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回家
文/一冉公
你遗憾没能随大部队胜利凯旋,
却在七十二年后身披国旗、伴着《国歌》和《思念曲》、在仪仗兵的护送下回来得那样庄严。
当解放战争的硝烟还未彻底散去的那天,
你就马不停蹄地冒着抗美援朝的硝烟转战。
你从那可抵万金的书信中得知家里分了房子和农田,
却不知家门朝向哪边,也没有嗅到自家耕地粧稼的香甜。
你从风烟滚滚的一个激战转向另一个更加惨烈的激战,
每当战役歇息想家的时候,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望着冒着袅袅炊烟的江的那边。
直到那一天,你将一腔热血洒在了上甘岭,洒在了无名川,
直到那一天,你将持枪警惕在战壕中的卧姿,雕塑在雪地冰天,
直到那一天,你将入党申请书和未婚妻的照片,在胸襟血染,
直到那一天,你将忠骨冷卧异国他乡,也将芳龄永远地、永远地冷冻为青年。
你走的时候,带着对亲人的不舍的眷恋和隔江遥望的思念,你回来的时候,从机场为你乘坐的飞机喷出的拱形水门足以看出,是人民对你的无限尊崇和融入血液不可忘却的思念;
你走的时候,背上行囊匆匆行军,没能来得及向家人嘱咐哪怕是两语三言,你回来的时候,人民对你真切地汇报和歌颂远远超过万语千言;
你走的时候,想看看孩子稚嫩的小脸,可惜孩子还在母体中怀胎十月,你回来的时候,孩子遗憾没有与你谋面,就已进入古稀之年;
你走的时候,爱妻给你挑灯编织的蓝绒线毛衣等你试穿,你回来的时候,这沒有穿过的、充满恩爱之情的蓝绒线毛衣,已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你走的时候,手帕里包裹的是娇妻的黑白照片,你回来的时候,留下的唯一遗物是刻有“想念亲人”字样的变了型的军用水壶一盏;
你走的时候,还曾是个刚刚走出校门,涉世未深的青葱小伙,你回来的时候,烧掉一半的日记本上,记载着你在战火中锤炼,已成长为一名火线上的共产党员;
你走的时候,腰上系的是部队配给的军用腰带,脚上穿的是一双黄色解放鞋,你回来的时候带回的是残缺的腰带和磨平的解放鞋底;
你走的时候,身披的是白色雪披一件,你回来的时候,身上覆盖的是鲜红的国旗一面。
你走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你回来的时候,似挺立高山之巅的青松正气凛然。
你走的时候,胸戴红花;你回来的时候,你已化作金达莱遍野漫山。
你走的时候,祖国还是一穷二白,山河破碎,千疮百孔;你回来的时候,祖国已是山河无恙,气象万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巅。
你走的时候,是热血壮举的人民英雄;你回来的时候,是心碑民存的人民英烈,长生同日月,不朽共轩辕。
你活着,是八千里风暴吹不倒的、顶天立地的青松一棵,
你走了,是九万里鹏程拦不住的、扶摇直上的明灯一盏,
你站着,是一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铜墙铁壁,
你躺着,是一座巍巍峨峨、世人景仰的峻岭崇山。
浩瀚长歌,撼动心田,
一泓雄浪,推起情澜。
让我深深地呼吸着这英烈的气息,共砺国魂吧,
以君之气概,永远地共占这革命英雄主义至高的精神家园。
(写于2021年9月3日,修改于2022年9月16日)

*一冉公简介*: 徐再城 ,笔名 一冉公、余奂、悠闲智慧春风。诗人,朗诵艺术家。北京市人。中央电视台所属新闻电影制片厂老故事频道《绽放夕阳》栏目艺术顾问,北京首善超然艺术团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协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世纪文化艺术社签约作家及签约朗诵家,华语作家网艺术中心签约朗诵家,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农村年鉴》执行主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巡视员。他创作大量诗词、诗歌,多在纸媒和网络媒体上发表。代表作有《品茗悟境》《放歌乾坤》《古韵希音》《大道铿锵》等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