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吾孙之观察与思考(24)】
孩子一出生即开始表达,啼哭和举皱的表情就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发声和表达。这起初的表达是原始而直接的,出自本能。感情、好恶、审美,观念、概念、价值乃至理性的表达意愿,是后来的事。
所以,从语言角度看,先是叹词语气词,后来才是动词名词数词形容词,然后才是连词副词介词;先是感叹句祈使句,然后是陈述句疑问句,最后才是判断推理句。
从语言表达的情状来看,先是强烈而直接的,甚至辅之以夸张的动作手势,异常真切。渐渐地,到往后就会越来越形容平静,内心复杂抑或惶忽犹疑。
看吾孙读书的这节视频,发现她已经进入到红帽子艾米莉的故事情节里了,读到这里,她的表情异常强烈,用祈使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好恶来:“不要过来!”“不要过来!!”“不要过来!!!”说了三次,算是修辞格里的反复句,只是时间有所间隔。
“不要过来”这个句子对于刚会说话的孩子来说算是一个复杂的句子哩,“不要”和“过来”就是两个动词的组合应用。
在孩子语言应用上,我是倾向于先让他们多应用动词,然后名词。动词与孩子们好动关系更密切,更切近他们,而名词可以在其次。名词是对天地万物的命名,是具有创世性质的,是人的庄严的行为。
(刘焱红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