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山那水
文/张后勤

艰辛的七零届知青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流逝得真快呀!一眨眼的功夫,我们都离开学校,已经上山下乡到京山县插队落户52个年头了。
前几天发小群里的一位同学,发了一个用老照片制作的视频,标题是《走到京山县插队落户》。画面中是武汉市四十五中的同学们,在红旗的引领下长途跋涉长征到京山县插队落户。当我看到此视频时,顿时感觉到是那么亲切和震撼,这不就是我们长征奔赴京山县插队的历史瞬间再现吗?感谢武汉市四十五中的同学们,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瞬间。我们与四十五中的同学们都是在同一天,同时出发去插队的目的地京山县。 1971年2月6日,是一个让我们学校七零届永远铭记于心的一天。史上最艰辛的一届知青启程了,同学们背着背包挎着军用书包和水壶,踏上了徒步远征到京山县插队落户的征途。破解放敞篷车把我们送到了东西湖东山头农场,这里是武汉市与孝感地区交界处。2月6日的中午11点钟,我们从解放牌汽车上下来后车原路返回去了,车走远去了把我们的心也一起带回了远方的家。我和同学们坐在武汉市的远郊,东西湖农场东山头路边的大树下,一时不知所措地望着家的方向。带队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分发馒头,作为离开武汉市的最后一次午餐。 啃完馒头中午12点整,我们在毛主席画像的引领下,大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旗帜上金黄色的大字书写的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华工附中赴京山县插队远征队。当队伍正式跨出武汉市走入孝感地界时,我和同学们都回望着家乡的方向恋恋不舍。第一天整整走了五个小时,我们在孝感地区一个叫作朱湖的农场停了下来。这是我和同学们在离开学校,离开家里后的第一个宿营地。农场食堂为我们每一个同学准备了四两夹生饭,和炒白萝卜片,第一次离开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睡觉,一个非常大仓库房里,同学在地上铺上了稻草。按班级顺序排上地铺,哪里睡得着呢?库房里乱哄哄的,唱歌的胡闹的恶作剧的偷摸哭鼻子的。半夜三更库房里的尖叫声打破了平静,同学们被满库房里逃窜的老鼠吓得像鬼昂。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同学们赶紧起来叠被子打背包,打扫卫生。这是第二天的清晨,农场食堂里的伙食有了改善,早餐有了荤菜,每个同学打了四两饭,胡萝卜炒腊肠。还给每一个同学发了两个馒头,说是中午的午餐。这天是征途中的最艰难的一天,吃完早餐后就开始行军。整整走了一天十个小时,中午饭就是那两个冷馒头。这天的跋涉也不知道同学们怎么样,我的双脚板都打起了血泡。队伍在云梦县的一个村庄里停下了脚步,带队的老师和工宣队师傅把我们分散安排在了村民家。我们八个同学在村民家吃饭,刚刚过完年,我们住的这家人刚娶媳妇,又是过年他家伙食还是非常丰富。饭后八个同学就在村民家里的堂屋里,铺上稻草席地而眠。老师和工宣队的师傅挨个地为我们挑血泡。
这是第三天早上,在村民家吃完早饭就出发了。走了将近五个小时,队伍走到了应城县的地界,中午12点我们来到了一个化工厂,在食堂里吃完午饭继续向应城县县城开拔。脚板钻心地疼,老血泡还没好又打起了新血泡。往应城县县城走的路上,只能是一瘸一拐地咬牙坚持前行。当天晚上走到应城县县城,带队老师在应城县城的一个大饭店安排了丰盛的晚餐。晚上夜宿在一个学校里,我们在教室里把课桌拼在一起当床,脚板钻心的疼已经是血肉模糊,袜子都沾在了脚板上了,就是疼!疼!疼疼疼!脚疼无法入睡。
这是第四天的早上,早餐依然还是在饭店里吃,饭后带队老师和工宣队师傅带着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李全洲家里参观,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想以此增强我们的信心,鼓舞我们的斗志。紧接着又准备继续开拔,我们的脚疼得厉害好多同学都不想再走了,老师只好叫来了收容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宋河区委大院,让我们减少了两天的征途。在区委大院吃完午饭后,三个公社的同学们就此分别,向各自的公社走去。晏店公社的同学们可就招罪了,从宋河区到晏店公社还要继续走20公里的山路。同学们一瘸一拐地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天黑之前才赶到了晏店公社。我们小组是所有同学中最远最偏僻的一个知青点,我们所要去插队落户的地方,在大山深处的同兴冲。
大山深处的家园
1971年2月9日晚上九点半,公社派的送我们去同兴冲的向导,带着我们向同兴大队出发了。漆黑的夜晚向导挑着我们四个同学的箱子,行进在去同兴四队的白鸡岭的山背脊上,我们也顾不上钻心的脚板疼,紧紧地跟在向导的后面深一脚浅一脚,摸黑前行生怕跟丢了。
在山脊上第一次听到了远处山头上的狼嚎声声,原来听到狼嚎声都是在电影里听到的,可是现在在这漆黑的夜晚,在这寂静的荒山野岭的山脊上,真真切切地听到了狼嚎声,而且还是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狼嚎声。听到那凄厉的狼嚎声,我们的腿都吓得转筋了,两条腿就根本都不听使唤了。向导一个劲地在安抚着我们,说狼离我们远着呢!还隔着一座山呢!我们的前方山顶上面出现了两束火光,朝着我们的方向慢慢地移过来。看到火光我们就像看到了救星,电影里曾经看到狼最怕火,赶紧加快脚步向着火光奔去。
两个人打着火把来到了我们跟前,向导向我们介绍:来人是准备去晏店公社去接知青的,两位一个是政治队长,一个是生产队长。两位队长接过向导肩上的行李带我们向山里走去,向导完成任务后返回公社交差去了。
这是我们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整整的第四天,于1971年2月9日晚上九点半,我们摸黑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同兴冲,走进了同兴四队的小山村小张湾,住进了那栋土砖黑瓦房,土砖黑瓦房很大,是老三届的学长们住过的知青屋。没有想到现在成为了我和同学们的家园,这一住就是五年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