳作垂丝星作饵,晚风乘月钓清闲。
贾宝汀
乡 思
雨过庭前尚可留,风临桐荫几曾休?
衰翁不似风和雨,桑梓门中只宿愁。
赏荷有句
薰风吹送万荷红,叶底游鳞淡眼瞳。
岁岁湖中情少异,花前人却不相同。
蝉鸣高楼
登高自顾展歌喉,竟上层窗十四楼。
莫道清音多悦耳,情浓极处易昏头。
陈振中
壬寅仲夏景区游吟
曾经疫势已萧疏,块垒今朝未扫除。
胜践依然查绿码,云山凝望忆当初。
炎夏杂吟
静立河浔细赏莲,人身倒影近云天。
数声鸥曲合蛙鼓,惊走枝头聒噪蝉。
闻玄奘寺供奉倭贼牌位事件得句
鬼魅何能供作神,寺中牌位事当真。
不知华夏还曾有,多少东瀛卧底人。
刘庭玉
秋夜读秋瑾女士诗词(二首)
秋雨秋风愁煞人,忧时忧国不忧身。
雄心更使男儿愧,敢拭神州日月新。
力拯苍生作国殇,千秋青史记辉煌。
而今剑气消磨尽,舞榭歌厅脂粉香。
郭五堂
某地超市暑日壮观
营业萧条仍逞强,空调驱暑独繁忙。
百千翁妪纷沓至,不买东西闲蹭凉。
尤德木
晚寻凉天鹅湖漫成
湖光隐隐似龙蛇,滩上千雏尽戏沙。
驱暑纳凉寻夜色,趣高足和水泥巴。
翻山芋藤
满陇山精绿绿藤,浑身汗雨太阳蒸。
翻来倒过二三次,甜块秋冬可邀朋。
小桥流水
夏日山行
任它伏里似熏蒸,山自苍苍水自清。
醉在峰巅花海里,白云不许问归程。
刘福政
夏日蜗居
夜来新雨到平明,草木润泽云雾升。
闲读诗书蜗斗室,清欢最是过堂风。
高宅生
伏 雨
甘霖润泽万枝荣,浇洗千山透眼明。
暑热高温难耐日,雨来凉意满窗盈。
姚永江
初 夏
春芳落尽夏花开,池上新荷入眼来。
午后喧喧蛙鼓戏,几声引得麦香回。
酷 暑
六月炎开暑气长,清溪桥畔旧厅堂。
依栏常忆童年事,一架蔷薇满院香。
吴丛海
三伏天的环卫工
天上灼烧地上蒸,一身炽热走西东。
长街短巷描春色,洒下珍珠靓小城。
樊 莉
暑伏随吟
梧桐叶茂绿成阴,天外骄阳酷暑临。
树下清凉神自爽,蓦然记起育林人。

——律诗篇
杨海钱
观《幸福到万家》感吟
公平何处问真传,欲叩苍生顶上天。
讼贯犹哀娄阿鼠,开堂不乏野狐禅。
自非意气难为继,道是人心太可怜。
忍向风尘呼未已,只缘霸字总纠牵。
游 仙
游仙欲向九霄行,客梦文昌度几程。
本自缘情何淡淡,谁知藉句却营营。
一腔意气空余味,满地鸡毛未计名。
独怅青莲犹有泪,忍从诗品问钟嵘。
童 心
消暑有方
砚田自种自雍容,消暑常栖陋室中。
十里红蕖来眼界,半窗明月照心空。
一挥醉墨全身爽,三酌清尊七窍通。
长念东坡雪堂赋,雪堂赋我快哉风。
赏莲有叹
归来最爱是家山,岁岁荷香入寸丹。
露浥红衣风细细,鸥迎白发色斑斑。
绕池只为看花饱,呼酒非因觅句难。
野老何须追岛瘦,濂溪一梦正酣酣。
软风缕缕
软风缕缕腋间生,暗送凉飔若有情。
梦榻每添头上雪,家山正入眼中青。
年虽老去人长好,酒到酣时杯自盈。
更爱斜阳留客处,香荷十里向君倾。
周建平
梅 雨
槐园桥畔小楼东,信步湿阶不用筇。
洗面未干连日雨,吹襟幸有一街风。
石边清涧潺潺水,枝上黄鹂恰恰声。
孤客他乡羁绊久,愁思欲诉少人听。
尹海英
老舍春韵
低檐灰瓦木门朱,筠竹甘当护院奴。
缭绕炊烟由燕剪,婆娑红杏任风扶。
春芽有约墙东客,时味难辞瓮下夫。
最是可矜篱角处,经冬小韭未曾枯。
刘鹿宁
朋友生日有赠
诗增景仰酒增谊,九曲西江月色奇。
携手京娘风细软,举杯雁荡目迷离。
鹿逢沼泽犹能越,虎卧平阳孰敢欺?
四秩年华将过半,健康快乐共期颐。
重游崇礼
旧地重游兴致高,山峦秀丽水妖娆。
桦峰天路连高速,翠岭长城接碧霄。
太子城中寻奥运,雪如意上任逍遥。
西湾今夕美如画,也有知青汗雨浇。
韩丽阁
槐 阴
绿林香浅坠尘埃,蝉噪高枝我独徊。
扰攘万般收意马,盈虚一色近云台。
晴时雨处平平过,道侧园隅寂寂开。
得趣阴浓凭小立,无风又送落花来。
兰谷清音
昨 宵
昨宵何叹在幽庐,厮守清风好著书。
墨外有香均淡淡,人间无虑自如如。
千寻旧境云烟缈,独抱新枝花影疏。
怅惘一时抬首看,中天皎皎月同初。
马锡斌
闲 语
不向寻常逐一奇,几多无奈问谁知。
王充说易开浑沌,管子枢言解乱丝。
闻道云龙而独往,由缰天马或相宜。
自来尘幻浮生梦,莫喜重逢恨别离。
谷中维
四县诗友相聚于景县感记
相逢指看塔如峰,一片晴光映笑容。
流火日中胸也热,采风路上话犹浓。
运河波涌天连碧,吟句声高情启封。
唤起春秋多少事,惹人回首共寻踪。
李英志
春到滹沱
姮娥掬水银河落,洒向人间驶画船。
群鸟高鸣翔广宇,百花竞放染田园。
春风浩荡渔歌子,烟渚朦胧瑞鹤仙。
缥缈银波观倒影,吟诗作对自悠然。
滹沱行
闲来结伴访滹沱,老友相逢话语多。
碧水淙淙明似镜,白云渺渺幻如鹅。
坐石留影有真趣,酌酒推杯发浩歌。
昔日泄洪伤百姓,今朝景美远传播。
孔祥华
清风峡
平生爱好是天然,幽谷缠绵信有缘。
胆战心惊贴断壁,刀劈斧剁立危岩。
峡沟十里黑龙伴,栈道一溪绿水闲。
送我清风何缱绻,峰峦叠翠馈金山。
清风峡全家游
峡谷溪歌两面峰,红尘一洗绿葱茏。
小桥流水疑仙境,曲径通幽醉画屏。
高树许人千把伞,清风媚我半山亭。
行来老腿何坚挺,情素天伦乐意浓。
贾宝汀
暑 伏
域蕴沐荷风,蝉鸣碧野中。
有心无悍念,多意少柔工。
每爱清凉惬,难憎汗水匆。
天时行造化,未可识终穷。
王大华
月下观荷
晚风摇岸柳,池畔散荷香。
淡淡芙蓉影,幽幽玉兔光。
波柔心欲醉,夜静梦犹长。
鱼戏空中月,繁星闹水塘。
任胜利
盛 夏
正午骄阳似火燃,蒸蒸热浪地生烟。
才看蟋蟀蔫无语,又听螗蜩燥紧宣。
苇荡青葱藏锦鲤,荷塘馥郁隐游船。
暑期最叹田园事,锄草农夫汗滴涟。

【诗话传书】
诗律之对仗简说(三)
文/杨海钱
再说弊病。
有唐代以来,人们广泛重视对仗辞格的研究,元明清时期在诗话中提及的对仗辞格就达300多种。在对仗辞格研究中,对弊病的探讨并以求回避,是一个重要内容。对仗弊病一般归结为十二种:(一)上尾病。指对仗两句最后一字犯了平仄相同的弊病。如:陆机《尸乡亭诗》“衰草蔓长河,寒木入云烟”,河、烟相对,同用平声。弘法大师说上尾病“是诗之疣,急避”。《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又称上尾病为“土崩病”。
(二)相滥病。指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一个词重加申说的弊病。如:《文镜秘府论》引古诗“玉绳耿长汉,金波丽碧空。星光暗云里,月影碎帘中”,玉绳,星名,金波,月名,与下联的星、月重举,事物重见。《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说:“相滥,谓一首诗中再度用事,一对之内反复重论。文繁意叠,故名相滥。”王昌龄《诗中密旨》称相滥病为“相重病”,《文镜秘府论》又称相滥病为“繁说”、“相类”、“疣赘”等。
(三)傍犯病。指两联之中重复运用了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的字的弊病。如: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雪里高山头早白,海中仙果子生迟。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自注谓两“高”字词义不同,不算犯忌。但明杨慎《丹铅总录•文有傍犯》仍指责是犯了“傍犯之例”。在近体格律诗中,如果出句与对句之中有两字同形同义,就是正犯;如果用字相同而意义微别,就是傍犯。
(四)合掌病。指两句以同义词对举、句意相近、不相区别的弊病。如:元萨天锡有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曾脍炙一时,而山东一叟鄙之。萨往问故,曰:“此联固善,但闻、听二字相合耳。”萨天锡问:“当易以何字?”叟徐曰:“看天竺雨。”萨俯首,拜为一字师。合掌,是一个形象说法,两两相对的句子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义表达上没有什么区别,好像右掌左掌的形状一样,毫无变化。合掌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同义对举,二是两句一意。中唐以后合掌为偶句写作的一大禁忌。
(五)骈拇病。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相近、语意重复的弊病。如:刘越石《重赠卢谌》“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两句都讲孔子见狩猎者获麟而泣的事。《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曰:“骈拇者,所谓两句中道物无差,名曰骈拇。”出句和对句的内容相同,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多余的骈指一样。骈偶与合掌的区别是,合掌两句同意,其中又有两个同义词互对;骈偶两句同意,句中没有同义词对举,有时还会出现反义词对举的情况。对偶两句,同说一件事为同事骈拇,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为同意骈拇。
(六)叠砌病。指在相连的两联或两联以上的对仗中,叠用同一门类词语的弊病。如:孟浩然《宴荣二山池》“枥嘶支楯马,池养右军鹅。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两联四句,用了四个人名,放在同一句法位置上,重叠累砌。同类对举,是属对的一个基本要求。但同类名词,最好能够前后间隔,上下相让,适当回避,不要在上下联中相连并用,层出累叠。元兢《诗髓脑》称叠砌病为“丛聚病”,曰:“相次丛聚,是为病也。”王昌龄《诗中密旨》则称之为“丛杂病”。
(七)重位病。指将同类名词都用在上下两联同一句法位序上的弊病。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四个地名,都用在诗句开头。上联和下联之间连用同一门类名词,已是不妥,犯了叠砌病;如果再将这同一门类的名词放在同一句法的位置上,那就更犯同类词语相侵、句式雷同、言辞重复的毛病了。同类名词的同位叠用,显得句法单调,意境拘促,故当回避。
(八)摞眼病。指在并列两联或数联之间将单个动词或形容词甚至虚字在同一句位上应用的弊病。如:王安石《宿雨》“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宿鸟惊沙净,晴云漏昼稀”,六句第三字同用动词。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评之曰:“余意人生好眼,只须两只,何必尽作大悲相乎?此诗曰搅、曰争、曰吹、曰拂、曰惊、曰漏,六只眼睛,未免太多。”对偶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是联系名词、完成句子的重要手段,诗家称之为诗眼。如果叠用,并列而下,就会显得诗眼太多。诗眼太多,就等于没有诗眼。在同一句位上摞叠诗眼,使上下联句法一律,枯燥单调,历来为诗家所忌讳。
(九)缺偶病。指对仗两句修辞方式不一的弊病。《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引《古诗》“苏秦时刺骨,勤学我便耽”,出句用典,对句不用。弘法大师说:若将此句改为“刺骨君称丽,悬头我未能”,才符合上句用事,下句亦当用事的事类对要求。缺偶并非限于典故用事,凡两句修辞方法不同的,都为缺偶。缺偶之名,源自王昌龄《诗中密旨•犯病八格》,曰:“缺偶病二,诗中上句引事,下句空言也。”缺偶病异名“阙偶病”,还有“支离”、“离支”和“跛”等。
(十)失衡病。指一联之中上句与下句工力不均所造成的对仗两句不平衡状态的弊病。如:宋之问《江南曲》“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出句采花而惊曙鸟,兼有早起喜花之意,诗意一波三折,情姿多变;而对句,仅言摘叶喂蚕,一事直陈,无甚余味,与出句意境极不相称。出句工力不敌对句的,为出句失衡;对句工力不敌出句的,为对句失衡。
(十一)悖理病。指对仗两句不是语意相承、上下一意,而是存在情理相违、相互矛盾的弊病。如:无名氏《咏春诗》“菊黄堪泛酒,梅红可插头”,菊黄之时在秋,梅红之日在冬,两句时令迥异,情理不容。又如:《文镜秘府论》引古诗“晴云开极野,积雾掩长洲”,晴云开,积雾掩,前后语意相违,不合情理。王昌龄《诗中密旨•犯病八格》称悖理病为“相反病”,曰:“诗中两句相反,失其理也。”又名“相返”、“落节”。《文镜秘府论》讲得更为详细,曰:“花未吐,已咏芬芳;青叶莫抽,逆言翁郁;或专心咏月,翻寄琴声;或本意论秋,杂言春事;或无酒而言酒,无音而言有音:并是落节。”
(十二)直陈病。指直陈句意,毫无诗意的弊病。诗词中的对仗,首先要有诗意,在表达上要委曲婉转,含蓄籍蕴;不能率意直陈,明白如话。如果既无诗意,又无情致,即使没有其它毛病,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对仗。冒春荣《葚原诗话》卷一说:“(对仗)句法最忌直率,直率则浅薄而少深婉之致。”
上述弊病可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声律不协。平仄不对立,就会犯上尾病。二是词语累赘重复。在上句和下句之中,或者上联下联之间,同义词、多义词和同类词,都不能在相同位置上对举,也不能在不同位序上重复,不然就会犯相滥病、傍犯病、合掌病和叠砌病;两句之意不能重复,同义就犯骈拇病。三是语序位置不当。两联之间,实字和虚字要相互交错,如在同一句法位序上对举,就会犯重位病和摞眼病。四是对偶两句不相般配。出句和对举的修辞方式要一律,词语选择和表意深浅也要相侔相等,不然就会犯缺偶病和失衡病。五是所叙之事不合情理。凡叙事要合乎事理,有违人情事理,就会犯悖理病。六是表达直白如话,不委婉,无诗意。所叙之事要一波三折,如果直陈其意,毫无遮挡,犹如口语,就犯了直陈病。
十二病中,义近者多。故有的论述把出句和对句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对举,出句与对句的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上联对仗方式与下联相同的“四言一法”,在广义上都归以“合掌病”为戒。

《方台钓韵》微刊社,是以中华诗词研习会河北创作中心为基础,面向全国,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的一个非地域性的网络诗词组织。
《方台钓韵》微刊社的诗路行进口号是——携手诗路,诚敬艺术,拓展交流。
顾 问(特邀作者)
石香元 李葆国 梁剑章 毕元明 陈金锁 王新民
高 谦 孙双平 于建鈞 魏献平 张昌武
名誉社长:杨海钱
社 长:贾宝成
常务副社长:王学彬 仇玉英 刘宴会
副社长:
刘鹿宁 齐志强 姚崇实 尚正欣 高建国 于志栋
李彦英 李爱梅 段有珠 王丙午
主 编:杨海钱
执行主编:刘宴会
常务副主编:李爱梅 于洁茹
副主编:
张佳亮 闫俊峰 李 帆 张 磊 常 红 张玉芳
雷金燕 闫会柳 潘越吟
秘书长:赵 娟
副秘书长:
王剑文 段二强 关胜伶 尤德木 李梦丽 潘安明
许晓亮 王月然 张全寿 贾海廷
微刊同仁(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秀英 马元元 马锡斌 王玉湘 王国章 尹永平
孔祥华 冯发珍 任胜利 刘激扬 安向雷 毕麦娥
苏兰芳 李庆春 李克尧 李俊莲 吴丛海 宋振吉
张全寿 陈振中 邵惠荣 周保祥 赵立君 茗 香
袁明正 高天栓 曹月萍 梁淑艳 淡 泊 程素娟
程淑萍 樊 莉 霍庆来 魏连栋
感谢您对《方台钓韵》的友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