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牧
家居沿海湿地,河网密布、河野广袤,但水平波淡,没有山突川迴,所以也没有跌宕起伏。一马平川的视野,总觉得缺少点雄伟和磅礴。
闲赋之后,想到游山玩水,放飞心情。近些年呼朋携友,随团远征,涉足东西南北中的多处山山水水,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晓知其中的人文典故,收获别样的人生体验。回望山的葱郁,回味水的灵秀,印象深刻莫如云南的山水相拥、景象绮丽,说博大深邃也不为过。

三千里之外的彩云之南,是一独特存在。山形以连绵千里为磅礴,山势以壁立峭拔而立世。水量以雪域纵深而充沛,水势以悬落巨大而跌宕。著名的玉龙雪山、梅里雪山、怒山、高黎贡山、苍山、哀牢山等等,都是联江襟水,一泻千里的大气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江浩荡并行滇,怒水奔腾似宕激。山因水而雄奇,水因山而奔放,此为云南南北千里,山水互依的最形象的写照。

说到云南的山水互依,最为难忘的是丽江境内的玉龙雪山蓝月谷和纵贯大理南北的苍山洱海风景带。洱海、蓝月谷都是高山雪岭衍化而成的瑰丽水泊。玉龙雪山连绵不绝,海拔6000多米,皑皑壮观如玉龙横卧。雪山消融沥沥,汩汩洇水汇聚,丰沛如江河奔流,纯静如明镜倒影。最是雪山脚下的蓝月谷,一片宽大如流盘的水韵天光,层层如梯田缓缓,迭迭似流瀑溢彩,可与九寨沟媲美。或许地质原因和环境森临,这片缓缓无湍急的流瀑竟是淡蓝透碧,清澈如许。阳光照在水上,流光反映五颜六色,犹如神话意境。

相较蓝月谷的精致,洱海水面则显蜿蜒阔放。洱海其实是湖并非海,但云南人习惯叫海。洱海依托苍山雪岭而成水,又叫昆明池、叶榆泽。长条形的洱海相伴苍山如蓝练飘带,南北走向40公里,是云南仅次于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有多处山泉汇聚,但只有大理下关一个出水口,从西洱海下泄后汇入远方的澜沧江。洱海依苍山而妩媚,苍山因洱海显伟岸。苍山倒映水面,深黛如郁荫沉沉,洱海默默无言于朝暮轮回。站在洱海岸边望苍山,使人生发苍山雄奇、洱水盈渺的悠然感慨,苍洱是为天然绝配。

与洱海蓝月谷不同的是泸沽湖,这是一个更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风情湖。泸沽湖系横断山脉水系,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若论规模,泸沽湖谈不上苍茫,当然也不浩瀚。湖面仅50平方公里,但联袂川滇,承南启北,风景明媚,风情独特,最为传奇的是摩梭人古老的走婚制,据说至今还依然。

泸沽湖湖光潋滟,水色空朦,泛舟湖上烟波漾涟,势如神韵落凡间,故有佚名诗人说游走泸沽湖,神驰画意棹清歌,玛达咪多多。只是恨此良宵短,折柳别阿哥。月出芬芳沾玉露,云飞缱绻沐银河,明日意如何?想象这摩梭人走婚的多情之夜,神秘夜色中的露水柔情与私语,不是浪漫胜似浪漫。

我们在泸沽湖畔帐篷过夜,带着想象和好奇看湖光月色演绎怎样的精彩。放眼望去,但见岸边篝火簇簇,罗裙绕着篝火转圜。星光阑珊,篝火融入月色。即使夜深时分,依然弦音袅袅,歌舞不绝。怀着好奇和热望而来的游人,被吊起热烈参与的情绪,毫无疲惫的眠欲。火把明暗的湖岸,暗影憧憧,归去无定。泸沽湖似乎只有喧嚣,没有梦乡,民族风情如此富有魅力。

远望湖面,鳞光闪闪。渔火相伴星星,隐约难分彼此。星火柔影于水面,恍若仙阙落凡,空灵戏波。无眠中想象那些走婚的阿哥们怀着热望而去,带着惆怅离别,是否有月落乌啼而不舍的情深或决绝?心仪的男女一夜露水情,或有情定终身的续走,或有一别两宽的从此不再。有人落寞有人叹“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摩梭人依然保持母系社会的某些色彩。游人静听导游说传奇,陶醉中有几分遐想,但离开泸沽湖则如秋波远逝,惟剩莫及喟叹。

返回昆明,再访滇池,远离都市尘嚣,恍如隔世之静。或许滇池太大的缘故吧,没有泸沽湖的喧嚣和传奇,但有一份独特的宁静。330平方公里的滇池,池水阔放而不野,波光粼粼而不绝,故有高原明珠之称。相传,滇池因小白龙为救旱情苍生,引水五百里洼地而形成。作为远方而来的慕名造访者,美丽的神话如清风拂面。面对湖光水色而遐想,造福一方者必为苍生所铭记。

泛舟水上,游船如孤鹜漂浮,游心随之荡漾。迎面吹来清凉的风,在夏日的阳光下,有种彻心透肺的爽。高原的风,不疾不徐,仿若鹜翼煽过,给这片宁静的水面以诗意徜徉,让人难免于神思遐想。身居这遥远异乡,凝视这平静水面,忽觉滇池之水可以濯尽风尘之杂,明珠之镜可以安逸心灵之躁。
飞机怎样降落的,又怎样的如是起飞。告别昆明腾空时,我们的最后一个回眸留给了昆明的黛山滇池,留给了一湖静水。但回归途中,神思依然定格在明眸似的滇池湖水,游心依然荡漾在那汪清波流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