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为了见证和记录武穴市大金镇苏垴社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全过程,笔者应邀和武穴市美术家协会的部分会员来到该社区,共同感知他们卓力建设美丽家园的精彩画面。
苏垴社区位于湖北武穴市大金镇区、省道支线梅武公路旁,是武穴市重要乡村集镇之一。很早以前,这里就是武穴市沿江一带居民前往广济县治---梅川古镇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往来商贾过客,络绎不绝,车轿担夫川流不息,经岁月沉淀,一些石板路、合面街铺夹道而建,各种手工作坊应运而生,渐成规模。当时最负盛名的是石磨豆腐和各种糕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中生肖形芝麻发饼一直流行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可见这里的商贸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万里东风劲,古道焕荣光”,进入新时期,苏垴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村办企业蓬勃兴起,个体家族式作坊相继开业,土特产加工品牌迭出,有刘炳良家族的“大金板鸭”、“大金酱鸭”;宋天明、张葵夫妇的“大金肥肠粉”;还有“大金提子哥”之称的宋文佳水果种植园等。更有全国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才风科技”加盟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企业家宋才盛先生回乡创办的“才风科技园”成为苏垴民营龙头企业。再加上沪蓉高速出口、京广高铁出口站离此地不足几百米和1--2华里,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这对农产品的产售十分有利。因此,优越的地理环境,英明的惠农政策,厚实的商贸文化基础,使得苏垴社区的乡村经济日益发达,在武穴市诸多乡镇建设中脱颖而出,声誉鹊起。
“牢记使命重实干,生态文明惠民生”,
近三年来,苏垴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推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的新举措。他们首先从改善民众居住环境入手,拆除了临街的全部旱厕和堆放杂物的土坯房。修建一条沿着原古驿道苏垴街走向、贯通宋煜垸通往花园、杨山、舒冲等地的通村大道。接着又修缮美化池塘和沟渠,在当家塘边竖起一座廊桥。过往行人打尖歇脚,廊桥上灯光倒映在池塘里,与波光粼粼的池水交相辉映,回归了古道老街的神韵。在村口修建了建胜娱乐广场“百姓大舞台”,阅览休闲场所“得闲居”及林荫步行道,并将十几棵百年以上的古樟老树砌围栏保护起来,兴建和完善了公厕、垃圾处理站、健身娱乐等公共设施和器材,将破损墙面补齐粉刷,画上风景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环境改造初见成效!
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宋国政同志,年轻时经过商,办过企业,又是个文学爱好者,所有的改造工程规划动工之前,他做足了大量的必修课,请来一些艺术界人士和有文化艺术修养的朋友,虚心求谋,集思广益,使改造效果独具魅力,特色鲜明。尤其在二期改造工程中,他将拆下来的青砖旧瓦,老旧麻石条充分利用起来,围墙、砌栏、铺路筑坛,连枯树根破石臼也摆放成景点,真是神来之笔,暨富有民间韵味,又节省了部分资金。他还请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来村调研指导,为改造工程提供支持和帮助。请一些新闻界、艺术界的朋友来村采风,让艺术家的作品成为苏垴社区宣传窗口的名片----通过一系列的作法,让普通民众提高了思想觉悟,也理解了社区干部的“良苦用心”。使得拆除有碍观瞻的破旧危房时减少了许多阻力,基本上没有让村里支付拆迁款!有个83岁的社区居民程杏容,喜欢养花种草,她临街的老旧房子前种满了各种花卉,统一规划时需要老人花圃让道,开始老人死活不肯,后经社区干部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服从了统一规划。还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家乡人士慷慨解囊,缓解了资金的压力。
“春华秋实”,艰辛付出,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在确立全市首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的时候,有关部门的领导不约而同的提名苏垴。如被成功验收,必将使苏垴建设锦上添花,苏垴人的生活更上层楼。
如今的古道苏垴,道路硬化在向各家门前、弄里延伸,各种美化便民的设施在不断完善,动人的故事在不断演绎,村容村貌在不断更新变化。在后续的规划里,他们将重新修缮老中医宋哲文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在鄂东打游击战时治伤疗养的藏身洞,供游人参观缅怀。在废弃的村礼堂旧址上,修建一座红色党史纪念馆和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让民众接受红色教育,牢记党恩,不忘幸福之源。保留好革命烈士的旧居和有时代印记的“知青老屋”,恢复经典老字号作坊,重新打造苏垴一条街,振兴农村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让百姓的幸福生活能稳固持久发展。此外还准备开辟一处“农耕体验园”,让城里人来体验一把“农耕乐”之乐趣!并且将大金水库的水渠引流入村,让宅前垸后流水淙淙-----到时候,村外的原野上,农作物随风逐浪,阡陌交通车水马龙,村旁园地里瓜果飘香,鱼跃池塘,林荫石径,亭台廻转,景色迷人。村内是古木映霞,作坊林立,商贸繁华,民宅院落,碧水环绕,花坛景点目不暇接,真是个宜贸、宜居、宜游的幸福家园,是个让人羡慕赞叹留恋的好地方!
久远的古道,美丽的苏垴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富饶的鄂东大地上!(图/文杨行澜 冯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