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生于民国后期的一户大户人家,从小读过私塾,16岁求学于外地,后因动乱年代,家道中落,辍学。可多年来,一些佣人与我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直不肯离去。岁月的变迁,世事的难料,因为家庭变故,18岁的父亲,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全家十几口人生活的重担。我的家乡面向大海,我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每天都能看到潮起潮落,大海无边无际,太阳升起时,那蔚蓝的大海在朝阳照耀下就像撒落碎银似的闪闪发光,海鸥在空中盘旋,浪花相互追逐着,美丽的大海如诗如画。海边的人家,都是靠捕捞打渔为生,18岁的父亲,因为胆大心细,遇事沉稳果断,被推举为领头人。父亲带领大伙,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捕捞在外地,一去就是几个月不能回家,从春天去秋天才能回来。就在那年,由于当地一些渔民不让外地渔民在渔场捕捞生产,与之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在法庭上,只有18岁的父亲,那铿锵有力的证词,句句在理,博得了我方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也驳得对方哑口无言。最后,官司打赢了,一直延续了几代人,获得渔场继续捕捞生产的权力。在我们这一带,只要一提起此事,每个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父亲了不起。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天早上,全家都是父亲第一个早早起床,起床后,手里拿着一个小收音机,出去转一圈,然后回来,一边喝茶一边看书。父亲喜欢读书,时常夜深人静之时,戴一老花镜还在捧书就读。他还有一个怪癖,读书时不得任何人打扰他,否则,严厉训斥一顿,尽管这样,可我还是经常跟父亲搞恶作剧,有时我在外面玩够了,回家后,看到他在看书,就悄悄地溜到他的背后,忽然大喝一声,随后,自己就“咯咯”笑着跑掉了。父亲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每当闲暇之余,总是伏案桌旁,自我陶醉的边写边欣赏。有时我出于好奇地站在一旁,也掂起脚尖,像模像样的凑上去观看一下,这时,父亲就会把我揽在怀里,拿着我的手,认真地教我练字,可我根本不是那块料,练着练着就跑到一边玩去了。每到春节临近之际,每天晚上都是父亲最忙的时候,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前来求助父亲写春联。无论任何人前来,父亲总是笑呵呵地欣然无偿接受,乡亲们来取时,都会不好意思的道声:“谢谢!”可父亲总是笑吟吟的回答,互相帮忙应该的。父亲与所有的父亲一样,他用正直善良的心,言传身教的正能量,他用宽阔的胸怀,给了我们温暖、阳光、雨露,循循善诱引导我们成长。他时常给我们讲一些战争年代自己亲身的经历以及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父亲有着刚强坚毅的性格以及热爱学习、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记得我刚上初中时,每晚太多的做业,必须按时完成。那时的父亲,已年近半百,为了能考上我们全区的轮船轮机长,每晚都跟着我学那些让人头痛的杠杆原理,勾股定理等等,并且还像个小学生一样,问这问那。母亲总是在一旁乐呵呵风趣幽默地说,你们父女俩是同桌同学。那时,由于电力不足,会经常停电,父亲还要点上小煤油灯,认真学习,后来,父亲考试了,考了第一名,并且是全区最大的年龄。再后来,他又传帮带,教会了我们全区一批又一批的轮船轮机长,父亲不懈地学习,给我们做儿女的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母爱是雨露,是夜空中的月亮,那么父爱就像夏夜的风,凉爽宜人,含蓄深沉,内敛悠长,又像冬日里的暖阳,浓烈,赤诚。父爱是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阻挡困难,父爱是沉默巍峨的山,是肥沃的土,哺育我们成长,滋养我们永远幸福。父亲是是一个最坚强,最豁达,最值得敬重的人。最令我难忘的是,母亲讲过的也是我这一生最难过,最惊心胆颤的一段父亲的往事。那时我还没有出生,父亲在区政府工作,区政府派父亲去一个叫虎山的地方去当工作队队长。当时,我们的国家贫穷,物质匮乏,家家户户都凑在一起吃大锅饭,母亲还要到生产队干活。我们兄妹又多,时常挨饿,在我之前刚刚出生的几个,因为挨饿,后来生病夭折了,每当提起这事,母亲总是暗暗流泪。那年大年三十,北风呼啸,天上不住地下着鹅毛大雪,地上也积满了厚厚的雪,家家户户,都闭门在家,不敢出门,就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我的父亲却正赶往回家的路上……那个年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路也是沟沟坎坎,弯曲不平的土路,这样的天气,根本无法辨认何处是路,何处是沟壑,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老式的旧自行车,就很不错了。从早上骑车赶路,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家里都没有见上父亲的面,母亲万分焦急,坐立不安,一次次领着我们兄妹几人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走到村口张望,万分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到来。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真的是望眼欲穿,母亲看着我们兄妹几人冻得不行,又领着赶快回家。一家人守着小煤油灯,围坐在炕上,就这样耐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谁也不敢出一点声响。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觉得是那样的难熬,一直等到快十二点时,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里的沉静。母亲的心怦怦要跳了出来了,一家人快速的打开门,被眼前的一幕所惊呆。黑暗中,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叔叔,艰难吃力地搀扶着冻得瑟瑟发抖、奄奄一息的父亲。这一幕,让人看了无比的酸痛,我们不知道父亲在这冰天雪地里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更不知道他与死神怎样的斗争。大伙快速地把父亲抬上炕,母亲飞快地到院子里取了一盆雪,使尽用力揉搓着父亲的全身。谢天谢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慢慢地缓过来了,一家人总算松了口气。父亲醒来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给那位好心的叔叔跪下,随后,我们全家也都一起跪下,以答谢叔叔的大恩大德。在这里,我要代表我们全家,真诚地向这位勇敢的叔叔致以深深的谢意。后来,父亲总是拿叔叔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来教育我们,长大后要做叔叔那样的人。为了不让我们受苦,父亲辞去了乡政府的工作,回到家里,和母亲一起照料我们。父亲就是这样,每天辛辛苦苦,努力付出,用一生的精力辛苦地把我们养大,真像歌里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父亲虽然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财产,却留下了善良、真诚、感恩、勤劳自强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财富。我怀念父亲,想念父亲,虽然父亲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但我时常在梦里见到他,每每想起他,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每晚每晚,跟着我学习,和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

作家简介:张淑兰,山东日照市石臼人。喜欢文学、运动。愿在文学领域里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让生命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