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艳,笔名:一念缘深。一个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直在文学追梦路上,散文、现代诗与格律诗有习作。

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文/孙艳(笔名:一念缘深)
题记: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往。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引自唐代诗人戴叔伦 《叹葵花》
今天刚好有点时间,便把女儿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孙氏三朵金花》重读了一遍,越发觉得女儿文章用词精妙。她把她的三姨,也就是我的亲妹妹阿菊比喻成一株向日葵,向阳而生、温暖从容。的确,这株向日葵,伴随着女儿的童年直至大学毕业,她用行动诠释了"温柔半两从容一生"。她不以爱小而不为,很多时候,她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对亲人的爱意,她只是默默地捧出自己的真心。家族的事情,无论大事、还是琐碎小事,能出一份力,她绝不会只出半分力。在我的心目中,她虽为一介女流,却巾帼不让须眉。
在历史长河中,有一颗永远闪亮的星星,那就是亲情。亲情是什么呢?亲情,是太阳与月亮之间割舍不断共生共依的情缘;亲情.,是大手小手共同描绘的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亲情,是无论晴空万里、抑或是雷电交加、风霜雪雨都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的相伴相依;亲情,是万水千山也阻隔不了的思念;亲情,是聚是一团火,散各自铿锵的奇迹;亲情,是一个眼神便了然的默契;亲情,是一壶越酿越醇香的陈酿⋯⋯
一、出生
一声啼哭,呱呱坠地。人的出生一部分因素会被决定。比如,身体的基因、原生家庭、内外因素等,而出生时间也和命运有关。有的人一出生便注定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有的人一出生便注定了平凡的一生;有的人一出生便低入尘埃。而我家小妹阿菊的出生,便注定了她是个不一样的存在。
那一年,阿菊带着婆婆、爸爸、妈妈的殷切期望,出生了!一直盼着生个男孩的爸爸以及婆婆在阿菊落地那一刻,傻眼了!又是一个丫头片子!
婆婆的不开心完全写在了脸上!爸爸脸色也乌云滚滚!
自从妈妈怀上三胎后,妈妈便被家族赋予了"生个男孩,光耀门楣"的使命,半失明的60多岁的婆婆尽心尽力服侍"重量级国宝"妈妈。一日多餐端在手上,让"国宝"吃,就指望"国宝"争点气为家族誕下一位少爷。眼见"国宝"妈妈肚子越来越大,婆婆似乎比"国宝"妈妈还紧张,想着法儿变着花样,让"国宝"妈妈营养跟上,那浑浊的眼睛更是粘在了"国宝"妈妈身上,生怕有个闪失。
盼星星盼月亮,"国宝"妈妈终于誕下了"小国宝。"
可想而知,"小国宝"的到来并没有迎来全家人的欢欣,尤其是婆婆唉声叹气差点没把"造孽"两字写到脸上。
那时的我也没几岁,看着软乎乎、红扑扑的小妹妹,我欢快地从妈妈手中抢过来,抱到怀里,举高高,再放下来,再抱到怀里,引得妈妈的眉头皱了又皱,紧了又紧。可我就是喜欢这个小妹妹啊,我开心地想道又多一个妹妹陪着我玩啊。
我问爸爸小妹妹叫什么名字,"三多"爸爸瓮声瓮气地答道。
初听这名字,"三多",有个"多"字,好名字!多总比少好!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与"多"沾上边,哪怕是个人都是件好事啊。
然而,待长大一点才知道"三多"这个名字并不是好名字。于是,再也没有叫妹妹"三多"这个名字,而是亲热地叫小妹妹"阿菊"。
妹妹懂事后,爸爸才知道家中的这个"三多"才是不可多得的"国宝"。
二、鸡肉
尽管妹妹刚出生的时候,婆婆、爸爸有些不开心,但随着她慢慢长大,阿菊成了家里的团宠。蘸着蜜糖的关心与宠爱围绕着她,她在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小小的阿菊,从小就有一颗柔软的心,从不吃独食,有好的事情也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能做的,绝不麻烦家人。
阿菊两岁的时候。妈妈带她走亲戚。亲戚家的家境比我家好,饭桌上摆上了鸡肉。妈妈给阿菊碗里夹了两块鸡肉。阿菊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绢,把其中一块大的鸡肉夹到了手绢中包好,对妈妈说"带回去给婆婆吃。"
等回到家,婆婆接过孙女带回来的鸡肉后,浑浊的眼睛中漫出了泪花"好吃⋯⋯"
阿菊上学了,有了钱的意识。于是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你现在养了我,等我长大了,我来养你。"
"你用什么养妈妈呀?"妈妈笑眯眯地望着站在自己面前,身高只及自己腰部的小女孩。
"当然是用钱养啊,难不成用拳头养?!"阿菊仰起头颅,傲娇地说道。
"我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放到你枕头下,让你枕着钱睡觉,爽不?"
"好,那你可要用心读书,书读好了才能赚钱哟",妈妈伸出手去摸了摸阿菊的头。
"嗯",阿菊重重地点头应道。
后来,阿菊虽然没有实现让妈妈枕着钱睡觉的梦想,但在妈妈多年生病期间,一直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直到妈妈安详地走到生命尽头。俗话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之说在她身上形同虚设。
三、挫折
"姐,给你看张照片。"一天,阿菊悄咪咪地来到我房间,递给我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青春洋溢的男孩,他站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足下踩着一只足球,目视前方,笑容明艳灿烂。
心中隐有答案,但我还是故作神秘地问道:"这谁呀?"
阿菊拿回照片,脸上现出一抹嫣红,说道:"我同事小江。"
"哦,你们关系很好呀,他还送你照片。"我故意逗她。
"姐~"阿菊拖长了音调,"你怎么这样~"
"我怎么啦?"眨眨眼,我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
"小江⋯⋯向我表白了⋯⋯说喜欢我⋯"阿菊鼓起勇气,话说得断断续续,脸上的红霞愈发明艳。
我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模样,拉她坐下,说道:"那你和我说说你们的故事吧。"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由衷祝福阿菊幸福,后来也见了小江,确实是个不错的男孩子。
我曾以为阿菊和小江会永远幸福地在一起,然而人心易变,小江去外地工作之后,最终娶了老板的女儿。
得知此事的阿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再出来时,仍是一副笑脸,从此"小江"成了全家人的禁忌。
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阿菊告诉我们她天津的同学邀她去天津上班,并说那工作还不错。尽管我们舍不得她,也担心她一个人出远门谋生会不适应以及不安全,但阿菊很坚持,说想出去闯一闯,不然只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目送着乘载阿菊的列车远去,我们的心像空了一块。
没多久,一个夜晚,我们已经睡下了,爸爸接到了阿菊的电话。阿菊说她受骗了,她同学是做传销的,她绝不会同流合污。她想办法买了车票,现在就准备回来。
"传销!"这两个字像巨石一样压在我们心上,我们既担心又后怕。爸爸马上动身想去接阿菊回家,阿菊安慰爸爸她可以独自安全回家。
第二天,阿菊果然安全回家了。抱住妈妈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妈妈,对不起!让你担心受怕了,以后我会乖乖地,让你随时可以看到我⋯⋯
经历了失恋、受骗的双重打击的阿菊会从此一蹶不振吗?我们全家人都为她捏着一把汗。
睡了一觉醒来,阿菊在饭桌上对我们说:"爸爸、妈妈、姐姐,你们放心,我没事。我们无从得知下一个刻会发生什么,但是可以抓住当下。所以,从今天起,我要改变自己。"一双清澈的眼睛,眸中闪着坚毅的光芒。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阿菊华丽转身,我们都为她高兴。
四、成长
"三、你帮我在网上查一下房地产税的相关法律条文⋯⋯"爸爸打来电话如是说。
"阿菊,帮我定一张深圳飞上海的机票⋯⋯"大妹在微信上留言。
"三姨,我的微信公众号要发两篇文章,我人在外面,你帮我处理一下⋯⋯"女儿打电话过来拜托事情。
"阿菊,帮我查一下潮州民宿的情况⋯⋯"我直接对正敲着电脑键盘的妹妹说。
"三,你给你二伯打个电话,邀请她和姑爷一来广州住一段时间⋯⋯"爸爸再次打电话过来遥控指挥。
类似的场景,已成生活常态。
我们亲切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三多中转站"。而中转站的核心人物就是阿菊。
阿菊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她的左手系着家人,右手系着外人,她就像是一个"情报站",很多信息都反馈到她这里来,由她去联络、协调、安排、转达。这样的角色,她从毕业后就开始承担了,而且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老爸经常笑着说:"“三多’果然没叫错,就像《士兵突击》电视剧中的许三多,永远不抱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永远相信自己,永远相信其他人。我们家还真少不了这样一个‘三多中转站’,少了她,这信息就流通不起来。"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人们都习惯了这个"三多中转站"的存在,都会经由"三多中转站"进行信息收集、分发、下达,这种依赖就像空气和水的关系,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五、照顾
今年六月份,一向自诩身体指标比年轻人还好的爸爸生病了。病来如山倒,被阿菊和妺夫一起送进了南方医院救治,照顾爸爸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阿菊身上。
头天晚上,妹夫在医院照顾了爸爸一夜,阿菊一大早就去医院替换他。
从小不知人间烟火的小公主,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照顾病人的超人。百炼成钢,又多了一个"女汉子"的称号。
妈妈生前,常年生病,是阿菊一手操办。联系医院、联系教授、拍板治疗方案、配合医院治疗、照顾病人生活起居、关注病情、及时和医生沟通等等一系列大事小事都是她一个人扛,她总是冲锋在第一线,她瘦削的肩膀上挑着家人生命的重担。没钱了,她要想办法筹钱;没人照顾病人,她彻夜未眠,守护在病床旁。六岁的儿子在电话中哭着喊着要妈妈,她只能强忍心酸,哄着儿子"再过两天妈妈就回家啦,宝宝乖乖听话哈。“初为人女,不知母苦;待己为母,方有感悟。”
爸爸喜滋滋地出院了,而阿菊的白发又新添了几根。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样的阿菊,令人心疼!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尊重和接纳。这样的阿菊,令人敬佩!
好的生活,不是拼命透支,而是款款而行。这样的阿菊,是我们人见人爱的公主!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这样的阿菊,是我们一生的牵挂!
温柔半两,从容一生!祝福阿菊万事顺遂!岁月静好!来世,让我们约定,继续再做姐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