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评点录(随笔)
文/陈振家

王国华教授说:
陈振家先生的山水画
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
“虚拟旅途”
与千奇百怪的
“人生幻”……
它们美妙而奇险,
惊悚而迷人,
色彩斑斓而又
迷离飘忽…
给人留下了无尽的
想象空间……
能够让你思接千载、
浮想联翩……
陈振家答谢道:
非常感谢王国华教授
的鼓励褒奖
溢美谬赞。
我会努力的,
保证完成任务。
王国华教授说:陈先生的谦虚
并不能隐藏其画作的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每每观赏陈振家教授的画作,
总有一种视觉上的
享受感和内心深处的
莫名冲动感。
著名艺术设计大师
皮尔卡丹曾经说过:
“人是色彩与形态的动物。”
而色彩往往是
附着于具体的形态
而展现的。
人们对绘画、建筑、雕塑、工业设计、装饰等等
许多艺术设计作品,
往往会发出诸多的评判,
所谓“好看”、
“美妙”、“奇特”、“靓丽”、“美轮美奂”
等感受式的评价语言,
都是由于艺术设计者
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形态学原理
与独特技巧,
给了观察者以
不同于“混杂着
自然属性的形态”
(我对“视觉形态学”的定义)。
使得观赏者
常常
产生一种迷离、
恍惚甚至
纠结与困惑……
这其实是一种
审美心理
变化过程!
所谓“审美”
即是对美的欣赏与评判,
我在观赏陈振家
欣赏画作时,
常常有一种
在纠结与
困惑之后的恍然大悟……(不是庄子逍遥游,
胜似庄子信天游!)
陈振家忽然记起齐白石。
齐白石他说过:
妙画
妙
在
似与不似之间。
恩,
我似乎有悟了:
王教授鞭我,
一鞭一条痕。
好勒,
我继续绘画
留白也。

王国华说:
陈振家的系列画作的突出特点,就是中西融通,西方的现代画风与中国的山水画写意特色完美融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山水画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绘画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存在深刻的观念冲突。许多观众由于不太了解西方近代以来的画风演化,对于毕加索、莫奈等现代画风缺乏认知,因而多有贬斥西方画作的言辞……我们可以从陈振家系列画作之中,寻找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水画演变的踪迹……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中西美学发展历史在审美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性和习惯性。我认为,中西美学发展,尤其是在审美方式上,经历了“完全不同的轨迹”。“他们虽然分别经历了视觉领域的具象和抽象的时代,但在发展方向上大相径庭。”
“东方:抽象(史前的象形)——具象(北魏以降至今)。
西方:具象(希腊文艺复兴)——抽象(后期印象派、包豪斯现代设计思想、后现代)”
我们可以从陈振家教授的系列画作之中,看见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东西方审美观念的融合历程……应当承认,在今天的世界艺术论坛上“依然是西方美学主导世界的时代”,而我国的传统画风所面临的困惑与纠结正在于我们的文化审美观念与西方发生着“逆向冲突”——“我们每时每刻都受着抽象审美与具象审美两种不同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困惑与煎熬”,我们的许多画家(包括许多国画艺术观赏者)常常游离于‘抽、具’两者之间的混乱,我们常常“从具象的审美角度去看待抽象美”,为此,我们为国外画家与设计师的创意叫绝而感叹“自己为何想不到”。其实,问题的根本不是我们中国人缺乏创造力,而是我们没有掌握一种获得创造力的方法。”看到陈振家教授的许多画作之后,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为自己的纠结与困惑而恍然大悟。



陈振家,男,
湖北汉川人,民间学者,
武钢文联作家,画家。
著有《中国故事海》,《邓小平的智源》,《大国的崛起》等书,中国集邮中心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