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午,走了趟道门口重庆第一人民医院,重庆皮肤专科医院看医师。
8点21分到达医院,从扫码过防疫关口→安检入院→扫码排队挂号→扫码取就诊号→扫码取取药号,整整花费2个小时,要是到全市最火爆最拥挤的西南医院,恐怕要花半天时间了。
疫情平稳后的这家皮肤专科医院,真还有不少治疗皮肤病的患者,每道扫码取号窗口都得排队,据该院皮肤科医生介绍:来院就疹的患者,多数是治疗湿疹瘙痒症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居多。
排队用手机微信里的“渝康码”进入第一关,再打开“渝康行程码”进入第二关,再退回“渝康码”扫码进入第三闸门。
进入门诊大厅,开启的三个挂号窗口已经排起长队,20块钱的挂号费,排队挂上最好的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吕静的号。
按照挂号单上指定的楼层诊室,登乘电梯上到三楼皮肤科就诊大厅,找到电子牌上显示的302诊室副主任医师吕静就诊处。
再到308诊室门前设置的扫码机,用挂号单上的条型码对准扫码窗口扫一扫,跳出患者的就诊号——19号,返回302诊室,诊室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就诊号头刚到第4号,再等15人才到自己就诊,坐在诊室门前坐椅上耐心等候,9点30分,终于进入302诊室。
经呂医生诊询,确诊为老年性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开据2周的中西医药物,花销279元,再凭《处方单》上的条形码,下一楼大厅扫码取药。
9点40分,下到一楼取药大厅,再用《处方单》上的条形码,对着扫码机窗口,扫出指定的“8号取药窗口”,等待8号窗口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取药人的名字出现。
10点10分,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名字,来到8号窗口,取出医生开据的药物,再来到取袋机前,用手机微信扫码取出塑料药袋,装上药物,总算结束2个小时的电子化入院、挂号、就诊、取药全过程。
进入电子化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运用手机网络系统扫码操作,显得非常迟钝,不像年轻患者那样手脚麻利,感到跟不上形势了,不少医院专门设置了“医导”为特殊患者引导服务,方便患者就诊,也希望医院多安排些“医导”现场指点,少让老年患者出洋相,白白浪费时间。
看来,网络就诊,老年患者是跟不上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