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小小说)
文/刘正双(湖北)
当我再次见到秋香时,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
那天,天清气爽,艳阳高照。整个X城笼罩在节日的气氛中,满大街红旗招展,彩带飘飘。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霓虹闪烁。漂亮的金黄大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3华诞,在阳光中熠熠生辉。
我和妻子过汉江一桥,从东街步行到西街,沿檀溪路一直往西行,直至鼓商广场。那里花团锦簇,红旗遍地,小贩的呦呵声,喇叭播放国歌声,游人的欢声笑语……汇聚成祥和的交响曲,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个个容光焕发,人人笑逐颜开,有的赏景,有的拍照。我们边走边看,随着人潮流动。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不是秋香吗?”妻子碰碰我胳膊,指着人群中忽隐忽现的一个黄色的身影说。我定晴细瞧,那圆圆的娃娃脸,大大的眼睛,笑意盈盈的,真是她,我和妻子穿过人群挤到她身边。
“呀,刘哥,嫂子!”,她一边和我们打招呼,一边忙着手中的活。
我抚摸着孩子的头,问她:“今天过节还在送货?”“嗯,“她回答,“刚送完一单。”
妻子在我和秋香说话的间隙,到商场一楼的乳品专卖店买了两罐奶粉,塞进小摩托的后备箱内。秋香推辞不要,但又拗不过我们,只好作罢。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说着熟悉的人和事,及各自的近况。
呜啦啦……呜啦啦……秋香的手机响了,她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大眼睛明显一亮。
“不好意思,刘哥,嫂子,来单了。改天再聊。“她熟练地把孩子绑在胸前,跨上小摩托,像一个出征的武士。挥挥手,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
望着她瘦削的、坚强的背影,我的嗓子酸酸的,眼里似有滚烫的东西在滑落。可怜的,坚强的女人,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茫茫人海,天下熙攘。初次见到秋香的情景又电影似的浮现在眼前。

那是在今年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路旁的野花刚露笑脸,小草破土而出。柳树才返一点点青,细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舞。“吹面不寒杨柳风,”文学细胞浓厚的小吕随口吟了一句。
因为生计原因,我和妻子小吕在X城西门桥凤雏大厦对面的城中村一栋家属楼租了一间屋,做些小本买卖。万事开头难,农村出来的我们整天忙得昏天黑地,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做,只想多赶点活,多赚点。于是,中午这顿饭,忙时我们就点外卖。
这一天,天阴沉沉的,下着牛毛细雨,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不知道送外卖的还来不?”小吕耳听呼呼风声,抬眼望望外面雨雾缭绕,忧心地说道。
话音未落,手机响了。“你好,你是刘XX先生吗?你的外卖到了”!电话里,一个稚嫩的女音传来。
我撑着花雨伞,到巷口迎接,可眼前的一幕令我大吃一惊。

一个二十左右的大姑娘,穿着美团外卖的工作服,骑着小摩托,胖胖的娃娃脸蛋冻得通红,骑行帽下的头发不知是被汗水还是雨水打湿,湿湿的贴在鬓边。圆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一个二个月大的婴儿,用一个褡裢绑在胸前。天太冷了,她不时跺跺脚,哈哈手,用衣服挡一下,以免风雨伤害到孩子。
我赶紧把她让到屋里避避风雨。交谈中得知,她也是从襄阳朱集来的,在X城送外卖。原来我们还是朱集老乡哟!
妻子拿条干毛巾让她擦擦脸,又给她倒了一杯热水。“谢谢”,她甜甜地笑着说。从身上解下孩子,用热水先给孩子充了一点奶粉,余下的水自己才喝。
“我的女儿”。看妻子一脸不解的,一直盯着孩子,她边喂奶边解释。我们夫妻对望了一眼。“两个月大了”。她一脸幸福的表情,提到孩子,满眼都是慈爱的光。“这么小?你就带她出来?风吹雨淋的,多辛苦?孩子爸爸呢?奶奶呢?怎么不让他们帮忙带?“妻子疑惑不解,连续问道。
她的笑容一下收敛了,睑上露出戚戚色,沉默不语。恰在这时,手机响了。她扫了一眼,站起身来,又熟练地把孩子绑在胸前。
“一言难尽,”她说,“又来单了,以后有空再细说。再见了,老乡!“她跨上小摩托,挥挥手,冲进雨雾中。

以后的几天,雷打不动地,她总是很准时地把我们点的外卖送到。一来二去的,我们就熟悉起来,言语之间,了解了她的悲惨经历。
“孩子爸是上个月出车祸走的,”她语调低沉,垂着头,眼里有晶亮的东西在闪动。“当时我刚出月子,受了风寒感冒,拖着病体把他安葬罢。我也病倒了,躺了半个月。当时感觉天塌了,想跟他一起去死的心都有。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无数个夜晚,我醒了哭,哭了醒,想想孩子太可怜了。从小就没了爸,如果再没了妈,那她……”。她终于抑制不住,哽咽着,眼泪断线珠子似的滚落下来。
妻子倒了一杯水递给她,又给她递些纸巾。待她平静下来,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讲起来。”我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完全是为了女儿……,父母和亲朋劝我是不是考虑下改嫁,说我还年青,才21岁,生活的日子还长,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怕我孤单寂寞,一个人受罪受累,心疼我,可我也爱我的女儿呀,怎么舍得女儿这么小就失去爸妈?我知道单亲妈妈很难,可为了女儿,我得咬牙忍着。我是女儿全部的依靠呀!“
她的语气坚决,态度诚恳,平静地述说着,像在讲述别人家的故事一样。望着她那张娃娃脸,稚气未脱,显出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为了忘掉不快,我就带着孩子,拼命的接单,跑单。只想多跑一单多挣点,”她补充说道。“孩子奶奶呢?她们就不帮你带孩子?”我问道。“农村老一辈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总认为只有男孩才算传宗接代,丈夫没在以后,她就把丈夫的赔偿款全部拿走了,把我们娘俩赶出家门,说我是扫把星,克死她儿子。你还不知道吧?我是从安徽远嫁过来的,在这里没亲没故,没人帮咱说话。”
她擦擦眼泪,解开胸给孩子喂奶。刚刚还哇哇大哭的孩子立马安静了下来。我不由得同情起她来。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本来远嫁就够苦的,可偏偏还死了唯一爱她的丈夫,她的命咋这么苦呢。“你没打算要回赔偿款,那也有你和孩子的份啊?”我有点抱不平。她没说话。等一会她才开口:“算了,老人家没了儿子,也够伤心的。那钱全当孝敬她的养老钱吧!〞多么善良,通情达理的女孩!我不由得刮目相看。
“就这样,我带着孩子到X城打工,起先刷盘子,扫大街,后来才发现送外卖挣得多,还能带孩子,自由一点,就干上了。我要靠自己努力,把孩子养大。“
我不由得佩服起她来,生活给她的脸色真的很难看,可她却能笑着面对,怎么也磨灭不了她的乐观和坚强!都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果真如此啊!
她微微一笑,又恢复了先前开朗的模样。“刚不刚的说不上,摊上这档子事,只不过是硬扛罢了“。她笑着说。

我看着她那灿烂的笑容,不由得更加敬佩她那乐观向上,阳光积极的心态来。生活虐她千百遍,她待生活仍然,如初恋!“听人说当地的妇联和社会团体己关注此事,他们帮助了吗?”“我不会要的,”她说,“我还年轻,有手有脚,养活自己和孩子完全没问题,把捐款捐物送给更需要的人。我也有自己的做人的底线。“她语气坚定,稚嫩的脸庞也变得凝重。
我竟无语应答。我能说什么呢?一个连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的大孩子,承受了她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磨难。在局促的环境中仍然向阳而生,坚定地拒绝这个有温度的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着实难能可贵!人常说天道酬勤,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过得很好,因为她有坚强,执着,有责任有担当!
临走的时候,我让妻子拿几百元给她,她死活不收。“刘哥,刘哥,别这样。”她推着我的手说。娃娃脸涨得通红。“一点心意,小妹,钱虽然不多,但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买奶粉,买点其它营养品的,一定收下”。我挡开她的手,硬塞进孩子的褡裢内。“刘哥,别这样,”她急了,把钱又还了回来。”谢谢刘哥嫂子的好心,但我也有我做人的底线!”
她再三地那么坚持,我也只好作罢。起风了,急风裹着细雨,肆意地横扫着,城区到处都烟雨朦胧的。她把孩子绑在背上,跨上摩托,挥挥手,再次冲进一眼望不到边的风雨中……
2022.10.04.襄阳

作者简介
刘正双,笔名刘柳,湖北襄阳人。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笔耕不辍。9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襄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都市头条》,《帝乡文学》《南方文艺》《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头条,公众号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等二三百篇(首),参加全国文学大赛,小说《礼物》获三等奖,散文诗《收获》获二等奖,优秀奖若干。现为襄阳市浩然诗社会员,《双河》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