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笔名,丹桂飘香,作家。在央视曾接受过采访:传统的手工艺布艺品制作与传承:曾出版两本诗集。
惠中古镇
丹桂飘香
被太阳暖过的脚步
敲击着石板路的慢节奏
宽阔的街面两侧
布满大家风范
妙思、巧手加美学
解析出飞檐翘壁
花窗、砖雕沉在古韵里怀旧
敞开心页
迈进肃穆的祠堂
探寻德行与孝道的古训
以填补躯体里的浅薄
柔嫩丝滑的豆花入口
似吞进一路风尘
按捺不住的乡情
醉了大片秋色
一组特写提升了惠中的高度
憨态可掬的泥人
远走他乡
传递福气和吉祥
另辟蹊径的取暖方式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诗靠一字“暖”,让全篇都处于一个心境向阳的地方。这个阳,是依靠“暖”所生。生希望和生内涵,当被少数人作为自我保护心理做法和自觉练就时,它可以被称为睿智。很多人经历了而无法获得从中可以被提炼和运用的境界,从一道生命的屏障角度出发去看,它可以抵御外来的风险,是因为人物的气场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通过有意识的转换来取得的。
用气场来通以暖之全身的做法,也可以依靠诗歌得以实现。它是一种完全的主动,表现在诗歌第二段第一行的“妙思、巧手加美学。”它也是睿智的一个结构部分。它流传在民间,有把握的,但也有可惜的熟视无睹。把握是在于主动的精神自由,可惜是指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种认识也算财富。
如果要想传递诗歌第四段最后一行的“福气和吉祥”,仅仅依靠外部的光鲜和亮丽,还远远不够,因为它无法把无常的因素包括在里面,这时候的随遇而安,或一纸或一句的简单,抵御不了尤其是突如其来风险。问题在于缺乏面对的勇气。而诗歌的本意是“传递”。这是一项工程,需要家族几代人的努力。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说说而已。
诗歌的魅力之一,是从简中看繁,繁中求简的一个可以互换公式,它和学院派的理念不同,是因为一个在墙内,另一个生长在墙外。在大墙外面,还有许多学院派认识不了和解决不了的现象。而这首诗歌从理念上解决了一个可以换算的公式,如可以换算彼此内在的价值,其中主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认知程度对健康的是否有益。
可以说,一首诗不仅仅是指一种认知,它的多元就是诗歌内部的多种元素,不需要所谓的权威肯定,因为这是一个网络时代,它会对过去的文学模式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包括挑战和替代。当眼光触及很远的地方,当眼前的风景不会令人生暖的时候,会选择无疑也是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因为,它可以从心里帮助和提供取暖的方式和热量,尤其在冬天,心里需要那一把火的时候。
2022.10.17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