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朗诵:
《 中 国 声 音 》
作者 宋协龙 朗诵 李进花 刘林修
(一)女:
太阳和月亮轮流升空
争相俯瞰中国江山的波澜壮阔
一座山峰擎起另一座山峰
一道沟壑扯动另一道沟壑
峰巅绝顶辉映八千里日月
斗转星移叠嶂十万里冰雪
男:
云团簇拥,宛若醒狮呼啸
江河奔涌,犹如蛟龙长吟
雁群振翅,放飞九霄音律
山峦奋蹄,势震八荒六合
女:
中国这块古老驰鹜的大地
有过洛阳牡丹的姹紫千红
也有过圆明园废墟的荒草萋萋
有过乐府编钟笙歌艳舞的流动盈仄
也有过饿殍千里横尸遍野的悲怆阡陌
有过秦皇汉武跃马扬鞭的威武长风
也有过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累累伤灼
男:
中国,这块坚韧不拔的土地
虽经车架奔驰,战乱频仍
但文明之毫光
未曾一日隐没于荒蛮
族群之 理想
未曾一日熄灭于天壤
外敌入侵,宗庙丘墟
中国之脊梁
未曾一日折断弯曲
女:
中国,这块延续炎黄图腾的土地
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屈辱沉默
但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的复兴大业
始终高昂着头颅
向着广袤的苍穹发声
这声音
字字是地火燃烧,句句是天雷轰鸣
(二)男:
“富国强兵,振兴中华,”
一一辛亥革命在岁月的觉醒中发出第一声呐喊
“当我们的祖国,再经历若干年之后,
赶上并超美国领跑世界时,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真正到来。”
女:
一一历史的回音壁上激昂着开国领袖的伟大宣言
“拥有十四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一一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中国领袖向世界发声
男:
抗美援朝,立国之战
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血性在上甘岭高地发声
戈壁沙海,楼兰深处
两弹一星,嫦五探月在玉宇九天发声
台湾海峡,南海疆域
驰骋的战舰在千顷波涛发声
云海茫茫,烈风阵阵
呼啸的战鹰在万里蓝天发声
脱贫攻坚,战胜疫情
中国力量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发声
合作共赢,命运共同
中欧班列的汽笛在一带一路发声
女:
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山五岳的骨骼在发声
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长江黄河的脉搏在发声
百年征程,冲锋在前
370万共产党人的英魂在发声
(三)男:
这是国魂,党魂,军魂发出的声音
这是理想,信仰,意志发出的声音
这神圣的声音,排山倒海,摧枯拉朽
这庄严的声音,无往不胜,雷霆万钧
女:
这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声音
这是冬去春来梅花亲吻瑞雪的声音
这是梅兰竹菊泼墨方块字的声音
这是唐诗宋词吟咏暮鼓晨钟的声音
这是老人额头绽放鲜花的声音
这是孩子嬉戏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男:
这铿锵之声,力量之声
这悠远之声,未来之声
这祥和之声,甜美之声
组成一曲时代的交响乐
涌动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轰鸣在广袤无垠的天穹
女:
太阳和月亮听着这些高昂壮怀的声音
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和中国的万里江山一起振臂高呼
(合)中国万岁,中国复兴
中国复兴,中国万岁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宋协龙简介:
宋协龙,1964年12月18日参军入伍,军旅生涯的14年中,一直从事新闻和文学创作工作,曾从师于部队老诗人解放军文艺主编李瑛门下,被李瑛誉为当年全军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战士诗人之一。1976年转业到大连,曾任《东北之窗》杂志主编,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等职。从部队到地方,先后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进报,中国财经报,辽宁日报,吉林日报,长春,鸭绿江,海燕,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出版《宋协龙经典朗诵诗选》,《人生与爱恋》,《使者的爱恋——柯棣华颂》等诗集,还发表了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500余篇,其中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女儿魂》,被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并获当年优秀图书奖和全国报纸连载作品佳作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爱是能够忘记的》,也被大连日报,宁波日报等全国多家报纸连载,受到广大读者好评。还出版《爱情博士》等多部专著,计30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