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豆腐
陈扬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是吃着老家的法新豆腐长大的。
法新村原名法相寺,一条石板铺成的老街,自古以来都以蒸酒、熬糖、打豆腐为业。
武冈法新豆腐,因为细腻鲜嫩且味道独特而闻名遐迩……
凡是吃过法新豆腐的人们,都会对这种豆腐的洁白鲜嫩、柔韧可口留下难忘的印象。
每逢红白喜事,法新豆腐都是当地席间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新春佳节来临,城里人会提前预订或特意开车前往法新村采购豆腐,几百元几千元、整箱整箱地买。
这个时节,法新人加工豆腐会忙得不亦乐乎……
法新豆腐种类很多,有水豆腐、腊豆腐、咸豆腐,豆腐干、豆腐条、豆腐块、油炸豆腐、霉豆腐、猪血丸子等,因腊豆腐便于储存,以腊豆腐最为多见。
法新豆腐风味独持,主要源于它有得天独厚的水质和以水磨加工的独门绝技。
法新豆腐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第一步是浸黄豆,用水浸泡黄豆的过程中,用烧红的铁条放入桶中,这叫“烫死豆子公”,可以让豆子粒粒澎胀。
第二步是磨豆腐,磨豆腐讲究“慢推细磨”,放水适量,磨速均勻平缓,只有恰到好处,磨出的豆浆在石磨周边才挂得住,慢慢掉入桶中,这叫“豆腐挂牌”。
第三步:用开水泡浆,用满满一大锅开水,浸泡豆浆,盖上盖子直到表层出现一层棉花般的豆膜,并且一定要有裂缝效果,这叫“豆花开坼”。
第四步:过滤,用细布口袋过滤后再烧开,豆渣要反复洗几次,这样豆浆会多一点,俗话说:豆腐妙法全靠洗渣,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步:“点醋水”,这是关键的一步技术,做出豆腐的多少,嫩与老,全靠“醋水"点得好。若功夫不到家,豆浆浑浊,便分不出豆花来。
第六步:成型,把豆花舀入木盒内,压出水分后豆腐就成形了。
法相豆腐,是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常吃少病健身。
在法新,八、九十岁的健康老人随处可见!
我的祖母一辈子不吃肉食,只吃豆腐,在她八十多岁时,仍耳聪目明,能健步行走,还可自种瓜豆。
我母亲在世时,凭借她的心灵手巧,会做出样式不一、味道不同的豆腐,十分可口;做腊豆腐时,她会把豆腐切成小长条、豆腐丝、豆腐片,加豆莳、葱蒜、辣粉,吃起来真是妙不可言。
她做的水豆腐煮汤,把白嫩的豆腐切成条形状加上佐料,柔颤颤的,放到嘴里味道倍爽。
来客应急时,母亲也做鸡啄豆腐,她把水豆腐捣碎洒上油盐佐料,也有一番风味。
法新油炸豆腐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做这道菜时,把豆腐切成三角形或方块,用油炸到见黄即可,起锅后洒点细盐,直接食用有一种香脆的味道,和一些肉沫或拌蘑菇放水中炖煮,让汤水浸入豆腐,鼓胀柔软,吃起来味道极好。
母亲做的煎豆腐,两面煎黄,加上青辣椒,闻着清香,见着嘴馋。
母亲偶尔也做点霉豆腐、放入辣粉、生姜、米酒浸泡,味道劲道绵长,是一道有独特风味的下饭菜……
可叹母亲已逝世多年,但她做的豆腐,让我留连忘返,并偶尔在梦中"品味"……
作者简介:
陈扬坤,湖南武冈市稠树塘镇,原法新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