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当代英才 尽显风采——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吴欢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当代英才 尽显风采
——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作家吴欢先生
(一)
我无意为他喊辛叫苦,也决没有树碑立传的表述,倘若“涉嫌”歌功颂德,也只是源于一个写作者的良心与亢奋、理解与感悟。
我知道,若以职位论英雄,他吴欢也并非称得上高官,尽管他是吴祖光、新凤霞之子;但若以一个人拥有出色的才华、较强的能力和实实在在的事业,那么我说吴欢的人生就不失为灿烂,不失为辉煌。
与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吴欢先生在其家中采访时合影
走过风风雨雨60余载的吴欢,历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岁月的风尘始终没有雕蚀他那身铮铮铁骨,尽管青春伴着岁月的河流漂逝了,但吴欢始终百折不挠、义无返顾、如痴如醉地执著追求着,他勇于向命运发起挑战,也经得起大潮浪花的冲击,他有过带血伴泪的童年,也许直到今天在他布满笑纹的面颊上,还有着未擦干的泪,在他蕴蓄希望的心窝里还残留着往日的辛酸。在他深沉的微笑中,我仿佛看到了他求索的艰辛、奉献的激情和无言的感慨,在他如痴如醉的执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创业的履程、成功的轨迹。是的,几番风雨,几番磨砺,吴欢靠着他的勤奋与刻苦,坚韧与奋斗,靠他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有人称吴欢为“京城才子”,有人说吴欢为“香江神笔”,也有人说吴欢智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还有人说吴欢天生才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等等。尽管我对此不敢枉加评论,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作为一代著名的作家的吴欢是当之无愧的,他的《驴唇马嘴集》《吴欢论坛》《西皮流水》《奇侠》《吴欢酷论》著作以及一些小说、电视剧、政论、杂文等20余种、几百万字的作品的问世,早已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作为一代著名的画家,吴欢是当之无愧的,他那情真意切的山水画、出神入化的人物画、巧夺天工的花鸟画等等,早已名扬海内外;作为一代著名的书法家,吴欢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书法作品奔放洒脱、静雅飘逸、厚重大胆、耐人寻味,同样名扬海内外……
(二)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驱车前往位于北京王府公寓吴欢的家中,拜见这位集全国政协委员、紫禁城弘华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主席以及作家、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吴欢先生。
还没等进屋,他便迎了过来。展现在我面前的吴欢先生,一张乐观豁达、白皙文静、不失高雅、充满风韵的笑脸,一双乌黑闪亮、炯炯有神、充满激情的慧眼,一头梳理适度的浓密乌黑的头发,中等的身材。如果不是事先读过他的简历,我绝对看不出他已经年过6旬。
走进吴欢先生的家,最先映入眼帘、也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吴欢的祖父吴瀛夫妇、吴欢的父母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大幅遗像和当年新凤霞女士在舞台上演出的大幅剧照,以及周恩来总理当年亲切接见吴祖光先生、新凤霞女士的照片,在里间屋的右侧,则是胡锦涛同志亲切接见吴欢先生的大幅彩照。
无情的岁月或许会把模糊不清的印象冲淡得更加模糊不清,然而在吴欢的心中,在我们众多国人的心目中,那些永恒的记忆是不会因为无情的岁月而被冲淡的无影无踪的。有时经过岁月的延续和风雨的洗礼,会让人们更加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我与吴欢相对而坐,尽管他十分友好客气地告诉我他事务异常繁忙,但仍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与我交流。从他的祖父到他的父母,再到他本人,尽管只谈了一些皮毛,对我来说遗憾颇多,但我已经很满足,毕竟为我以后与之深谈乃至写作奠定了基础。
吴欢深深地懂得,从祖父到自己的生身父母,对党对祖国和人民功劳显赫,这一点我们的国人也会深深地记得。吴欢的祖父吴瀛先生,国画大师、著名学者、故宫博物院首任常委,文物南迁总押运官,《故宫周刊》《故宫画集》首任主编。吴欢的父亲吴祖光先生则是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当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人,被海内外舆论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中华传统文化的脊梁。他家学渊源,幼年早慧,有神童之称,18岁时就已扬名文坛。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在戏剧界、文学界极负盛名,一生著述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书法等著作50余部,代表作为《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吴祖光选集》等。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人格,造就了吴祖光书法的独特风貌。书香世家出身的他,幼年学书受其父吴瀛的影响,后拜沈尹默为师,自王羲之、欧阳洵入手,遍临宋元明清诸大家,师古悟道、独辟蹊径,创作出劲健洒脱的吴代书风。其书法作品俊逸雄健、气势恢弘,弥漫着文人风骨、才子妙韵,显露一代文化宗师的大气象、大境界。这位当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人生于1917年,故于2003年。
吴欢的母亲新凤霞,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大师、作家、画家。老舍先生赞为"共和国美女"。新派评剧誉满大江南北乃至海外,至今仍支撑着中国的评剧舞台,其新派戏剧代表作有"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祥林嫂"等。新凤霞卓越的表演艺术与才华,深受中国广大民众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和喜爱,其影响极其深远。
新凤霞作为一代艺术大师,曾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磨难,她39岁就被迫离开舞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坚忍不拔的女性,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顽强毅力,坚持文学创作与国画创作,写出了26本文学著作,计400多万字,同时还创作了数千幅精美的画作。其文学代表作为:《说戏》《人缘》《舞台上下》《艺术生涯》《我与吴祖光》等。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新凤霞为齐白石的义女及入室弟子,其天赋异禀、孜孜以求、勤奋刻苦,其画艺术精进、赫然大家。
从祖父吴瀛,到父亲吴祖光、母亲新凤霞,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殚精竭虑,以超群的品格,令人敬佩的模范行动,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伟大祖国的复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里我仅举一例,早在1955年,吴瀛、吴祖光就向故宫博物院捐赠241件珍贵的文物;同样也是1955年,新凤霞向中国评剧院捐赠了152件戏衣行头。他们的高风亮节,光照后人……
(三)
年过6旬的吴欢,是“吴氏基因”最完整的继承者。吴欢既有父祖辈的异禀天赋,又有历次“运动”的磨难锻炼。自小便要面对的各种啼笑皆非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灵活敏锐、处变不惊、追求享和快乐的生存本领。文章、绘画、书法样样精通,门门大家。
吴欢才思敏捷、幽默达观,具有超乎常人的领悟力与洞察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大家。80年代初,刚出大学校门的吴欢初试牛刀,小说便获“当代文学奖”,剧作亦获中央电视台“优秀剧作奖”。此后定居香港文思泉涌,一发不可收,接连发表了百余万字的小说、剧作、政论、杂文,其中以《吴欢文集》《驴唇马嘴集》《吴欢论坛》《西皮流水》《吴欢酷论》最为脍炙人口,一时风靡海内外。吴欢幼承庭训,随母学画,后又师事张正宇、张仃、黄苗子、黄永玉、尹瘦石诸大家,既具扎实的西画造型功底,又有精妙的国画笔墨功夫。其书画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奇巧。书法恣肆飘逸、惊世骇俗,绘画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书画相配、浑然天成,自创唯我独有的吴欢书画。文坛大师金庸先生赞扬吴欢“书、画、文章皆有奇气、侠气”,应是公允、精当的评论。
当短暂的交流就要结束的时候,吴欢从书柜中取出两本书:一本是他的祖父所著的《故宫尘梦录》,一本是他本人所著的《吴欢酷论》,在分别题上“清波贤弟”4个字后递给了我。
当感慨万端的我起身将要握别吴欢的时候,我不仅想起香港《艺术与财富》中的一段话,那就让我用这段我极为认同的话作为本次短暂交流并跃然纸上的尾声吧:
“谢家玉树苏门概。羡世间,一时双璧、风流三代。自是余音枝叶盛,还赖精诚在在。”这是原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对吴氏三代的评价。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吴氏家族一脉书香,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无论是电视、电影、戏剧、文学还是书法、绘画、音乐,吴氏家族成员均卓有成就,引人瞩目、令人艳羡,堪称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家族之一。
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与时俱进的民族,应该善待这个家族,感谢这个家族。原因无它,正是这个家族坚守着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信念,正是这个家族体现了中华文化泱泱大度的气派,代表着社会的良知与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