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约会铁橛山
文/贾永明
青岛铁镢山风景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东南,面积7.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5.1米,是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山和森林“绿核”。
铁橛山山峦叠嶂,石色如铁,橛石众立,百泉争涌,木灵石异。古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泉”之称。“铁橛悬泉”其“溽署不溢、大旱不涸”的滴水景观,神奇无比,素有古胶州八景之美誉。
青岛铁镢山风景区的铁橛山生态林果休闲园区、铁橛山特色农业种植园区、铁橛山卧龙生态旅游度假区、铁橛山森林与地质景观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区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日臻完善。已经是人们生态旅游、探古寻幽、休闲健身、观光度假的胜地。
国庆假期又至。10月6日,我们六汪文联一行10人,应邀来到青岛铁橛山风景区采风。季节的铁橛山秋意正浓,柿树林从远处看就像挂满一顶顶喜庆的灯笼;山楂树果实隐约可见,婉约天空的星星点点;几十年树龄的山栗树,热情地送出欢迎的微笑;记忆里的大躺枣还是原来的味道……一幕幕倍感亲切,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向往起了山里的安逸。

文联主席张存民由此憧憬着丰富的退休生活:如果开发铁橛山旅游度假资源,可以民宿方式吸引游客来此小休几日,参入种植和养殖部分花草树木及家禽,离开时再传递到其他游客手里,由此接龙,山水情怀留下亲近大自然,回归人类耕作本色的足迹,那该是多恣的小日子啊!
(景区总经理:赵立福)
青岛铁橛山风景区赵立福总经理亲自带队迎接我们,一个朴实憨厚的汉子,带着自信满脸笑意,让人亲切又温暖。一行人乘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一路景色美不胜收,一路赞叹不已。新修的盘山路和用心打造的每一处景致,无不透着铁橛山风景区人智慧的汗水。在停车场的一棵百年树龄的山栗子树下,一圈圈石头围成的护坡,犹如高原上祈福的玛尼堆,精致而有信仰,驻足时间越长,越有感触。
站在半山腰处的观音洞边的观景平台,铁橛山独有的内涵随着六汪镇文旅办逄伟主任和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的毕文金富有诗情画意的灵感慢慢升华,面对南面高处的山石,浮现眼前的是佛面慈怀,众罗汉林立其乐融融的场面。天地祥和,树木葱葱,顿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玄机。
难舍难离的铁橛山,我们相约在千年银杏树叶金黄时日,再来拜访。


铁橛山游记
作者:逄伟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因疫情不能外出旅游。前几天受铁橛山风景区的邀请,六汪文联在张存民主席的带领下,一行10人,于十月六号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铁橛山风景区。
铁橛山位于黄岛区六汪镇,距青岛西客站15分钟车程。景区峰峦叠嶂,景色秀美,周围几百公里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在风景区赵立福总经理和宋连富副总经理的陪同下,驱车向顶峰进发。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日朗风清。你看那一串串葡萄紫的、红的、绿的,都挣开了绿叶的遮盖,探出了小脑袋向路人招手;羞红了脸的苹果若隐若现地从树叶下面露出了成熟的笑脸;金黄的柿子高高地挂在枝头,向每一个过往的游客点头致意,好一个硕果累累地金秋啊!

汽车在水泥路上蜿蜒前行,路的东侧是高山,西侧是深不可测的峡谷。我本来就恐高,听说开车上山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但看到路两侧的美景,也忘记了不安。
现在已经是深秋,黑松由原来的翠绿变成了墨绿,一些不知名的野果都鼓出了红红的嘴巴;远处的那一片茶叶更是像一排排身穿绿军装的战士笑迎秋色;一片片红叶随风摇摆,彰显了秋天到来的喜悦,像是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上的停车场。这是一个能容大约十几辆车的小型停车场,我们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停了四五辆车,游客们都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我们顺着水泥路慢慢向上走着,赵总热情地介绍说:“从这里向上100米就是观音洞,洞深86米,据说该洞是六十年代的人工开挖的杰作,已经废弃。我们依旧修旧,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景点;观音洞的对面是一座山峰,你若有佛缘,就会看到一尊慈眉善目的佛庄严肃穆,佛首微晗,坐在莲花宝座上,似是关注着山下的芸芸众生,他周围是一群罗汉众星捧月般地护拥着,整个形象你就会感觉到,佛祖对他的弟子们讲经说法。让人顿时肃然起敬。”

“你们看”,顺着赵总的手指,我们从山垭口向西北眺望,“大风车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告诉人们上天给送来的不光是清风,还是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山下的村庄按照地势所建,房屋鳞次栉比,特别是早上或者晚上,袅袅的炊烟加上山涧的薄雾,仿佛到了蓬莱仙山,有如梦如幻的感觉,常常能引起你无限的遐想。”
我们沿着平整的水泥路不知不觉地到了观音洞。“在观音洞的一侧,我们准备打造一个凉亭,供游客休憩,再栽植几棵银杏树。前面的那两棵是从老家宋家庄宋志学家里移栽过来的,以做纪念。”赵总说着这话,思绪回到了十五年前艰难创业时,前辈为了支持自己开发铁橛山,造福当地的百姓,把自己门前的两棵银杏树赠给自己的场景,再看看现在初具规模的风景区,自己付出的心血,换来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绿海,换来了青岛西海岸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他感慨万千。
接着他用手一指“从这里向上就是会仙峰,海拔595.1米,是黄岛区第二高峰。站在主峰向四周眺望,你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不到山顶了,下次我们一定登顶。我在这里介绍一下铁橛山的有关故事。”

“铁橛山上有著名的古胶州八景之一,‘黄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镢悬泉’,她就在海拔大约450米的半山腰上,那里有历经风雨近千年的古银杏树,还有流传了很久的美丽的传说;在铁镢悬泉边上有修仙炼丹的道士们的遗址;还有明末清初江南布政史、大画家法若真曾经随其父法寰避战铁橛山,在那里读书,画画的遗址;山下重新修葺的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阁子殿”等等,留下了往事的永久回忆。铁橛山脚下就是著名的、有2600多年的齐长城遗址,据有关专家论证,孟姜女哭的就是齐长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铁橛山及周围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红色文化,是我们铁橛山永远不能磨灭的隗宝。”
“另外这里有很多形状惟妙惟肖的奇石,譬如“刀劈石”“棋盘石”“磨刀石”“望夫石”“蛤蟆石”“天碑”等等;这些奇石加上“会仙峰”“海眼”“仙女峰”“过龙沟”“虎跳峡”“仙人洞”等景点,组成了一部美丽的故事书。总起来说,这里的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文化。”

我们听着赵总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铁橛山的神奇,更觉得铁橛山有着无尽地秘密有待人们去挖掘。
这时宋连富副总经理手指向西面,把我们领到了一个深涧的地方:“你们看那棵已经百年的山楂树,每年都是果实累累,充分说明了这里的水土,自然环境特别好;山楂树下是一条深涧,每到春天,这里满满的都是杜鹃花,如火似霞,引来的无数的蜂蝶,是一道不可多得美景;山下有一棵四百多岁的栗祖,虽然树龄已经非常大,但是依然枝繁叶茂,每年能结几百斤的板栗。这里过百年的树有很多,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宋经理不无自豪地说。
听着传说、故事,感受着大自然馈送给人们无尽的温情,赞叹着勤劳的人们的辛勤付出。大家都感谢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祖国,给予的我们幸福安宁生活!世界不太平,外国疫情躺平,我们却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何其幸啊!
这时有人提议合影留念,于是我们依山面景,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瞬间。

返程的时间到了,我们坐上了各自的汽车。下山的车速明显加快,眼前的景色也与上山的完全不同。你看那转瞬即逝的树、花、果组成了一副流动的画卷。那红的、黄的在一片墨绿色的底版中,好似马良的神来之笔;在山上、峡谷中流连忘返的人们,成了画卷中的一道道流动的美景,人们徜徉在画卷中,为这副美丽的画,增添了无尽的美。
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山下的停车场,很多老乡在向游客推荐着自己丰收的土特产,他们的善良诚实,彰显了劳动人民固有的憨厚,朴实。游客们看到物美价廉的这些特产都踊跃购买。
是啊!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没了春天的稚嫩、夏天的浮躁、冬天的冷酷,有的到处是一片片丰收的硕果,是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
回首巍峨的铁橛山,她掩藏在若有若现神秘的朦胧中,像是期待人们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看到大家恋恋不舍的样子,张存民主席说:“铁橛山是我们家门口的景区,也是大自然馈送给我们的天然氧吧,更是我们闲暇时间来亲近大自然的最佳宝地,我们相约有时间再来。”他的一席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铁橛山,我爱你!
2022.10.7

铁橛山抒怀
张存民
文友郊游在仲秋,桂花璀璨菊含羞。
推杯换盏品家酿,醉里吟诗共唱酬。



秋游铁橛山
(七绝二首)
文/宋连富
(一)
一众邀期峻谷前,山风拂面醉秋天。
千般景色染云岭,溪涧飞泉步顶巅。
(二)
甜柿金黄挂满天,野花相映暖阳牵。
泉声崖壁唱心曲,山外风车舞蹁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