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蒙蒙上南山
南山秋雨雾蒙蒙
今又一年双节到
南山相聚庆双节
深秋里的重庆,自从褪去久违的火炉高温,那场持续一个多月,烟熏火燎的44℃高温天气再也不复存在,伴随绵绵秋雨进入了重庆的深秋。
深秋有多美,深秋让重庆公园、小区里的翠芦莉花笑逐颜开,带着丝丝凉意,伴随直辖儿女一起拥抱深秋,拥抱美丽的大都市。
深秋里的重庆,两晴三雨,绵绵秋雨浇湿了渝州大地,应黄桷文学社盛邀,秋雨蒙蒙上南山。
秋雨,让出行的市民明显减少,加之又是周二,上班族不能外出,乘坐公交车的市民盛少。
7点48分,来到南岸苏家坝公交站,映入眼帘的是送孩子上学的年轻父母,很少见到出行游玩的退休族。
南铜干道两旁的黄葛树,在蒙蒙秋雨中显得更加翠绿葱茏,美丽了苏家坝。
公交站对面的帝景名苑小区已经从黎明中醒来,业主驾驶私家车驶出小区大门,开始新的一天奔波;年轻的父母陪同孩子步出小区,行进在上学的路上。
8点10分,菜园坝开往文峰公社的347路过路车终于开来,紧随稀少的乘客登上公交车,也许是太早的缘故,全车乘客不足10人。
车过上新街,才陆陆续续上了10多位上南山游玩的退休族。
坐着公交上南山
南山秋雨雾蒙蒙
窗前绿荫随风去
雾中一片好风光
50分钟车程,来到南山黄桷垭,距黄桷文学社活动时间还有40分钟,见缝插针打卡黄桷垭清晨的雨雾。
年轻的上班族蹲在路边食摊吃早点,小笼包子,豆浆,馒头,咸菜下稀饭,吃的人满多的。
这边摊位有油条,老板娘边炸边卖,吃的人就不尽人意了,也许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愿吃油炸食品吧。
峻美南山黄桷垭
绿色葱茏雨雾中
雨雾蒙蒙好惬意
车灯倒影映水中
就像四只龙眼睛
炯炯有神往前冲
路过广益中学校门,转个弯儿,便来到黄桷垭老街街口。
雨雾中的黄桷垭,古老的街房放光华,蒙蒙秋雨映老街,撑开雨伞雨中行,雨雾点靓老垭口。
雨雾,秋雨,打伞穿越老街的行人,老街的木板房,湿漉漉的青石板街面,勾画出一幅雨雾中的风景画。
迈过黄桷垭老街,顺着黄桷垭社区支路来到黄桷垭社区服务中心。
终于抵达黄桷垭文学社活动楼,三块吊牌挂楼檐,各种活动二楼聚,推门进屋不见人,打开屋灯等客来。
到了9点半开会时间,去年新入会会员,家住弹子石,粮食局大集体退休的邓大姐准点赶到,腿足行动不便的黄桷文学社副社长、区作协理、老作家赵心放,在老伴黄姐陪同下,冒着蒙蒙秋雨步入会场,告诉我们会员作家们冒雨参观“重庆市中药博物馆”去了,参观完后再过来开会。
趁着这段空挡,我们几位交谈甚欢,一起畅谈文学创作带来的快乐,一起交流文学创作所获:
不打麻将不唱歌
不去打堆跳探戈
文学创作寻快乐
网上弘扬正能量
利国利民利社会
老有所乐又有获
临近晌午,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杨金邦,南山街道文化旅游中心主任涂金文,区作协副主席曾绍仑、陈猷华,区作协理事、区作协旗下的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副社长、《黄桷小屋》文创公众平台总编邹世平, 黄桷文学社顾问马金云,带领20多名作家会员参观完“重庆市中药博物馆”发来合影照。
潘社长专程赶来告诉我们,在老地方“心怡食府”大厅开会,我和邓大姐、黄姐,陪同腿足行动不便的赵大哥,冒着蒙蒙秋雨,一同打的赶到“心怡食府”。
会员作家齐聚“心怡食府”大厅,畅所欲言欢庆国庆、重阳“双节”,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总结交流了黄桷文学社今年所做的工作:黄桷文学社旗下的《黄桷小屋》文学公众平台出刊会员作家们创作反映南岸区风土人情、文化旅游、抗疫防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学作品200多篇,在各种网络文学平台、各类报纸、刊物发表上千篇,出刋全国作者撰写的“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主题征文”48篇,为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召开加油鼓劲!
会毕,会员作家们围坐三桌,共进便餐,潘社长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提前祝会员作家们“双节”快乐!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在“双节”来临之际,笔者在黄桷垭,祝全国人民“双节”快乐!祝亲朋好友节日愉快!
午后,秋雨打住,邮电大学登乘347路公交车打道回府,结束黄桷垭半日游。
午后悄然秋雨住
收起雨具乘公交
秋雨蒙蒙雾南山
笑逐颜开庆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