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
我故乡悲惨,破败之极访遍非洲没有,在中国只是独一份,倒塌破败的民居,满脸土灰的脸,浑暗无光的眼,衣着不整的乡亲,与其说他们故土难离,不如说他们的无奈选择,比其他地区农村老人自杀死亡率高出二十个百分点。走在堤上偶尔遇到在我年龄之上的老人,都能互报小名,他们都是堵在门外,不给水喝,更谈不上吃饭,到堤上看看风景,拉拉家常,我在想我勤劳善良的乡亲,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薄情寡意了。
现代人游西塘,周庄,甪直,如果有人打造我丑陋的故乡,让美与丑对决,我的老家一定火爆,这就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
中国百強县之-
全域旅游強市全国园林城市,待批的全国文明城市。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三汊河,向家渡。
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图片
向家渡,三汊河一我的根
我的家在东荆河边上,往上一华里是向家渡,顺河而下一华里是三汊河,这都是可以顾名思意与水有关的名字,每逢长大水,站在堤上可以洗脚,逢超大水洪水就破垸而入,毁我庄稼毁我家园,如果老天给个风调雨顺的年成就烧高香了,旧社会流行歌谣/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收一年交地租,交完地租菜糊口的地方沔阳大白洲。向家渡,三汊河,父亲与我们兄妹四人剪断脐带的血地。曾经有人说过,你出生胎盘丢在什么地方,那就是你的根,是你魂牵梦萦的根。之所以现代人多没有归属感是因为他们的脐带胎盘丢在厕所,迷失方向。
据说我的祖先來到这里开创疆土时,吃的是湖边野菜,住的是茅草做的脊,茅草合着泥糊的墙。没一根木材,全是茅草做的房子,劳动创造人类,先人的智慧人字形茅草屋,一百前年前,开始了天合垸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先人辛苦后人不忘。到1962.年农历二月十九我呱呱坠地。按古历计算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老母生日,每到这些日前后气象学必有大雨倾盆,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称观音暴,加之我本属虎,有好事者说,此娃今后不是封王拜相,也必有大福报,呸!后来的我成了个小虾米。给我接生的接生婆是同学邵凡标奶奶,凡标家与我家相距百米,他祖父与我祖父都是参加了革命的烈士。我出生时她老娘正怀胎在身,我们俩家奶奶就约定,如果他家生女娃就是儿女亲家,数月后邵家果真诞下女娃xxx订下了这指腹为媒的娃娃亲。不
这段娃娃亲本来就是一段笑话,没成佳话,她毁了我本该属于我的童真,最苦恼的是逢年过节的繁锁礼数,奶奶总是事先必备礼品,让我送到邵家,在当时有娃娃亲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从我记事起,从不例外,小时侯奶奶拿着竹条逼着我走邵家,当我犯牛劲时,奶奶就叫二弟和幺弟代劳,两个调皮兄弟总是把礼盒半路偷吃,掏出来几个京果,麻枣。接着更闹心的礼节躲也躲不掉,到邵家做姑爷,我当时是几岁孩童,去之前奶奶又传授礼仪,首要称呼,言谈举止,最好拿张报纸,装着好学习的样,座位是要讲究的,不能越位也不能亏位,碗筷怎么放,什么东西不能吃,看别人不快也不慢吃完,不能发出声响。全套下来不下金正坤的教案。也让我受益终生。
如果放学上学邂逅xxx肘她总是低着头,红着脸,默默绕道走,时有碰到淘气鬼就喊/周松柏,xxx/让我们很尴尬了。
xxx这女孩,现在也是奶奶级了,才德容貌具佳,为了我学完高中,后到民办学校任教,到80年当我爱情必须二选一时,我书信她,让她先提出来把我休了,在农村一个女娃好挺胸做人。
永遠记得在我五岁多点的时候,我的小脚奶奶送我上学的情景,那是一个冬天,奶奶拿着一条高凳,崭新的棯树板凳,专请周山村名匠代师付做的,陈干成用小布丁拼接成的书包,里面既没一张纸又没一支笔,牵着我到三汊河小学报到,把我交到了德新的老爸宗祥之手,当时他是校长,对他说“宗祥,松柏就交给你了,他不听话就掰”。那个时代家长给老师赋予无上权利“掰”,(打的意思)现在世风日下,什么时候小孩们都成公子王孙了,孩子们被老师体罚,男孩被家长揍一顿,我认为这是孩子们成长成熟的必修课,我父亲打过我,我也打过儿子们,这是我的传承,我的家风。
大多烦恼从识字而起,开始识字大小多少,上下左右。
三汊河小学是地主张四合的私宅,三进三出的大院,中间有天井,天井中放了一口水缸,边上有绳子系上二把葫芦瓢,水是门前河水,学生们渴了就饮。三汊河得名是,东荆河流到此地分三汊向东流,其中一小岛成麻风病收治所,后洪湖高谭口电力排灌站选址这里,把它一并给灭了。后来三汊河小学一分为二家,四丰小学与周山小学,把这一古迹的砖瓦石木一分为二,三汊河小学及古屋消亡了。
但三汊河小学一段悲剧与一科学预言被传颂。
有乔,李两老师,当时买了一只木盒的收音机,周边乡亲有空总聚到一起听中央新闻,戏剧。有郑泽清老人说“现在只听到声音,能看到人影就好了”
快六十岁的一个农村老人的预言何其高妙。
这乔,李老师在一个夏日河里戏水,悲剧发生,乔老师永远留在三汊河。
转学到向家渡小学就是四丰小学,校长周宗祥老师,一时间文化的春风吹到乡村,放晚学后,老师、社会青年,还有高年级学生就像模像样的蓝球赛开始了,学校得奖有了留声机,还有我从家父工作的杨林尾农技站拿回几小袋杂交种子放在学校的实验田里,长出稀奇古怪的稻子,引得上级上上级领导来参观,种子的力量无穷无尽,只是那一点点,岁末了周宗祥老师得了省劳模挂红花,四丰小学红旗小学,我在其中也是不是助功得分呢?
1969年,首批知识青年唱着《知青之歌》
从武汉到沔阳
道路多么遥望
上山下乡,响应领袖号召,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村小队开着新买的手扶拖拉机到镇上拉来几个女知青,武钢集团子弟,分别安排在我们家与郑爹家,与我们同吃同住,我与弟弟们住的小窝挪给她们,有个刘姓阿姨待我们弟妹好,一次春节回家探亲归来,给我送的玩具是一把玩具冲锋枪,扣动板机能连续发出"咔卡"声响,淘气的我们不到半天就把枪整坏了。
2012年,大儿子周越在武钢集团硅钢事业部上班,母亲想到武汉玩玩,看看大孙子,我和太太,弟弟小松开车陪往,通过本村龙满堂(此先生我们村人,知青与他年龄相当,知青下放时他至始至终的角色就是二先生,知青回城后也把他带到武钢上班拿工资到退休)找到当年插队二位阿姨,她们其实也就大我六七岁,讲当年那些趣事,苦难,不堪,母亲当天很开心。
再说几句龙二先生,当初唱革命现代京剧,剧中反面角色一号非他莫属,穿的戴的军装与军帽都是知青二手货,谁家丢了鸡,鸭,狗都一古佬栽脏是二先生带知青搞的,村二队知青"盐巴"带队与邻村知青打架,他哄火递棒子,这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文化风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它的意义我们看不见,但知青沈亢老师嫁我村陈明炎老师,何小红嫁给朱传海老师,她们把青春终生献给了我最贫脊的四丰,最魅力的四丰村。
试想一下半个世纪前,城里如花似玉女知青下嫁极贫极穷的农村青年、该冲破世俗,家庭万般阻力,同时她们也给我灾难苦难的老家四丰村增色增彩万分,现在的沈亢老师,何小红老师一样活得精致精彩,她们找到真爱厮守一生的爱人。
1971.9.13林彪事件后,政府要求要把中央红头文件立即传达到社员,我语文老师拿文件给我要我熟悉下午宣读,那厚文件,我好多字都不认识,急得团团转,幸好下午上级派我父亲到四丰宣读解我之危。
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了,江青小姐抓的革命样版戏来到农村,由跳忠字舞变演样板戏巜红灯记》,让寂静的乡村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我村因有樊东庭做导演,他乃科班出身,后为仙桃市著名民间艺人,他的形象,唱功就是为李玉和定制的。
沈亢老师,武钢子弟,下放知青饰李奶奶,(沈亢老师最后与我村陈明炎老师结成伉俪,扎根农村1978年与我总政机关姐姐叶志琼一道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被华国锋主席接见,邓颖超政协主席接见)
还有朱从德老师娶武钢知青何小红。在四丰穷到极致的窝栖下两只美鸳鸯。只能说四丰子弟多才俊,改天换地未可期。
一场样板戏把刚从田间地头的农民立马转换成像模像样的京剧角色,除政治挂率,群众喜爱,组织得力没有他法,四丰的样板戏是周边十里八乡最成功的。
时下写作此文正值新冠菅控宅家,想当年麻风病谈麻色变,防治中心在河中央,血吸虫病到如今也没绝迹,我最清楚记得流行脑膜炎,全村也像现在集中防控,早上盐水漱口,中午芦苇根煮水喝,效果怎么样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道的发小邻居郑定芳上午还好好的,下午死了埋了。人类在灾害面前太缈小。
话回到我七,八岁一场险些溺水事故。
当时看到大我点的木发,虎子,长生,凡标放学之后都到洪湖隔堤上放牛挣工份,我哭着喊着找奶奶到村里要了个小牛犊,一天晚上,放牛娃把吃饱草的牛往回赶,正逢那几天涨潮,隔着河,当时没学会游泳,木发给我一头大牛,要我紧紧抓住牛背上的毛,另一只手死死攥着牛的尾巴,谁知牛入水踏不着底就晃动起来,心一慌就掉在水里,河南河北的人大喊着救命,事发地在木林门前,我清楚记得长青爹从老远处,拿着牛鞭,拼命往我这里赶,当时我喝几口水开始往下沉,水是昏黄的,当时不记得叫爹,也不是喊妈,当时真正切切地喊
毛主席万岁!
几十年过去了,想当时学校里,课本上全是宣传的
草原英雄小姐妹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黄继光,邱少云
事后想来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超越生命,高于一切。
奔跑过来的长青爹,扑到水里,救起了我这条小生命。长青爹救了我松柏的命,命里所归松柏长青。
长青爹,桃元叔老爸,一个典型的纯朴善良勤劳的农民,如果您九泉下有知,我会与您说几句心里话,
您我阴阳两隔,救命之命没齿难忘,无以为报。多少次都想回四丰给您坟头捧把新土,上柱香,但我迈出的脚步都收回了,站在对岸洪湖堤上,把故乡暸望,近乡情怯,
衣不锦,怎能还乡!
您对我的救命之恩我曾想在东荆河边在万家坝,在我2019.2020.2021.2022干事的周山洲头立一块
松柏长青
碑,纪念您,但没尝愿!
我家的葡萄树
上年纪的人,十里八乡的人都记得它,依附一根很粗很高的木枣树把它的藤蔓送到云端,有路过的人在树下纳凉,从有葡萄开始,从青涩到成熟有暗偷的,明要的,摘下来送出去的。那树捎上,阳光照到最多的也是最甜的,有时摘下一簸萁。在那个不知水果为何物的年代,该有多珍奇。
有一天队长王九龄老头小儿王北清当兵回来没有宅基地,先是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名,把葡萄滕砍了,然后就树也砍了,台基占了。门前的拦河网
也是7172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有一天在我家门前支起了拦河网,还有瞄网,原理大致是把河用网拦起,前面有白色布障,鱼上行见白布就跳,一阵是白鲢,一阵是武昌鱼,一会大白刁,我们叫起散子,食堂开在我们家,一箩筐一箩筐的往上抬,此等场景今生再也难见!原先也没长江汉江,东荆河大保护,那鱼像无穷无尽,二,三,五队都在河里设网,真是鱼过千条网,网网都有鱼。
三汊河老家给我童年记忆最深的是茅草屋,前辈周宗林1970年当兵入伍,大连水面舰艇部队,我们周姓家族大合影,全部男丁,我手捧一本毛主席语录,大合影有我家房屋的屋脊为证,有茅草加泥做的墙,那个时代的冬天特欺负人,大雪封门,门都推不开,门前的东荆河上能溜冰,屋檐上的冰串串老长老长,茅草屋下的冰串串是酱油色,我们敲下它作冰棒吃。冬天的雨季也特别长,好多冬天穿单裤,脚下布鞋出鸡娃(脚趾露在外边)门前乱泥答答,最好的工具是木屐,地上钉的大坑小眼。
突然河对面来了好多推土机,我们叫他铁牛,抱着河边一人粗的杨树连根拔起,接着来了成千上万的民工,当时荆州最大的水利工程_洪湖高潭口电力排灌站开建,我们儿时的放牛场,抓知了壳的杨树林毁了,但文明之风接踵而至,有微小商业,我与春发把村里树桩都挖干净卖了,再后来电视来了,郑老爹的话应验了,《敌营十八年》《加林森敢死队》
岁月尽管已经远去,向家渡,三汊河的地名都成为了历史,那些逝去的名人就象站在面前。
一,首推文化名人陈元尧老夫子,在四丰教书育人,众生受益,我父亲曾拜他读私塾。
二,要林老爸,我们常称“假先生"为当时农村医疗卫生作了大贡献,头疼脑热一治见效,我屁股上扎了很多针眼。
三,民间艺人,樊东庭;
四,说书大师彭建合;
五,一代赌侠赵水成;
六,杨世林老师:
七,四队我们作文中常出现的人物,红色保管员郑爹;
永垂不朽!
2022.10.15日於太子湖山庄
抖音号1500113680/太子湖老周
太子湖老周
微信号:zhousonghe0319
地区: 湖北仙桃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