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井陉 | 剪纸《井陉拉花》| 樊香云
井陉拉花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省民间舞蹈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井陉拉花是一种全国独有的优秀民间舞蹈艺术,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境内,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在井陉有多种流派沿传,尤以东南正、庄旺、南固底的拉花最为出色,最有代表性。有关“拉花”称谓的传说很多: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
舞姿独特,寓意美好。“井陉拉花”属北方秧歌,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舞蹈以“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为主要动作,刚柔相济,粗犷含蓄、舒展健美、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欢、情恋等各种不同的情绪。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拉花道具繁多,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风调雨顺,包袱——丰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传统井陉拉花表现内容主要《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基本单位为男女二人,表演人数一般为6的倍数,多少不等。
大赛献艺,尽展风采。新中国成立以来,井陉拉花经过多次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从而享誉全国,名扬海外。1957年,井陉拉花首次进京,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荣获二等奖,并在中南海受到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后,井陉拉花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荣获金奖。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始,井陉拉花日渐兴盛,发展迅速,应邀重大演出接连不断。如今,井陉拉花的足迹留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神州各地。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纷纷向全国及海外多次播放、宣传、介绍井陉拉花,使全国观众及海外朋友尽享文化饕餮盛宴。
传承发展,宣传推介。井陉县委、县政府为扶持井陉拉花艺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邀请国家级民舞专家召开高规格“井陉拉花研讨会”;成立“井陉拉花艺术团”、“井陉拉花艺术研究会”;建立井陉拉花辅导站、拉花训练基地;开设井陉拉花辅导班、井陉拉花互联网站;开通井陉拉花抖音号、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各媒体号;编辑出版30余万字的《井陉拉花》艺术专著;制作《井陉拉花大家学》光盘;举办井陉拉花民间艺术节大赛;培养了多支优秀拉花表演队和中老年拉花健身队;宣传推介“井陉拉花”文化品牌。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井陉拉花以其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定会长盛不衰,永放异彩!
作者:樊香云,女,1969年11月出生于井陉县天长镇,现供职于井陉县天长镇中心学区,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时间自学剪纸艺术,创作的作品有:2013年应邀为姜洋导演执导的电影《金鼓槌》创作八路军剪纸一组六幅,该电影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2018年为井陉青少年活动中心编写了《小学生剪纸教程》;2020年在第十五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第六届“寻找今日织女星”活动中获巧女星提名奖;剪纸苍岩山《桥殿飞虹》,石头村《清凉阁》,《龙凤呈祥》入选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河北省脱贫攻坚剪纸作品展”展览;剪纸《激情奥运》入选河北省文联主办的“迎冬奥 庆新春”文艺作品云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