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知青题材长篇小说《靠山屯的知青们》献给全天下所有知青朋友
为纪念山上下乡50周年而作(1968年10月—2018年10月)
(第十二章)
靠山屯的知青们
上 部
作者:老 革
第十二章 猴哥请客
这时,猴子王占英拉住刘国华的手说:“咱俩昨天可说好了,今天你务必到我家吃饭。”“猴哥,那当然!我还得给嫂子拜年那。”刘国华笑着说道。而其他四名知青,跟随李贵还有另外三名社员,分别去他们家过年。
猴子王占英的家,住在屯子的西北头,他住的是两间土坯平房,房子的东侧,还有一间小仓库。院子周围,都是用秫秸夹的障子,院子内显得杂乱无章。自打入冬以来,地上的积雪也从未清扫过。院子里有几只老母鸡在雪地上刨食吃,他家养的一只大黑狗,一动不动地趴在狗窝里。
两间房屋的窗户上,各有一块儿玻璃,其余全部裱糊的窗户纸。外屋是一间厨房,里屋则是卧室,面积大约在十多平米,里屋南侧是一铺火炕,炕上有一个饭桌。被褥都叠在火炕的西侧,屋子的北侧,放有一张简易的桌子,还有两个木凳子。家里除有两个白茬杂木箱子外,没有其他家具。屋子的吊顶和墙上,都是用旧报纸糊的。由于房子举架矮,进入屋后,感觉有些压抑。要说猴哥家徒四壁,一点儿也不为过。
猴哥王占英自打结婚后,就出来单过。由于他的体能差,不能在生产队干“上趟子活”。所以,他每天只能和妇女在一起干比较轻快的农活。这样一来,他出工的分值就低,再加上他经常误工。所以每到年末分红时,他的分值,除了够买口粮外,基本没啥剩头。平时过日子,或赶上年节,都是他的父亲和亲属们在帮衬。猴子王占英的母亲,前些年因病重,无钱医治去世,父亲王德禄在生产队当饲养员。猴子他身下有两个妹妹,早在几年前,已远嫁他乡。。
当俩人来到院子里时,那条大黑狗看见刘国华,非但没咬,反而乖乖地来到他身边,向他摇起尾巴,以示友好。原来,刘国华经常来猴哥家串门,大黑狗和他早已熟悉。
猴哥走到门前,费好大力气才把房门打开,“国华,快请进屋,你瞧,我家的房门一到冬季就上冰溜子,开门关门相当费劲儿。媳妇,你看谁来了?”猴哥地话音刚落,就见他媳妇从里屋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刘国华赶紧上前一步打声招呼:“嫂子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你大哥头年就和我说,你们知青今年春节都没回家,他让你来我家过年。快脱鞋上炕,炕里暖和。”说着,便把盛瓜子的笸箩放在炕上,又把烟笸箩推到刘国华的眼前,并热情地说:“难得你能到我家过年吃饭,来吃瓜子,抽烟自己卷。你也知道,你大哥他不会来事,也不会说客气话,屯子里的人,他很少交往。我经常听他说,集体户的知青,他就跟你合得来。你看看,整个靠山屯的人家,哪还有像我家这样的破房子,你既然来了,就别嫌弃。你也知道,你大哥除了人懒一点儿,干活不愿意出力气,其实嘛,心眼还不坏……”还没等猴她说完,猴哥就有些不耐烦了,“成天碎嘴子,一来生人就埋汰我,今个儿是大年初一,你就不能说点儿吉利话?快去做饭,一会儿我和国华兄弟好好喝一顿。”“菜我都做完了,都在锅里热着那,现在就吃吗?”他媳妇说完后,紧忙把饭桌放到炕上。“小宝子,快下来,让你刘叔歇一会儿,都满地跑了,还让叔叔抱。你这孩子,自来熟,一见生人就往前凑。”说着她把小宝宝抱下地,“儿子,自己玩儿吧!”“转过身又对刘国华说:“我家小宝子,刚刚一周岁,就满地跑了,嗨!小子就是淘气。”
王占英和他媳妇结婚已经三年多,他媳妇叫周淑英,家住四棵树公社,距离猴哥家有100多里地。周淑英从小就得小儿麻痹症,右腿肌肉萎缩,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她俩的媒人是王占英的老姨,他老姨和周淑英在同一个屯子,住前后院,两家关系相处还不错。周淑英比王占英大三岁,在农村有个说法“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按当时王占英家里的条件,能娶上这样的媳妇,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大功夫,猴子的媳妇去厨房,把菜盘子全都放到桌子上。刘国华用眼睛扫了一下桌子,共四个菜,有一个小鸡炖榛蘑、一条红烧鲤鱼、干豆腐炒肉、另一盘是炝拌土豆丝,都是下酒菜。猴哥从厨房拿来一个大瓶子,里面装有2斤高粱酒。他把桌子上的两只大碗都倒满酒,“国华兄弟,往前坐,你既然来了,就不要客气,今天咱哥俩一定喝透,不醉不归。”“猴哥,昨天在老户长家几乎喝一天的酒,到现在我还没醒酒,今天来你家,我打里心感到高兴!谢谢你和嫂子!”刘国华说罢,端起酒碗:“兄弟我借花献佛,我祝你和嫂子春节快乐!祝福小宝宝快乐成长!来,猴哥喝一口。”刘国华边喝酒边把“大生产牌”香烟拿出来,放到桌上,并对猴哥两口子说:“猴哥嫂子你俩尝一尝我的洋烟,指定比旱烟好抽。”说着从烟盒里抽出两支烟,分别给他俩点着,“嗯!确实好抽,我还是第一次抽这个牌子的洋烟。你哥俩别光顾喝酒,要多吃菜,咱乡下人,也不会做菜,兄弟你千万不要挑理。”猴大嫂说完,嘴里叼着香烟,抱着小宝宝坐在桌旁。“嫂子,你咋不喝酒?”“我不会喝酒,你跟猴子俩喝吧!我家人口少,也没养口猪,就在院子里养几只鸡,过年的猪肉,还是我娘家侄子给我拿来的,还给我拿来两条鲤鱼,还有不少自家做的干豆腐和冻豆腐。我也不会做鱼,兄弟就对付吃吧!一会儿我给你下饺子,头年我包了不少饺子,还有粘豆包,冻完后,都放在外面的缸里,在咱东北农村,家家都有这个习惯,这些东西过完正月十五也吃不完……”此时,猴哥又有些不耐烦了:“我说,你老娘们家家的,有完没完?还让不让国华兄弟喝酒了?国华,别听她瞎叨叨,来,喝酒吃菜。”猴大嫂一听,猴哥不耐烦了,马上止住嘴。对刘国华说:“你猴哥就嫌我唠叨,好了,我不说了,国华兄弟你别光喝酒,要多吃菜。我这就给你俩下冻饺子去。猴子,你把宝子看住,不要让他下炕。”“快别墨迹了,来,宝子,让爸抱抱,你想吃啥,我给你夹。”猴哥说着把儿子抱在怀里。
猴子王占英和刘国华真是情投意合。此时的刘国华边喝酒边跟猴子聊起以往的事情。借着酒劲,他还和猴子聊起文化大革命,参加红卫兵组织、参加文艺宣传队、参加武斗等。
在文革期间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添油加醋的对猴哥讲述一遍,猴哥在听的同时不住地点头。偶尔还会好奇的插上几句,为什么?咋这样了?你还会打枪?“那当然,当年参加红卫兵组织的人都会打枪。那时,我有一把二十响盒子枪,也叫驳壳枪,是德国造的,从外表看还挺新,不过我们刚拿到枪,也就一个多月,就被部队给缴械了。”刘国华说到这里,端起碗和猴哥碰了一下,喝一口酒。猴哥听得正入神,问道:“为啥给缴械了?”“别急,你听我慢慢道来。
文革初期,党中央就号召,‘要文斗不要武斗’。那时,市里的驻军成天用汽车高音喇叭满大街宣传,‘要文斗不要武斗’,还让各个红卫兵组织自动上缴武器,可我们红卫兵组织头头罗司令偏不听。
那时,我们红卫兵都在学校守楼,驻军部队解放军,曾多次来学校动员上缴武器,但就是不奏效。”说到这里,刘国华稍微停顿一下便对猴哥说:“猴哥,您看,嫂子和孩子都困了,要不然,咱哥俩上地桌,好让她娘俩儿睡觉。”猴哥听后,便回过身一瞅,可不咋地,她娘俩已经快睡着了,“我说媳妇,我和国华兄弟上地桌喝酒,你捂被哄孩子先睡吧!”猴哥他媳妇听猴哥一说,冷不丁一激灵,说道:“你看,我哄孩子睡觉,我自己咋还睡着了。那行,我和孩子先睡觉,国华兄弟,你和猴子到地桌上喝酒,我先睡了。”刘国华冲猴嫂笑笑说道:“嫂子,没说的,您哄孩子先睡吧,我和猴哥正聊得投机,我这就把酒菜端到地桌上。”猴哥和刘国华又一起来到地桌。
俩人落座后,猴哥又把刘国华的碗里倒满酒,并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又接着前面的话茬问道:“那后来呢?”“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一天的午夜,有一名姓景的红卫兵当班站岗。他手持‘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站在岗楼里。快到换岗时,迷迷糊糊的他,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黑影朝他的方向走来,慌乱中拉开枪栓,端起枪胆儿突地问了一声谁?还没等对方回答,他手里地枪就走火了,只听砰地一声,就见那个黑影应声倒下,并且嘴里还有气无力地在说,我是张……磊,是来……换你岗的。那位姓景的红卫兵一听,吓坏了,慌忙跑到张磊跟前。就见倒在地上的张磊用手捂着肚子,疼得直叫唤。这把他吓得不知所措,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愣愣地瞅着张磊。此时的张磊疼痛难忍,同时大声呼叫他。
听到张磊嘶声裂肺地喊叫声,他如梦惊醒,这才弯下腰背起张磊朝教室的方向跑去。
此时,在教室里睡觉的所有红卫兵听到枪响后,都被惊醒,慌乱中拿起各自的武器,刚要往外走,就见姓景的红卫兵背着受伤的张磊,走进教室里把张磊放到床上。有几个红卫兵吓得慌忙跑到红卫兵指挥部,打电话求救120,但电话始终打不通。
正在这时,红卫兵造反司令罗大鹏进入教室后,告诉那位打电话的红卫兵,让他不要电话了,电话线昨天就被反对派组织派人给掐断了,同时,绑在大烟囱上面的六个高音喇叭在半夜里,也让人家给摘掉了,咱们一切对外联系,都让人家给切断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咱们就是求助于解放军。
罗司令和大家说完,他又略加思索一下,坚定地对在场的人说,红卫兵战友们,张磊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大家跟我到外面去,和我一起朝天放枪。
刘国华说到这里时,又停顿下来。只见猴哥抻着个脖子,着急地问道:“那后来呢?”刘国华瞅一眼猴哥笑着说道:“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和罗司令一起来到外面的红卫兵,大约有近四十多人,每个人手里端一支枪,一齐朝天放。
瞬间,子弹划破天空,有的还是曳光弹。在射向天空的同时,犹如流星似地缓缓地滑落。那连珠炮似地枪声,如同过年放鞭炮一般。
当时,我手里拿着二十响盒子枪,里面不到十发子弹,没勾几下,子弹就打光了,感觉不过瘾。这时,我看到旁边有一个红卫兵战友,他的手里拿把冲锋枪,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看来他有些害怕。我走过去把他的枪拿到手,冲天上一扣扳机,只听哒哒哒地,一梭子子弹很快就打完了。
阵阵地枪声,把附近居民从睡梦中惊醒,他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有些胆大点儿的居民,竟然来到外面观瞧。
功夫不大,就见有三辆军车呼啸着停靠在我校门前。从车上下来许多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同时还用高音喇叭喊话,让我们红卫兵缴械。
这时,早就有几位红卫兵,把受伤的张磊抬到解放军的车上,汽车马上开走,送到省军区医院救治。我们这些红卫兵,在解放军的监督下,纷纷把枪放在地上。
就这样,伴随我一个多月的二十响盒子枪,我依依不舍地从怀里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地上。
那时,我们都不认为是参加武斗,在我们的心目中那就是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时的我,和其他红卫兵战友一样,特单纯、特幼稚可笑。好了,不说这些说了,咱哥俩还是喝酒。”
说到这里,刘国华用筷子夹一块儿鸡肉放到嘴里,一边嚼着一边端起酒碗,跟猴哥碰一下,猛地喝了一大口。此时的他,心里隐隐约约的,有一种说不出来地滋味儿。是高兴还是悲伤,连他自己都无从知晓。“那后来呢?那名红卫兵究竟死没死?”就见猴子瞪着双眼好奇的盯着刘国华。“那位红卫兵嘛,当晚就被解放军送到医院。经抢救,子弹顺利从肚子里取出,还好,没伤及内脏。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很快就康复了。
以上就是我给你讲的,当年我也有一把盒子枪的经历。”说到这里,刘国华递给猴哥一支烟。当他俩分别点燃香烟后,刘国华又问猴哥:“猴哥,我还有一件事情不太清楚。听说两年前,你去县城里卖榛子,说是被县里群专人员抓住,挂牌游街,有这回事吗?”猴哥听完刘国华说完后,眼睛不觉一红。就见他耷拉着脑袋,“哎!国华兄弟,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地。”刚说到这里,就见猴哥竟嚎啕大哭起来。“我说猴哥,你咋还哭了?小点声,嫂子和孩子都睡了。”猴哥经刘国华地劝阻,紧忙擦一把眼泪。便把当年为啥去“无名山”采摘榛子,拿到县城去卖,又被群专抓住一事,给刘国华一一道出。
最后他委屈地说:“当初我娘因病住院,急缺住院费,我想卖些榛子,凑些钱,好给我老娘治病,谁成想,榛子没卖成,我又被群专给抓了,在公社办一个星期的学习班,等我出来后,才得知,老娘已经去世。我真是白活呀!老娘去世,我都没给她老人家送终。我的娘呀!”说完又嚎啕大哭起来。“猴哥,别哭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都怨我,都怨我。您看,您伤心的事我咋还给您提,这大过年的,对不住了猴哥。”刘国华说完后,又表示歉意地递给猴哥一支烟。“国华兄弟,不怨你,你说说,我自己到山上采摘的榛子,是我地劳动成果,也不是偷的、抢的、为啥不让卖?当初,我老娘要是有钱治病,就不会去世了。”猴哥边点烟边说。刘国华又对猴哥说道:“猴哥,听说‘无名山’挺大的,山上有不少果木树,您给我说说,山上都产啥土特产。”猴哥猛地吸一口烟,稳定一下情绪,脸上由阴转晴,略带微笑地说道:“我听老一辈人讲,当年我们老祖宗哥仨个,从山东逃荒到此地落户。靠山屯的后面有一座山,后来称作‘无名山’。那时,方圆十几里外,都荒无人烟。‘无名山’经过几辈人的艰苦奋斗,山上几乎都种满了各种果树。我们这些晚辈人,都借老祖宗的光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我们靠山屯的家家户户都没有饿着。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种田吃田。’那时,家家户户到山上去采摘各种山货,到县城出卖。虽然是困难时期,但是各家各户都挺过来了。不曾想,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级规定,不允许到山上采摘各种山货出卖。还说什么,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要割掉。
自打文革开始,每逢秋季,各家到山上采摘一些山货,除自家吃外,剩余地送给亲朋好友外,从不敢拿出去卖。所以,每年山上的山货:像榛子啦、榛蘑啦、黄蘑啦、山核头等,大部分都烂在山上,实在是太可惜了!国华兄弟,你说,这叫啥事那?这不就是守着金山挨饿吗?我真的想不通。”刘国华听到这里,笑笑说:“你愁啥?整个靠山屯社员不都在望山兴叹吗?以后有机会,我上‘无名山’考察一下,我想会有办法的。”“国华兄弟,你会有啥办法?你现在只不过和我说说罢了!现在是大气候,不是你我能改变的。”
刘国华又问道:“猴哥,听你一说‘无名山’还真的是座宝山,山上的土特产要是能充分利用的话,那咱靠山屯岂不真的富起来了。还别说,我们集体户的知青自打下乡以来,还没有一个人上过‘无名山’,等来年秋天我一定上山看看。我说猴哥,咱们靠山屯要是再有一条河,那就太完美了。”“谁说没有河?那你是没看见。一到冬天,大雪把河都给覆盖了,‘无名山’西侧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说是河,其实就是一个大水泡子,面积也有几垧地大,里面除泥鳅鱼外,没有其他鱼,每逢夏季屯子里的小孩都去河里嬉戏玩耍。”“猴哥,河里的水深吗?”刘国华接着问。“据说河里最深的地方有两人来深,我不会游泳,从来没有下过河,但河水还是比较清澈的,据老人讲,河里有个泉眼,一年四季往外流水。好了……啥也……不说了,来,国华……兄弟,咱俩还是……喝……喝酒吧!”此时的猴哥舌头有些大了,说出话来有些语无伦次。
就这样,他们俩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午夜时分。最后,还是在刘国华的一再要求下,猴哥这才同意让他回集体户睡觉。“猴哥,谢谢您……和嫂子地盛……盛情招待!我今天和你喝……喝……喝酒特别高兴!在靠山屯,您……您猴哥是我刘,刘……国华最好的……哥……哥哥,今后,猴哥你……就是我最最……亲的哥哥。你是我的……好……好哥……哥哥,”此时的刘国华,说话也有些不太利索了。
只见猴哥摇晃了几下身体,双手扶着墙,勉强地站起身来,摇摇晃晃地走到门边,非要送刘国华回集体户不可。刘国华转过身来,把猴哥推进屋里,“猴哥,您喝醉了,您不要……不要……客气……我自己能……能走。”就见猴哥双手扶着门框,“那行,你自己回……回去吧!要多加小心,……明天……明天我去……去看你。”刘国华冲猴哥笑笑后,又朝他挥挥手,便晃晃悠悠,迤逦歪斜地朝集体户方向走去。
(未完待续)
请您欣赏《靠山屯的知青们》第三章 拜年
作者简介: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老知青,高小文化。虽已到古稀之年,但始终不渝地酷爱文学。闲暇时也爱回忆陈年旧事,有时也会坐在电脑桌前,装模作样地写写回忆录,偶尔在报刊或杂志上也会出现自己的名字,我学习写作的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文章里寻觅快乐余生,
本人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