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的脚印
作者:杨西京 侯发山

序:当年,曹明举在故乡这片热土上开创了“人民电缆”,并宣展初心。从此,“人民”这个神圣的品牌,赋于他“人民梦”的天责地任十三年过去了,这初心熔成的无疆的线缆,铺在故乡的土地、华夏的土地、五洲四海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闪耀着初心的脚印……

信义的脚印
这块叫“巩义”的土地,
最早留下先人们开启文明的足迹。
“巩”是她天然地貌的隐喻,
“义”是她灵魂闪光的标题。
在这块土地上办工厂,
在这块土地上做生意。
“‘人民电缆’不赚有罪的钱!”
这是她在这块土地上的第一声宣誓!
那年,一位客户慕名寻到厂里,
一纸合同,令人惊喜:
全部非标产品,
连定三年,年购八千万元线缆,
当时,企业刚刚起步,
这样的大单,急需!争需!

诱惑,像罂粟花一样美丽。
“‘人民电缆’不生产一寸非标线!”
这是以“人民”名义注册的民企,
面对诱惑,发出的惊天霹雳!
客户说,曹明举不识抬举,
外人说,曹明举太认死理。
员工说,老板,这单丢了太可惜……
而他说,“国标,丝毫不能偏离!”
某月,又有客户上演了这出戏,
结果,仍在这里碰壁!
那天,仍有客户表演一样的剧,
同样,都是拒绝的结局!
十三年啊,
这里接受了多少合同,
但每一单,
都是义中取利。
十三年啊,
这里生产的线缆何止千里公里,
但每一寸,
都大写着信义!
家园的脚印
当曹明举走进生产车间,
当曹明举望着发往
天南海北的线缆,
他一直都在思索:
该怎样,
无愧“人民”这个品牌的内涵?
该如何,
把民营企业办成
员工终身幸福的家园?
三年、五年、八年,
探索,实践,完善
于是,在巩义这片义土上,
“家园文化”,
诞生在这所民企的厂院。

企业,成了员工心灵的港湾,
“家人”,彼此间这样呼喊,
清晨,数百人在晨会中集体宣言,
中午,全厂上下在一个餐厅共餐。
夕阳里,回望车间上边,
仿佛飘荡着
老家那满含着乡愁的炊烟……
这里,没有员工,
这里,没有老板。
只有“家人”,无分贵贱,
人人都炫着“人民”的尊严!
一个个家人,
用心合成,
一个“人民”为人民的“企业集团”!
用尊严,为质量把关,
用心血,把诚信熔入每一寸线缆,
用汗水,去攻克科研难关,
用真心,把金质品牌送到每个客户面前,
用感恩,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用觉悟,天天开创企业的发展新篇!
十三年风雨,十三年加鞭,
“家园文化”创造了发展奇观。
金牌,优质,
年产近200万公里线缆!
在巩义这片义土上,
如今,又矗起
和谐共梦的一座家园,
在巩义这片义土上,
如今,又续写了“义”的新篇!
格局的脚印
他办公桌前挂着一部前行的书,
那里一张张地图。
像发展的指针,
导引着“人民”电缆发展的前途。
巩义地图——
那是83万人民的关注。
每年,他用一百多万元的公益,
回报生他养他的故土。
河南地图——
那里一亿中原人的监督。
用品牌为河南产品“立信”,
以形象
赢来天下人对豫商的赞服!
中国地图——
那里十三亿人倾情的爱怃。
遵循国标,迈向精品,
带着民族自信
进军一带一路!
世界地图——
那是世界人民热情的召呼。
“做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
“人民”电缆,
带着中国人民的祝福,
跨越大洋重重隔阻,
走向五洲,
迈向欧美大陆……
一寸寸,一步步,
把“中国梦”铺满世界地图……
跋:初心,伴着人民;人民,考验着每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初心。诗末,笔者愿“人民电缆”在践行“人民”内涵的发展大道上,再展初心的续篇……

作者简介:
杨西京,1951年1月出生。历任原武汉军区政治部干事、陆军20集团军地炮旅政治部副主任、巩义市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及《奔流》、《海外文摘》、美国《侨报》、泰国《联合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0余篇(部)。中篇《那座军营,那群士兵》曾获第二届奔流文学奖。

侯发山,河南省小小说学会秘书长,郑州市作协副主席,郑州商学院客座教授,巩义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协主席。著有小说集25部。有7部作品被搬上荧屏。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