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好!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们在《梦良讲坛》一起学习研读《论语》已经历了3载春秋,读完了《论语》的上半部,对春秋社会和孔门生活、孔子的政治与哲学思想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梦良在此感谢朋友们的一路陪伴和鼓励!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一起交流学习下半部《论语》的心得体会。
我们说,《论语》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十篇为上半部,后十篇为下半部。那么,这部我们今天看起来薄薄的小册子为什么还要分成上下两部?这上下两部《论语》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论语》是在孔子死后,孔子的弟子及其在传弟子为了纪念孔子并使其学说能够万古流传下去而通过追忆、追记的方式整理编辑而成的。整理孔子的语录本身就是一项繁琐浩大的工程,而且受当时编篡篆刻条件的限制,整个整理编辑成册的过程自然是比较漫长的,而且不可能一次成册,很可能是先整理出了前十篇后就编篡成册,后又增补了后十篇,这样,就使《论语》很自然的形成了上下两部分。虽然上下两部分在编辑手法和体例上是一样的,但就内容还是有区别的。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上半部侧重于理论的确立,下半部侧重于实践,侧重于对上半部分的阐释与发挥,上下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基本上概括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为后世研究孔子学说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先进篇共有26章,围绕做人之道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观点:一是人的品质。强调做人要纯真不伪,做事宜朴实无华;二是做人的智慧。孔子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特别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张活好现世人生,强调中庸之道。既不认为人的现实生活会被超现实的“鬼神”之类的力量所左右,更不认为人的现实生活能够影响其死后的情形,或者说其根本就不相信人死后其生命会以一种超现实的形态进入另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而继续存在,这是孔子学说区别于其他一切宗教学说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说孔子的学说,是现实主义的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展现的是现实主义智慧。三是做人要恪守底线,强调以道事君,这是为政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操守;四是君子当志存高远,强调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融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简介】史永峰,笔名冷梦良。陕西省孔子研究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陕西省作协会员丶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著作《论语通俗解读》分别被国家图书馆和各地方图书馆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