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
作者/刘有良
2020年暑假,在弟弟的盛情邀请下,我开车专程回了一趟老家。在弟弟的新别墅里住了十几天后。7月下旬,我就和几个好朋友相约:想一起去苗乡城步的南山牧场悠然地走一走。我们直接输入“南山牧场”进行导航。从城步西岩镇上高速到城步县城下来,再走了80公里山路。山路是重新修缮过的两车道。路比较宽,路况不错。上山的盘山公路刚好是我这个城市老司机练手的好机会。
不过在上山的过程中,我还是特别小心,谨慎驾驶车辆,不敢占道行驶,而且不断地按喇叭。因为都是盘山公路,弯道特别多且大都是急转弯。沿途风景不错,一路相当顺利直达山顶。景区和住宿都是在山顶上。

因为是旅游旺季,到达山顶的南山牧场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酒店。看了几家大的酒店,如山水大酒店,印象南山,恒丰等,硬件卫生条件都相当不错,还带电梯。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叫城步南山小院精品民宿。两间全景的双床房,房间两面落地窗打开就可以看到牧场,楼下就是停车坪。这里离紫阳峰景区只有5分钟的车程。民宿老板给了我们一份手绘的地图。我们非常方便地就找到了紫阳峰景区。紫阳峰拍照是超级出片的。我们拍了很多有关牛群和马群的照片。蓝天白云下的牛群和马群显得非常漂亮!
我们从紫阳峰过去,跟着导航大概10分钟就到了南山顶,有个观景台,大概傍晚6点半到7点钟就可以看到夕阳了。傍晚时分天气有点冷,好在我们老早做了准备,每个人都带了一件外套。在南山顶上看日落,那叫一个壮观!

第二天清晨,我们去了大丫口观景台观看日出。我们上山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观景台。因为从山下进入牧场必须经过这个观景台。大丫口是一座很高大的山峰景区。此处夏秋可以观日出,春冬可以观雾海。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摄影师,他们都是来取景的。从我们住的民宿出发约2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我们大概凌晨五点就起床了。晨曦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大丫口观景台。只见这里已经停满了几十辆车子。霞光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东方的天际,蓝黑色的绸布渐渐被金色照亮。天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云雾,几团簇拥棉花似的轻柔的白云快速地在移动,被霞光抹上了迷人的橘红色,镶上了金边。
我不经意间抬头往东边一看,一道红霞连接在天地间。慢慢地,太阳露出了笑脸,缓缓地升起来了。它并不傲慢地散发刺眼的光芒,而是涨红了脸,一步一步的,缓缓从天际处涌上来。当它在天空站定时,慢慢地神情自若起来,似乎正从高处欣赏地面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它的脸儿不再羞红,慢慢发出了金色的光芒!这一刹那间,万物都充满了活力。那像火一样的太阳,浇灌了一片红彤彤的朝霞。那雪白雪白的云,一会儿像小朋友在欢乐的奔跑;一会儿像一群青蛙跟着青蛙王子到处散步;一会儿像一只蜻蜓立在荷叶上。真是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美丽极了!

看完日出,我们接着去了南山牧场西面的最高点----风电场。这里是风能发电的集中地,因此这里有很多的风车。同时这里也是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最后我们来到了高山红哨,兵器广场景点。这里有老哨所,看连绵山坡,拍照打卡。还有老旧退役的飞机,坦克,大炮。在这里可以看草原牧场的美丽景色,连绵不断的草场,星星点点的奶牛散落其间,好一幅美丽的“高山流云图”啊!

南山牧场地处湘桂交界的越城岭,是一座四周峭壁险峻,中间开阔的高山台地。南山牧场地域宽广,景色壮美。为高山台地大草原。它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这里拥有连片的天然草山,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风景如画,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我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我们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我们在这里看了风车,骑了骏马,挤了牛奶,享受了美食。 悠然见南山,流连而忘返!
作者简介
刘有良,男,196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城步县。199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分配到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工作。担任学校教研组长10年。2000年起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课程班。中学高级教师。政协宁波市镇海区第六届政协委员。《数学通讯》《数理天地》《中学生数学》《数理化解题研究》《中学数学》《中等数学》的特约通讯员,《读书时报数学天地》《学习报》的特约编辑。在教学上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所教班级高考成绩非常优异。特别是所教2006届两个班的高考数学成绩超过浙江省平均分达37分,开创了龙赛中学高考数学成绩的最高记录。
1998年因为教学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经过学校推荐成为政协宁波市镇海区第六届政协委员。近三十年来在数学竞赛辅导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所辅导的学生有多人在国家级、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2001年辅导的学生有2人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2001年被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组委会评为“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从1997年起连续多年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近三十年来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2000年参与了宁波市级课题《高中数学新教材递进导学》的研究,并担任课题中心组成员。2002年起参与教育部“十五”国家级004号课题的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来在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先后在《教学月刊中学理科版》《数学通讯》《数理天地》《中学生数学》《数理化解题研究》《中学数学》《中等数学》《考试》《数学教学通讯》《中学数学月刊》《起跑线》《数学学习指导》《高考数学文选》《读书时报数学天地》《中学生学习报》《数学周刊》等20余家国家级、省级专业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4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发表于《数学通讯》(1997年第10期)上的论文《避免或简化分类讨论的若干策略和方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在学术上有较高价值,该文已被入选《中国当代论文选萃》(人民日报出版)一书。本人及其研究成果已被《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大词典》收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