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提要】这一篇,可以看成是上半部《论语》的附记,类似于现代文体中的“纪实报道”“人物传记”之类文章,可以说是孔门的“报告文学”,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孔子在各种场合的言行举止以及个人生活方面的细节表现,再现了孔子的生活态度和真实的生活情形,既显示出孔子正直、严谨、仁德的品格修养,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代圣人的生活画卷,为后世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原文本是一章,后世学者为了解读方便,将其分成了27章。

行为举止表现
【原文10•10】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必齐(同斋)如也。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也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原文10•12】席不正,不坐。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10•13】乡人饮酒,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出,斯出矣。
参与乡间酒宴,一定要等老年人离席后,自己才离席。
【原文10•14】乡人傩(“傩”读nuó。民间迎神驱鬼的仪式。),朝服而立于阼阶。(“阼” 读zuò,阼阶即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上欢迎客人。)这一章的意思是: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10•15】问(问,即问候。这里带有向被问候的人捎带礼物的意思。)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这一章的意思是说,孔子在拜托他人向在别国的朋友问候并捎带礼物时,总是要向受托者行两次礼才送行。
以上6章中,着重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行为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举手投足严格遵循礼的原则和规范要求。

【作者简介】:史永峰,笔名冷梦良。陕西省孔子研究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陕西省作协会员丶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著作《论语通俗解读》分别被国家图书馆和各地方图书馆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