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故乡,放歌秋天 ”
《故乡的军垦老树》
文/尹建平
一个屯垦戍边的中心团场(123团),座落在准噶尔盆地西部通古特沙漠边缘,历经老一代军垦人,在荒原戈壁上垦荒屯田数十年,亦军亦农的兵团,有了崭新的模样,尽显绿洲傲然的美丽风光。
那里的条田,长宽统一笔直纵横,块块相连,忽如一夜间,外星人建造了无数个神秘的良田,良田间是郁郁葱葱、威风凛凛的一行行树林、一条条水渠,组成了两条耀眼的生命线,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际山边,若遇行云流水之天候,云飞飘荡,一幅梦幻般景象,落入人间,成了壮观秀丽的千里绿色屏障。
在这绿色屏障里,引人嘱目的是各领风骚的树木,神态各异,挺拔昂扬。
沙枣树,军垦人称"明星树",无人不晓,其抗旱耐碱性强,历经酷寒风雨,花开溢香,结枣渗蜜,诱人驻足观赏或品尝,向大自然展示着别样的芬芳。
胡杨树,边疆人称"千年树",高耸伫立、雄姿伟岸,象一排排坚强的卫士,续唱着西域亘古风情的旋律,低吟出沧桑巨变的诗歌,展示它千年不倒的大美品格,令人敬仰。
新疆榆,当地人称为耐寒耐旱、憨态可掬的“榆木疙瘩”,树冠浓密,顽强生长,春绽榆钱,秋放橙黄,默默释放非等闲之辈的应有景象。
新疆杨,可谓"通天树",又名"穿天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天性"速成"和笔直"疯长",十几年的光阴,树高千尺,仿佛一批批神兵天将,井然列队在那里,守护屯垦边防。
新疆旱柳,被称"北方庭荫树",虽无南方垂柳那样,阿娜多姿妩媚动人,却抗旱耐碱,枝条柔软树干丰满,黄花茸茸绿果成团,惹人可爱,入人心房。
还有桑树、海棠、白蜡、果树、和后来从内地移来的垂柳、银杏等,也渐渐来此落户入乡。
与之媲美的"老主人",红柳、芨芨草、梭梭柴、骆驼刺,一簇簇一片片,散间在农田四周、排碱渠旁,林带边,水渠两侧,皆不甘示弱,野生怒放,尽显绿洲生命的大美风光。
这些"老主"、"新客",异彩分呈,小树茁壮,大树参天,老树常青,竞相生长,每每想起或看到这些饱经风霜的军垦“老树”,多让人欣慰和联翩浮想。
夏日里,在农田干活,大汗淋淋,躲到绿荫下,微风袭袭,顿感惬意凉爽,走进林荫道上,温度骤降几度十几度,立感一丝丝清凉,入心透爽。
屯垦数十年,这夺目的绿色长廊,一棵棵根深粗壮,雄姿飒爽,让人感叹,俯看这片神奇的土地,被如此壮观的绿色长城守护着,尽显和谐稳定,着实安祥。
不知过了多久,这绿色树林家族里,失踪不少成员,风景也暗淡许多…,且每况愈下,一些饱经风霜留下来的大(老)树,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一段"痛心"的故事,人们摇头,叹息…,老天似乎"有眼","不满",发怒…,时不时以日光尽照,少雨多风,狂沙不断,植被枯卷,绿色淡然,生命在呼喊…,来惩罚这里的人们…。
又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开始清醒,意识有了转变,反省纠错,重铸绿色屏障,弥补给大自然造成的"创伤",诸如胡杨,沙枣,海棠,白蜡、榆树…,应栽则栽,埋设输水管道通入林带,滴灌到"根部",责任到人,又坚守了若干年,团场连队四周,条田水渠旁…,绿色景象如雨后春笋般,生机盎然,繁茂盛长。
现在新植的树林,一条条一片片,小树长成了大树,大树盛长为老树,原有的"老树"风姿依旧,魅力无限,出门散步四处可见,林荫大道伸向远方,开放公园比比皆是,一幅绿洲画卷挥之不去,一片新气象映入眼帘,植入我的心房。
作为曾在兵团生活工作数十年的疆二代,坚信军垦故乡这绿色屏障,“老树”奉献精神和心怀锦绣的大美情操,皆是兵团未来的希望。
作者简介:
尹建平,男,汉族, 64周岁,在山东恒信通律师事务所执业,现居山东青岛市。
爱好文学、音乐、摄影,喜欢现代诗词、散文写作,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世界诗人》签约诗人。
曾撰写过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如:《律师之歌》,在律师界引起较强反响,参加了2021年9月《中国散文网》举办的第八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荣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