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茅舍,军旅磨炼20余载,湖南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码字3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各级媒体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有感而发,即兴成文,既不浪费读者太多的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宁古塔作家》签约作家。

担当的“底气”从何来?
作者 / 刘克勤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句朴实至诚的话语,不仅生动阐明了我党的奋斗目的所在,而且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肩负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神圣使命。
回望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从“看病能报销”到“养老有‘农保’”,从廉租房的钥匙到农家书屋的书本,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执政党“让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
然而,新形势下,也有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发展难题无所作为,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面对各种矛盾交织缩手缩脚。既损害了形象、降低了公信,又导致工作陷入被动,影响了事业持续发展。从这些现象看,反映出某些领导者能力和自信心的欠缺,说白了,就是担当的“底气”不足。
对领导干部而言,担当的“底气”,就是推动跨越发展的锐气、驾驭复杂形势的大气、团结带领群众的和气、促进自身完善的元气。那么,这种“底气”从何而来呢?
来自于坚定信仰的导航。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朱德元帅因为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仰,放弃了旧军队的高官厚禄,毅然走上了“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的道路;彭湃决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后,当着佃户的面将自家田契全部烧毁;钱学森因为信仰而放弃国外优裕生活,冲破各种阻力回国效力。领导干部只要有了对党的坚定信仰,就能够做到廉洁从政,洁身自好,就能面对各种诱惑“识得破”、“抵得过”,才能在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面前保持定力,行稳致远。
来自于过硬本领的支撑。欲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作为已经拥有9000余万党员的执政党,面对更加繁重复杂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必然还会遇到更多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困难及各种风险,对领导干部的能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考验。如何应对挑战,不仅要有好作风,更要有过硬的真本领。为此,我们必须潜下心来“充电”,学习科学,钻研业务,积累知识。有些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成效不大,甚至出现失误,说到底还是本领不够。
来自于执政为民的奠基。“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共产党人所做所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无论是谁,不管官做得多大,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失去了所有力量。对今天为政者来说,不管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老实“拜人民为师”,对群众的意见虚怀若谷,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对待群众诉求尽心尽力,才能赢得民心、业有所成。
来自于扎实作风的养成。当前,国际和地域竞争日趋激烈,改革难题新旧交织,民生期待水涨船高,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面临“不进则退、不转则衰”的挑战。任务艰巨,形势逼人,当“混事官”、“太平官”肯定行不通。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组织上将你放在一个重要岗位,就希望你勇挑重担,振兴一方,有所作为。因而,必须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摸实情,沉入基层办实事,执政为民求实效。也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福利、为发展尽职责、为党旗添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