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知青题材长篇小说《靠山屯的知青们》献给全天下所有知青朋友们
为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而作(1968年10月—2018年10月)
(第十一章)
靠山屯的知青们
上 部
作者:老 革
第十一章 在老户长家过年
1969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三十)上午十点左右,知青们还在呼呼大睡。老户长王德有来到男知青宿舍,炕上的男知青们睡意正浓时便被老户长叫醒。小伙子们一个个打着哈欠,睁眼见是老户长,便异口同声地问老户长“过年好!”老户长王德有乐呵呵地瞧着这群知青娃,心里由衷地高兴!“大家过年好!快点儿起来穿好衣服。
今天你们集体户所有知青都到我家过年,女生们已经过去了,就等你们这帮淘小子了。”老户长刚说完,刘铁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大家抓紧时间穿衣服,都去老户长家里过年喽!”男知青们很快穿好衣服,有说有笑地和老户长一起向他家走去。
腊月三十的天气,外面还是很寒冷的。凛冽的西北风不断地在刮,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此刻,天空始终是阴沉沉的,在不断地飘洒着雪花。家家户户屋顶冒起屡屡炊烟,看来都在准备过年“嚼谷”。屯子里偶尔还会传来一些鞭炮和犬吠声。
房前屋后,有不少社员家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在一起追逐玩耍。有地在堆雪人、有地在打雪仗,还有些孩子把小鞭炮点着后互相追逐扔着玩儿。当他们见到老户长和知青们走过来的时候,都很有礼貌地说声:“王爷爷过年好!知青叔叔们过年好!”“你们也过年好!”“小朋友们过年好!”老户长和知青们也同时回应。
老户长家住在靠山屯屯子的紧西头,三间砖瓦房还是前几年翻盖的,房前屋后用红砖砌的院套,两扇大门是木制的,涂刷黑色油漆,门上早已贴好春联,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院内的西侧是鸡舍和猪圈,猪圈里养的一头近200多斤的肥猪,在一周前已经宰杀准备过年。鸡舍里还饲养着10多只老母鸡,还有几只鸭和鹅。在院子的东侧,用红砖盖了两间简易仓房,是用作存放粮食和工具的。
虽然是下雪天,但院子里经常被主人打扫,所以甬道上铺的红砖,依旧显露在外面。从房屋和院落整体布局,可以看出这家主人是一位肯于辛勤劳作、治家有方,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
当他们一行人来到老户长的家门口时,就见女户长邓玉玲出来倒脏水。刘铁上前一步说道:“你们几个女知青来得真够早的,还有啥活需要我们帮忙的?”老户长闻听此言,笑呵呵的在刘铁地背后推了一把说道:“做饭的事情你们都帮不上忙。这不,华子一大早和他媳妇领着孩子就过来了,他俩和我老伴儿三个人就可以了,你们再伸手就会帮倒忙,都进屋上炕,炕上暖和,”边说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老户长膝下有俩儿子俩闺女,大儿子就是王占华。在王占华结婚前,老户长在村东头给华子盖两间砖瓦房。华子的媳妇叫张淑珍,曾经是华子的初中同学,是一个大队的。当初俩人是自由恋爱,结婚一年后,张淑珍就给王家生育一个小子,取名叫刚子,才过完生日没几天,现在就会满地跑了,很是招人喜欢。
老户长老两口儿对小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平时家里做啥好吃的都会把华子三口人叫过来。儿媳妇张淑珍也十分孝顺,而且通情达理,经常过来帮婆婆干些家务活。华子的大弟叫王占文在公社中学上三年级,大妹叫王翠英,二妹叫王翠霞。两个妹妹分别在大队上小学上六年级和四年级。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这叫老户长两口子很是放心。
这时,老户长的老伴儿和他的儿子儿媳妇三人听到动静,赶紧出来把男知青们迎进屋里。
厨房的大门一开一关,屋外的冷空气和屋里的热气交融,厨房里瞬间变成热气腾腾的,对面不见人影,犹如现在的桑拿室一般。
老户长还特意在厨房的北侧搭制一座小炉灶,用来炒菜做饭。厨房里的大锅正在炖着小鸡和榛蘑,锅里炖鸡的香味,不断扑鼻而来。案板上放有几个大搪瓷盆,里面分别盛着煮熟的猪头肉、猪蹄子、大鹅炖土豆等熟食。这些好吃地嚼谷,无形中传递着过年的气息。
老户长住的是三间砖瓦房,除一间是厨房外,另外两间套间都是卧室。两间卧室的火炕都在南侧,炕上各有一组炕琴,上面都整齐地叠放着许多被褥。
木制的炕琴,涂的一层紫红色的油漆,因年代已久远,炕琴部分地方的油漆都已剥落。从外观上看,显得古香古色的。小门则是采用花色瓷砖镶嵌,有仕女图案,也有花鸟翠柏图案。
据老户长介绍,这两组木制的炕琴,都是明清时期的老物件,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外屋地上还有一张八仙桌和八把雕花的座椅都是红木家具,看似都很古老。
两个屋的墙上,都是白底带蓝花的墙纸,一看就知是新裱糊的。外屋的北墙上还挂有一座老式挂钟,挂钟的左面是老户长历年来得的“优秀共产党员”、“拥军拥属先进个人”、“学大寨个人标兵”等各种奖状。右面是几个镜框,里面镶嵌许多老照片,全家福、儿子结婚的照片、小孙子的照片等。
里屋靠北侧,放有两个松木制作的柜子,涂刷红色油漆。三间屋的地面,都铺有红砖。从两间屋里的布局看出,房屋的女主人是干净利索的人。
此时,刘铁带领男知青们都脱鞋上炕,女户长邓玉玲则带领其他三名女知青坐到里屋的炕上。这时,老户长递过来一个烟笸箩,“刘铁你们几个抽烟得自己卷,这是我自己种的旱烟,味道还不错!你们尝尝。”老户长话音刚落,坐在炕里的刘国华笑呵呵地对老户长说:“老户长,我这里还有两盒“大生产牌”香烟,是用锡纸包装的,您请抽一支。”说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香烟递给老户长,把另一盒烟放到炕上请大家抽。
坐在炕上的其他男知青,看到老四今天真的“出血了”,请大家抽“大生产牌”香烟,还是高档带锡纸包装的,不觉对老四刮目相看,一个个边点烟的同时,边对老四嘻嘻哈哈地挤咕眼。此时的老四,装作没看见,表露出不在意的样子。
当老户长点完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笑着说:“还是洋烟抽的柔和、舒服,还别说,我还是头一次抽这个牌子的香烟,叫什么‘大生产牌’”?刘国华点点头称是,“但没有我的旱烟有劲,你说那?”“那是,那是,不过我抽不惯旱烟。”刘国华笑着说道。“来来,这是我刚刚炒的瓜子,你们边唠嗑边嗑瓜子,”随着话音,老户长地老伴儿手里端着个笸箩走进屋里,把瓜子分别倒在两个屋的炕上。
这时邓玉玲从里屋走出来,看到满屋都是烟,便对坐在炕上抽烟的男知青说:“瞧瞧你们几个,各个都是大烟鬼,屋里的烟都满了,你们也不觉呛得慌?赶紧把气窗打开,放放烟,不然的话,你们都会中毒的。”
小气窗被坐在窗边的王强随手打开,不大功夫,屋里的烟雾很快就消失殆尽。这时,就见刘铁用手拍了一下手掌说道:“兄弟们,大家听我说,今天我们来老户长家里过年,要绝对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咱们哥几个的‘烟囱’同时冒起烟来,屋里确实不能待人了。另外老户长的孙子太小,烟会把孩子给熏坏的。我提议,从现在开始,想要抽烟的请到外面去,你们同意吗?”“同意!铁哥说的没错!”此时,大家纷纷掐灭手中的烟卷。
这时,刘国华手里拿着一支刚刚点燃的“大生产牌”香烟,还没抽几口,舍不得扔。刘铁又对他说道:“老四,你要舍不得掐灭,那你就到外面抽。”老四刘国华还想分辨几句,一看其他哥几个都努着嘴在笑话他,说四哥会过日子,那么好的烟掐灭白瞎了。刘国华瞅瞅大伙笑笑,心想你们别挤兑我,你们爱说啥说啥,他干脆把香烟给掐灭,剩下半截烟揣到兜里,回头还跟大家做个鬼脸。
正在这时,就听外面有人大声说话:“我说王队长,刚才我们哥几个到集体户一看,竟然没看到一个知青,听马倌王德禄说,是你把知青们都请到你家过年。”话音刚落,门被打开,呼呼啦啦地走进许多社员。刚才说话的是保管员李贵,紧随其后的有会计王占喜、大老板王德福、二老板王德义,连同其他社员大约有十多个人,猴子王占英也在其中。
这些社员走进入屋里,两间屋子就显得不那么宽敞了。王队长和老伴儿不断的在和这些社员打招呼,并拿出瓜子和烟笸箩来招待他们。
王队长面对大家笑着说:“今年是集体户的知青娃们相应上级号召,第一次在靠山屯,和咱们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我作为集体户的老户长,应该把这些知青娃请到我家来过三十,你们说是吧?”“王队长,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自私了?你总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李贵话音刚落,在旁边的二老板王德义接茬说道:“我说大哥,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就得跟你掰扯掰扯,四名女知青都住在我家西屋住,按理说近水楼台应该是我,在座的各位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最起码来说,四名女知青过年应该在我家过,你们说对不对呀?”“二老板子说得对,王队长太自私了。”其他人一听二老板子说的在理儿,这才不约而同一起回应。
其实,大老板子和二老板子俩人都是队长王德有的本家兄弟,在靠山屯,他们仨人是一个爷爷。王德有排行老大、老二是王德福、老三是王德义。所以他们仨人,比屯子里其他王姓家族的人还要亲上一层,自然说话都不隔外。
此时的王德有一看在场的社员十分热情,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心里在想,靠山屯的知青们,在社员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这些知青娃下乡时间不长,但和社员们相处的感情是深厚的。想到这里,他笑呵呵的向大家解释说:“各位乡亲们,我提个建议,今年是集体户的知青门头一年在咱靠山屯过大年,这些知青既然已经来我家,今天在我家过完三十后,明天各位再领知青到各家过初一、初二、初三……你们说好不好?”
这时,站在一旁的女户长邓玉玲,看到此情此景,不觉热泪盈眶,深感靠山屯的贫下中农对知青们太热情了,这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她镇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各位乡亲们,大叔们,大家好!我在这里代表靠山屯的所有知青,给大家拜年了!刚才从各位的话语中我感到,你们对我和所有知青真的是太好了,你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靠山屯的乡亲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是血浓与水的亲情。你们对待我们只有付出,没有索取,这让我们十分感动。今年是我集体户全体知青在靠山屯第一次过革命化的春节,今后每年我们都要和贫下中农在一起过春节。我想,这也是检验每个知青能否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是否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道路的试金石。扎根农村、改造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每个知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我同意我们老户长的建议,今晚三十,我们全体知青在老户长家过。从初一开始,我们会到各家各户给你们拜年,和大家一起过春节,你们看好吗?”
邓玉玲说完后,又对在场的社员深深地鞠一躬,再一次表示谢意!此时,屋里的社员听完王队长和女户长邓玉玲的讲话后,认为很在理儿。“刚才王队长和小邓户长俩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明天大年初一咱们都去集体户领知青娃。但是有一条,决不允许一家独占,要把这些知青娃们分散到各家各户过年,这样才算公平,你们说咋样?”保管员李贵的发言,得到了在场的其他社员认可。
李贵又接着补充道:“既然这样,那大家都散了吧!明天一早都到集体户领人。”“都别走,菜马上就做好,大家既然来了喝几盅再走,”王德有的老伴儿热情地挽留在场的社员。
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大老板子王德福说:“大嫂,谢谢你的好意,我家都准备齐全了,今天就不麻烦了。我今天来借此机会,给大哥和你,还有你们全家拜个年!祝福大哥大嫂过年吉祥!”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集体户的男女知青,也跟随送出门外。这时,猴子王占英把刘国华拽到一边,低声和他说,让他明天中午去他家喝酒,刘国华听后笑笑点点头。
望着社员们远去的背影,在场的所有知青都被这些质朴、善良的社员们身上所具备的,及其朴素、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怀所感动。
此时此刻,邓玉玲的心情更加显得无比兴奋和激动。她一直在想,既然靠山屯的贫下中农能对知青们付出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奉献出朴素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作为一名知青来说,还有啥理由不在靠山屯好好干。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一定要带领大家,在劳动生产实践中,苦干加实干,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做一名社会主义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农民。下定决心,扎根农村干革命一辈子,为改变靠山屯的面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送走了社员们,大家陆陆续续地又回到屋里。这时,队长的老伴儿把两张炕桌已经放好,地上的八仙桌的菜也已摆完。
此时,老四刘国华,看着桌子上热气腾腾的各种菜肴,不禁感叹。在农村过节能吃到这么些好吃的菜,和在家里相比,那是望尘莫及的。
在那个艰苦的年月,城市里,每人每月发放半斤猪肉票,别说做这么些肉菜,就是每星期包一顿猪肉馅饺子都不够用。就见他喜滋滋地数起饭桌上的菜来,“大盆盛的是杀猪菜、碗里的是扣肘子、红烧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大鹅炖土豆……盘子里的有,猪头肉拌白菜丝、炒鸡蛋、醋溜白菜、干豆腐炒肉、肉炒黄花菜、每桌还有一条大鲤鱼……这也太丰盛了吧!有十好几个菜,都是我喜欢吃的菜肴,我都数不过来啦!老户长,真地太感谢您了!说心里话,我在家从来没吃过这么些好吃的菜,谢谢您一家对我们的盛情款待!”刘国华刚说完,在场的其他知青,都深有感触,并七嘴八舌地不断说些感谢的话。
王大娘在一旁说:“桌上的大鲤鱼,是前些日子我娘家二哥送过来的,给我拿来有十多条。我和你大叔一商量,给你们知青送过去两条,让你们过年吃。我二哥,家住前郭县‘查干湖’边,他每年都会给我送些‘查干湖’大鲤鱼和胖头鱼,你们不一定吃过,赶紧动筷子尝一尝,特别新鲜。”
其实在座的所有知青对于“查干湖”特陌生,更别说是吃“查干湖”的大鲤鱼了。
这时,三个桌子的菜肴都已上齐,老户长全家以及知青们都已落座。就见老户长端起酒碗站起身来,面对大家笑着说道:“有啥感谢的,你们这些知青娃们,远离父母,远离亲人,在靠山屯插队,头一年和我们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来!大家把酒碗端起来,我代表靠山屯的全体社员,祝各位知青新年快乐!大家过年好!”说完,猛地喝一口。王大娘瞪了一眼他的老伴儿,“我说老头子,还以为你是年轻人,喝酒还是那么性急,你就不能悠着喝。知青娃们,你们慢慢喝,今天是腊月三十,时间还早那,少喝酒多吃菜。这不,头年我家杀一口肥猪,今天我准备的都是咱庄稼院的菜,我想,你们在家不一定会吃得到。今晚,你们在我家热热闹闹的,过一个啥来的?……哦,对了!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你们都别见外。”“老婆子,别瞎叨叨了,你没看见没有酒了,赶快把那大瓶子酒拿来,给知青娃们倒酒。你们女知青在里屋不要光吃菜,也要喝酒,”边说边站起身来,端着酒碗来到里屋,“过年了,就图个喜庆。来,小邓户长,你带个头,今天女同学都破个例,你是女户长,要起带头作用,我这酒是陈酿纯高粱小烧,是孩子大舅的生产队酿制的,喝多少都不会上头。”
老户长话没说完,就听他老伴对他说:“你可别跟知青娃们开玩笑,再好的酒也会醉人的,你们女知青不要听他的话,我家老头子,一喝酒就找不着南北,大过年的都不要喝醉。”王大娘地话音刚落,她的儿子王占华和儿媳妇张淑珍,还有她的大女儿王翠英、二女儿王翠霞、小儿子王占文,都站起身来向知青们敬酒。
这时,就见王大娘的孙子,不知从哪里拿到一个空饭碗,装模装样的把碗举起来,咿呀学语蹦出一个字,喝,呜噜呜噜……再往后吐出的话谁也猜不到说的是啥?小刚子来敬酒,不仅引起在场所有人哄堂大笑,都夸小刚子懂事,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此时,王大娘满脸微笑,赶紧走过去,把她的宝贝孙子抱起,并不断亲吻他的脸颊,惹得小刚子在奶奶的怀里嘎嘎地大笑!
坐在里屋炕上的女知青小胖刘玉,端起酒碗对其他三位女知青说:“户长,小胖我喧宾夺主了,我来说几句。为感谢老户长、感谢王大娘、感谢王大哥和王大嫂一家人对我们地盛情招待,我代表集体户全体女知青,向老户长一家人敬酒,谢谢了!”随后,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在座的女知青除佟秀娟对白酒过敏外,邓玉玲和朱秀芝二人端起酒碗,分别抿了小小一口酒。
坐在外屋炕里的刘铁也把酒碗端起来,“各位知青战友们,我也来说几句,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代表全体知青,衷心祝福老户长一家人春节愉快!祝愿小刚子快乐成长!我借花献佛,啥也别说了,我的心意全在这碗酒里,”说完后,猛一口就把碗里的酒喝下去。老户长一看刘铁把碗里的酒喝干,赶紧拿着酒瓶子又把刘铁的碗斟满酒。
就见刘国华手里端着酒碗,从炕上站起身来,脸色通红,显然有些醉意,身子还有些晃悠,他用左手扶着炕琴站稳后,冲着老户长微微一笑,然后面对大家,来一段《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一段清唱:“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撒热血写春秋。”刘国华刚唱完,“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老三柴春天紧接着清唱《红灯记》里李玉和选段。
此时,在里屋的刘玉也不甘示弱,就见她手里端着酒碗,来到两个屋子中间,身子有些站不稳,便用后身靠着门框,显然也有些醉意。她笑呵呵地冲着大家点了点头,并用粗犷的嗓音来段反串,“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她刚刚唱完,老户长王德有不断拍手叫好,同时说道:“我听出来了,刘玉唱的是‘智取威虎山’选段。”知青们在互相敬酒的同时,每个人都会来段京剧清唱,还有的人演唱革命歌曲。
知青们和老户长一家人,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中,推杯换盏,边喝酒边唱革命歌曲的同时,把这次过年聚会不断推向高潮。
就这样,知青们在老户长家的聚会,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外面不断地鞭炮声,和犬吠声,始终未影响到他们的雅兴。虽然老户长和知青们都喝不少酒,但喝酒时间较长,再加上屋子热,每个人都出不少的汗,酒精在肚子里还没被体内完全吸收,就都挥发掉了。所以,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喝醉。
酒后,王大娘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饺子。等到男女知青们吃过饺子,分别回到各自的寝室时,已是三更天了。
大年初一的上午十点左右,集体户男知青们还在睡觉。随着外面吵吵嚷嚷地说话声,男知青宿舍的房门被打开的同时,呼呼啦啦地进来一帮人。
走在前面的仍是保管员李贵,紧随其后的,除昨天去王队长家那些人外,又增加许多社员,这些人都是前来邀请知青去他们家过春节的。
“都啥时候了?咋还不起来?太阳都照屁股啦!”猴子王占英,用略带沙哑的公鸭嗓,对着在炕上的知青们高声喊道。猴子的嗓音确实不小,按刘国华的话,猴子平时说话的嗓音,那就是高八度。炕上正在酣睡的五名知青,一下就被猴子的喊声所惊醒!
刘铁第一个从被窝儿里爬起来,当他看到屋里站满许多社员时,不好意思地说:“让各位见笑了!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在炕上代表集体户所有知青,给各位乡亲们拜年了!”保管员李贵对刘铁笑笑说道:“我们大家今天来,也是给各位知青拜年,一会儿穿好衣服随我们到各家过年去。”李贵转过身来,又对大家说:“今天咱们来的人多,知青娃们不一定够分,没有领到男知青的,还可以到女知青宿舍去领人。实在领不到知青的,那就按顺序,明天再来领,你们说好不好?”来领知青的社员一看,就五个人,确实不够分,所以都同意李贵的建议。
功夫不大,五名知青都穿好衣服,跟随社员们走出屋外。
(未完待续)
请您继续关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靠山屯的知青们》(上部)第十二章 猴哥请客
作者简介: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老知青,高小文化。虽已到古稀之年,但始终不渝地酷爱文学。闲暇时也爱回忆陈年旧事,有时也会坐在电脑桌前,装模作样地写写回忆录,偶尔在报刊或杂志上也会出现自己的名字,我学习写作的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文章里寻觅快乐余生。
本人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