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救救我妻子
——谁说人间无真情
文/张恩义
(一) 病来如山倒
妻子突患重病,生活一下子失去重心,有种天欲倾、地欲陷的感觉。我每天奔波在求医问药的路上,身心疲惫,叩问苍天,谁来救救我妻子?

四月繁花美景,正是旅游的好时光。本想带子远足山水间,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天有不测风云,我那六十多岁的妻子,突然头痛剧烈呕吐,以为是感冒,然多次就医不见好转。而且头痛加剧,急送佛山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经急诊CT检查有脑出血病灶,会诊怀疑是否有肿瘤,决定做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如晴天劈雷,听主治邓医生说:“脑肿瘤,其位置大小都很严重,马上手术。虽然本院可做,最好去全国著名的四大医院:北京,广州,西安,上海。”我和儿子顿时如遭电击,潸然泪下。
我们决定选择最好的医院和医生手术。有幸找到了原广东省经贸技工学校的姚凤和校长,(军医、亲家)他建议做术前评估要慎重,就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联系了广州市医院。
与此同时,女儿借朋友之帮助,广州中山一院的牛主任专程从外省赶回来为家属做手术,同时安排学生贺博士预留床位接待。
5月1日上午十时,在贺博士的指引下,一路绿灯并马上安排护士做术前准备包括削发,患者禁饮食。我怕这个决定太突然,惊吓到妻子,同时也想起了姚校长要求评估的建议。我找贺博士叫停了术前准备,并建议重新做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及细节。
下午两点半,女儿从南京赶到广州医院。五点半牛主任赶回医院查房过后,耐心细致的对我担心咨询的问题进行沟通。经过全家人的反复磋商决定手术。
明早做第一台,临别时交代贺博士,要细审影像,是否已经扩散,那做的意义就不大了。
焦急的等待中,贺博士面对满幕墙的片子,耐心细致的讲解主瘤的同时,艰难的宣布:脑干的癌细胞扩散了......
一阵撕心裂肺的痛,蔓延全身,儿女都泣不成声,绝望的眼神,传递一个信号—— 只有等死了?万般无奈,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感恩牛主任,下午5点半赶来医院,放弃假期休息专程回来为我妻倣手术。那种严谨的医疗态度和责任心令人感动不已,为家属避免手术风险和术后痛苦而庆幸。
同时,贺博士他们建议保守疗法,建议服用替莫唑胺,对抑制肿瘤会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效果,如果选用就得抓紧回佛山服用。
(二)谁说当今无真情?人间处处有大爱!

早有耳闻佛山第二人民医院对医治肿瘤是比较擅长的。
多亏本院脑神经科朋友及老乡王金良主任的帮助,找到黄小青主任,此时正逢五一假期休息交代了相关事宜,并指导我们怎样入院。
三日下午两点半,我们从广州中山一院转至佛山市二院顺利入住。
几日后,黄主任建议替莫唑胺和贝伐珠单抗合用效果会更好,结果建议被采纳。我被黄主任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负责的谨慎态度所感动 ,更令人佩服的是对每一位患者家属,耐心细致的解释达到完全理解满意为止,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平易近人。
国家医保为民造福,医院想为病患想急为病患急,积极配合为多位病患家属提供报销凭据。
我的家属也不例外,迎来一片感激的赞扬声。医保结算科出入院处的廖锐玲也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多次主动打电话了解需求并打印证明,给素昧平生的人如此热心帮助,不能不说这是心怀大爱。
谁说当今无真情,
人间处处有大爱!
三次来这里住院,
无微不至的关怀暖心扉。

王金良主任在百忙中多次来病房探望家属,了解病情,提出宝贵意见,贴心安抚鼓励的话语胜于良药,胜于化(话)疗。
治疗初期,在美国研究制药的家人,患者哥哥栾国栋的女儿 ——兰兰,找到三博医院,德高望重的栾国明院长,非常诚恳地说:“疫情原因不能外出离京,欢迎你们来京并决定亲自给做。”同时告诉他的学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崔主任把片子传给他。崔主任更是热情争分夺秒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晚八点多让我们到他家小区送片子,仔细审阅并拍照转给栾院长,为制定诊疗方案提供第一手材料。因家属身体原因没能成行。但两位积极热心帮助,令人肃然起敬,真是医者仁心。
为观察病情变化与否,请崔主任帮助将前后两期的片子比对 ,观察细致入微解释不厌其烦。同时委派彭医生,预留床位接诊治疗。彭医生尽心竭力,包括董观燕及所有护士的悉心照料,病情非常稳定。前后两次在这里住院,得到了特殊照顾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真情动天地,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争夺战中,白衣天使,你的美德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什么是人间的大爱:不求回报的付出和牺牲!(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