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妻子与原单位的同事在西湖边聚会,又恰逢特殊的日子,便与她约定,晚餐去官巷口的奎元馆吃。
我去的早,一个人就在附近中山中路上闲逛。中山中路,我年轻的时候是杭州老城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好多老字号店都汇聚在这条不宽的路上,比如邵芝严笔庄、汤养元和惟和酱园等,南宋时期这是一条皇宫御道,目前市政府已将其进行了重点保护,竖了一堵墙,并挂上了一块“南宋御街”匾。
天色渐黑,华灯初上,妻打电话给我,说马上就到奎元馆的。于是,我在门口等了一会,便一起走进了这家百年老面馆。
说起奎元馆,老杭州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据说在清同治六年,有一安徽人在鼓楼望仙桥堍开了一家徽州面馆,生意清淡。一天,一个外地穷秀才来杭赶考,进店要了一碗清汤面,老板怜其寒酸,特意在面底放了三个囫囵蛋,寓意秀才连中三元。过后,老板也忘了此事。某日,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人来到店里,要了一碗清汤面,并说明面底要放三只囫囵蛋。老板闻声大悟,连忙作辑道贺秀才高中,并请赐墨宝留念。秀才题赠“魁元馆”三字招牌,从此小面馆名声鹊起,生意日渐兴隆。后有一位任姓老板,嫌“魁”字有“鬼”,为避讳改为“奎”字,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奎元馆的吃客不多,看不到老底子人山人海的景象。我想,老城区的居民都搬到远处的住宅区去了,而且也开了好几家分店,市民想吃奎元馆的面,自然在居住地附近的分店比较方便了。但我还是认为,官巷口的奎元馆,才是最正宗的。
2022.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