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四渡赤水》
编剧:花香
剧本审定:阿土
导演:心如大海
资料收集:阙连秋心如大海
后期制作:阿土
头条发布:阙连秋
演员表:
旁白——新竹望月
蒋介石——铁石
陈诚——心如大海
刘伯承——沈天根
毛泽东——真实
洛甫——李艳蕾
朱德——蒼裡
周恩来——风潇潇兮易水寒
彭德怀——黄华
陈赓——壮志凌云
1(旁1)旁白: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并进占遵义城。蒋介石等
人大为震惊,急调150多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呈现包围之势。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从一九三五年一月至一九三五年三月,共歼敌三万,俘虏三千六百余人。国民党党部,面对战局的蒋介石,正在分析着红军渡过赤水后的问题。片刻,向国民党名将陈诚说道。
2(蒋1)蒋介石说:辞修呀,你说共军渡过赤水会往哪个方向走呢。
3(陈诚1)
陈诚说:肯定是北渡长江去川陕边境。共军现在停留在云南威信的扎西,我中央军四部已经向扎西会合。
4(蒋2)
蒋介石说:共军一直在扎西附近徘徊,定是在寻找北渡长江的机会,电令薛岳督促吴奇伟和周浑元迅速向扎西挺进,务必把共军全歼于此地。
5(陈诚2)
陈诚说:是,我即刻去办
6(旁2)
旁白:红军指挥部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和洛甫等人正在讨论老蒋的下一步行动。看了眼前的大地图,刘伯承缓缓地说道。

7(刘伯承1)
刘伯承说:目前老蒋部队正在向扎西逼近,两部两纵40万有余的大军,形式可是有点严峻那!
8(洛1)
洛甫说:老毛啊,你得说句话呀。
9(毛1)
毛泽东说:我在琢磨蒋介石的性格问题。
10(洛2)
洛甫说:性格问题和咱们讨论突围有关系吗?
11(毛2)
毛泽东说:当然了,你们别看蒋介石是一国之领导人,但他的骨子里充满了奸商的狡诈,他性格的缺陷哪,导致他这辈子都算计别人。
12(洛3)
洛甫说:嗯,有点意思,你接着说。
13(毛3)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不入四川和云南,无论跟谁打,刘湘和龙云都会各自翘着二郎腿抽着大烟,袖手旁观呢。
14(旁3)
旁白:听到这儿的朱德笑了,很明显是对于毛泽东的整体战略思想了然于胸。
15(朱1)
朱德说:不入四川不入云南,难道我们再次退回贵州?
16(毛4)
毛泽东说:没错,我们应该再渡赤水,重回遵义。
17(洛4)
洛甫说:老毛啊,这样的话我们就是迎着最强的一股敌人而去了呀。
18(毛5)
毛泽东说:出其不意才能攻其不备呀,利用敌人的错觉,打他个歼灭战。
19(洛5)
洛甫问:恩来呀,你看呢。
20(旁4)
旁白:英俊的双眉紧锁,周恩来沉吟着点了点头。
21(周1)
周恩来说:这的确是一步很冒险的棋,但是我们红军,非常需要打一个打胜仗来鼓舞全军的士气,我同意。
22(朱2)
朱德说:我也赞成
23(洛6)
洛甫说:行,就这么办。
24(旁5)
旁白:夜幕笼罩着大地,也笼罩着赤水这条长江上游的支流。按照主席的指挥意图,中央红军连夜赶往水色赤黄、暗流涌动的赤水河。

25(毛6)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赤水河,可川军滇军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却火急火燎地往扎西赶,那王家烈更是毫无防备啊,只有薛岳怕我们突然东返,留了后手。遵义就成了一个真空地带。如果我们突然攻打桐梓娄山关,蒋介石一定会误以为我们要从温水、松坎入川渡过长江,这就为我们打吴奇伟创造了条件。怎么样?
26(朱3)
朱德说:吴奇伟只有两个师,我们一定能够拿下他。
27(洛7)
洛甫说:没问题
28(旁6)
旁白:硝烟弥漫,炮火腾空之间,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下娄山关和遵义,让蒋介石及薛岳在大感诧异的同时也摸不着头脑。薛岳认为红军会东进湘西,下令让吴奇伟死守乌江南岸,王家烈却指责薛岳见死不救,把状告到了蒋介石那里,而蒋介石为了平息粤桂川军的不满和指责,下令吴奇伟过江进攻红军。于是,两军在遵义城南的红花岗和老鸦山相遇,一场生死决战开始了。老鸦山阵地上,彭德怀正在指挥作战。

29(彭1)
彭德怀:怎么搞的,娄山关那么的难打都打下来了,我就不信老鸦山我拿不下来。陈赓,传我命令,把十一团给我压上去,
30(陈赓1)
陈赓:是
31(旁7)
旁白: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两个身影出现在前沿阵地上,正是毛泽东和朱德。(对话)

32(彭2)
彭德怀:主席,总司令你们来了!老毛你看,这老鸦山实在是不好打啊。
33(毛7)
毛泽东说:我看看地图......嗯,这里是我们的位置。
34(朱4)
朱德说:这一仗是生死之战,只能胜不能败。
35(毛8)
毛泽东说:红五军团和九军团已经抄了吴奇伟的后路,他的防线已经全线动摇了,只要再加点筹码,他就会彻底垮掉。我建议把干部团也压上去。
36(彭3)
彭德怀:陈赓,带着干部团还有十一团一起上。
37(陈赓2)
陈赓:是,干部团十一团保证拿下阵地。
38(彭4)
彭德怀:把所有的炮弹都给我往阵地上打。
39(旁8)
旁白: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着,在长时间的彼此交锋之下,红军官兵终于在浴血奋战中打垮了敌军。

(对话)
40(毛9)毛泽东说:敌人垮了,追!
41(陈赓3)
陈赓说:同志们,跟我冲!………
42(旁9)
旁白:一渡、二渡赤水,是毛泽东把“滇军调出来”这一战略计划的基础;而三渡、四渡则是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最终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了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中,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转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结尾朗诵)要求:运用大气恢弘的声音朗诵这首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43(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