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十八元钱的婚礼
文/曾凡华
一场质朴而又别致的婚礼,总共花费不到十八元钱。但它却刻记在我的脑壳里半个世纪。
每每提及,我都兴奋不已,幸运无比。兴奋的是自已脱胎在那个灿烂的时代;幸运的是,老天赐予了牵手一生的伴侣。
那是1975年的9月3日,汉水边上红旗码头腹地的水杉林中。江汉油田管理局的小会议室里,不时地飘逸出琥珀烟的清香;龙井茶的芬芳和朗朗的笑声。
在那里,椭圆形会议桌的四围,坐满了叶秋萍请来的贵宾。
其间,没有亲朋;没有发小;也没有同学。只有局机关的十二个领导。
那天,最忙碌的当数叶秋萍。她是九大代表,从局团委书记的任上,调到政治部当副主任。她曾在女子地震队当队长时,和彩芹搭过班子。到局机关后又同居一室。自然而然地成了这场婚礼的有力组织者。
情浓的会议室里,表面上看没有丁点儿婚礼的氛围,宛若局机关的座谈会。
会议室在三排日光灯的照耀下,没见新人的结婚照;没见喜庆的吉祥物;更没有喧闹的锣鼓与鞭炮。唯见一幅松鹤图(局团委贺礼),方方正正地摆在毛主席的语录下。
说话间,局团委副书记阮怀三激情地㝉布 : 甘彩芹 曾繁华同志结婚典礼正式开始!有请新郎新娘闪亮登场!
当时,秋萍正在门外指导我俩佩戴精致的小红花。听到主持人的㝉布,我立马拉着彩芹的手,微笑着走进了会议室。
瞬间,等候已久的领导们,响起了有节奏的掌声。有的还从坐位上站起身,热情地向我俩招手致意。
看样子,彩芹激动了。我更是激动得不敢相信这眼前的情景。
我与彩芹相识十年,通信五年。因江汉和临盘两油田相隔千里,我们极少见面,完全靠鸿雁传书。今天能走进这婚姻的殿堂,简直就象是在做秋梦。
这里,不谈十年路程的坎坷,更不谈来自多方的压力。单讲这次回广华结婚,也是险象丛生,几近夭折。
当年的8月28日,我借了一个野外地质包。里面装了两条琥珀牌香烟和一些换洗衣物,揣着单位给开的结婚介绍信。兴匆匆地从临盘赶到了德州,准备买10点左右到武汉的火车票。
当我心急火燎地跑到售票窗囗时,上面赫然地挂着一幅告示 : 由于洪水冲毁了京广铁路郑州段的路基和桥梁。凡需购买郑州以南车票的旅客,请耐心等候通知。
归心似箭的我,在车站急得象没头的苍蝇。后,依照好心人的见议,买了一张到南京的站票。说是到南京后,可以坐江轮到武汉。
当我费劲地挤上火车后,在厕所旁的过道上,碰到了穿着油田工作服的王师付,他回安陆探亲。他是32106队的钻工、二万五(转业军人)。他说 : 我认识你,你不就是地质营的小曾吗?经常到我们队收集井下地质资料的。接着,他一把拉着我说 : 后边没地方了,就坐在这里吧!说完,他把三个大包堆起来,给我腾出了一小块坐的地方。
直到晚上9点多钟,我俩疲惫地背着包,气喘呼呼地赶到了南京轮船码头的候船室。只见里面黑压压的全是等船的人。
不巧的是,购票窗口旁边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醒目的告示 : 28、29、30号三天的船票已经售空。
无奈,我俩垂头丧气的在候船室大门外的墙角里,极不情愿地放下了行礼。
还不到两分钟,王师付便趴在行礼上酣然入睡,并有节奏地打起了呼噜。
是夜12点左右,两个船警突然搞例行检查,首先查看身份证。当检查到王师付时,却怎么也叫不醒他。见状,那个年轻的警察,用脚碰了碰他的腿。这时,王师付醒后满脸的不高兴。不但不掏身份证,还指责警察踢了他,摆出一副二万五的架势,哪知他碰到二万六。老警察二话不话,向年轻的警察使了个眼色。并以防碍公务为由,便将王师付架到警务室。
恰当此时,候船室里的喇叭响了。说 : 航运公司临时决定增开一艘到武汉的小客轮。请旅客们排队购票。
慌了,我一下子慌了神。地上摆着大大小小五六个包。怎么去排队呀?
人说急中生智。我把裤带解下来,把几个大包串在一起,连拖带拉地找到了警务室。
这时,王师付也清醒了许多,一个劲地给警察作揖道歉。
经核实后,王师付被放了出来。但我们却排在了买票队伍的最后面。看样子是难得买上票了。
突然,王师付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里拿着电报买了一张票。他立即凑上去,向那位妇人求情 : 大姐,能不能借你的电报用一下?并指着我说,这位兄弟要回老家结婚,眼看到婚期了,却买不到船票。请你帮帮忙!帮帮忙!那位大姐非常友善地说,你们拿去试试吧?
说是迟,哪时快。只见王师付一手举着电报,一手扒开人群,呼地便挤到了售票窗口。尽管后面有人高喊 : 不许插队!不许插队!但王师付硬是买了两张票,高兴地跑了出来。
候船期间,我和王师付存好包,准备到中山陵去逛逛。哪知上车时就被小偷盯着了我那个装有琥珀烟的包。中途停站时,小偷一把抓过我的包,跳下车便跑。忽地,侦察兵出身的王师付,飞身而下,一脚踹倒小偷,抢过包便安全地返回到公汽上,前后不到一分钟。至此,我们也无心赏景,早早地便回到了候船室。
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我们终于坐上了那艘直达武汉的小江轮。和王师付每人租了一床凉席,躺在船板上便进入了梦乡。
我们在长江里摇曳了两天两夜。终于在31号下午到达了汉口。其后,王师付到汉西坐火车回安陆去了。我则赶到了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但只买到了9月1号早上6:50到潜江的汽车票。
无奈,顺便在车站附近的新华浴池,开了个5角钱一晚上的统铺。要等洗浴的客人走后才能入住。
在这得空的时间,我到街上去溜达了一趟,碰巧遇到个理发店。要当新郎了,理个发也许精神一些。
当理发的程序进行到刮脸时,我舒坦地闭上了眼晴。突然一阵巨疼把我弄醒。原来是理发师与人聊天时,不小心把我的鼻尖削掉了一块皮,鲜血直流。
可悲呀!就要当新郎的人了,鼻尖上竟然贴了块创可贴。
第二天中午,从潜江下车后,没有买到到广华的车票。顿时觉得浑身无力,鼻涕眼泪直流,还咳嗽。我赶紧跑到物探处招待所,开了一间房,中饭也没吃,便睡了一觉。
碰巧,晚歺时遇到了原三八连的指导员周艳芳。她已调到物探处政治部任副主任。她好奇地问明情况后,即刻回到办公室与局机关联系。更巧的是,当时在局机关值班的正是彩芹。艳芳高兴地跑回招待所,异常兴奋地跟我说 : 你休息一会,彩芹马上来接你。幸福啊!真是憨人有憨福。
9月2号上午,我和彩芹到王场区领取了结婚证。
正当我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听到主持人大声地吆喝。请新郎繁华介绍恋爱经过!
一个当过钻工、饮事员、化验员的地质员,找了个局团委书记当老婆。哪好意思谈什么恋爱经过。但在这茶话会式的婚礼上,又不得不讲。于是我卖了个官子说 : 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恋爱经过全在这里面。
诗曰 : 
劳动同在一块田,
五年见过三次面。
八十六封同窗信,
情思都由笔牵线。
这时,在坐的领导有的鼓掌;有的说这太胧统、太含蓄!主持人接过话题说 : 请新郎重新介绍恋爱经过,但要直白一点!
我说好吧,不过得征得彩芹的同意。于是乎,领导们的视线全都投向了新娘。只见彩芹略略大方地对我说 : 你尽管讲吧!
随即,我朗颂了一首早已准备好了的顺口溜。
溜曰 :
曾爱靓丽广华园,
杉林秀美水甘甜。
纵然相距千百里,
心中装她一百年。
……在掌声、笑声和议论声中,结束了这场别具匠心的婚礼。
9月4日是星期天。地质分校同学蒋玉平和卢中学妹鄢圣玉等,来家恭贺我俩新婚。彩芹找熟人借了个煤油炉子,把在广华路囗买的几样小菜,一齐放在锅里,煮了个一锅鲜。就着潜江产的圆林青酒,好好地享受了一番。
席间,玉平问我 : 老同学,结婚用了多少钱?需要我援助吗?彩芹笑着接过话说 : 繁华小气得很!结完婚,他总共用了不到十八元钱!
是啊!一条琥珀烟才两块多;两斤硬水果糖,半斤龙井茶总共几块钱 ;线毯贵一点也才9块线。其它的东西。床是秋萍搬走后,两张单人床拼的;纹帐、床单、枕头是局工会的张大姐到招待所借的。起先彩芹不准备借床单,打算铺凉席。还是张大姐说,哪有结婚铺凉席的呢!
眨眼功夫,47年过去了。虽然我们至今都不曾有过结婚照,但我们的日子照常过的有滋有味。
现在我俩都冲过了73周岁,常念叨那逝去的岁月。但最难以忘怀的,当数那场十八元钱的婚礼!

2022. 9. 3

曾凡华 天门卢市人
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鹰台诗社社员。启蒙于扬州油苑诗社。
应邀活跃在诗韵东亭、深圳诗词、北京潇雨诗苑、黄鹤诗苑、诗咏天下、神州家园文学、野草五院、长江诗院、蓬莱诗院、石鼓诗词社、文艺纵横协会、长江文学、风采诗社、苔花诗社、文学交流社、世界椰风诗文、芳草诗词、南国文学、国风上海社、燕粉团诗、文学交流群、上海古风雅韵社、诗词乐园、文学精粹、九龙诗词、艺友群、草生叶落、清风雅韵诗社、诗词歌赋、幽雅阁、尔雅诗社、蝶梦风雅社、朝阳诗社、南国文学、古韵文学、燕粉诗文、芳草诗词、腾岳诗词、厚德诗词、中华古今、聚天下英才、文荟百家园、国学联会等80多个诗社、诗词和诗苑交流平台。
曾任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高级政工师、党委书记和董事长。
现定居武汉市水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