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与金华》系列之十
徐霞客与金华

徐霞客,1587年生于江苏江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历经三十年旅行考察,撰写了一部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闻名于世。
徐霞客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力求“达人之未达,探人之未知”。5月19日,是《徐霞客日记》的开篇之日,我国已将该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是崇贞九年(1636)首次来金华的,后又数次前来,与金华有不解之缘。在其游记中,《浙游日记》总共不到一万字,而记述金华的竟有四千多字,足见其对金华的钟情与重视。
徐霞客是十月初八乘船从兰溪出发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溪水流淌在沙堤之中,四周山峰离江虽远,但远望丹枫疏密有致,与锦缎比美,象彩霞裁剪,辉映重叠,艳丽奇异。北山高耸天外,犹如一道倚天屏障,真可谓“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当夜,徐霞客从金华小码头上岸,因时间巳晚,旅店处处客满,竟四处找不到落脚之处。幸运的是,恰好遇到一个急于回到家住城外十几里白龙挢的热心人王敬川。王带着他边走边问,好不容易在二三里之外的西门(今兰溪门)才找到一旅店。因为时已晚,王敬川干脆陪同一起住进了旅店。第二天早晨,还陪着游逛了古城,并请徐霞客在苏芳岭(是否今醋方岭?)一徽州人开的面馆吃面条。徐霞客胃开大开,直赞好吃、好吃!
游记中,徐霞客特蒋王敬川记下一笔,临别时:“王犹依依,久久乃别”。
徐霞客在金华,用了三天时间走山探洞。出城北行后,先去了尖峰山脚的智者寺,后登山游览了不远处的清景庵,庵主道修留他吃了午饭,并亲自陪同带路由北坞登杨家山(今羊甲山),尔后登访鹿田。徐霞客走过的沿线,现已由金华旅游公司开发为“霞客古道”。
徐霞客在金华北山还考察了由喀斯貌地理形成的许多溶洞,其中对双龙洞、冰壶洞和朝真洞三洞印象尤为深刻,并作了如下记述:朝真洞以一孔隙漏下天光为奇,冰壶洞以悬瀑溅珠为异,双龙洞洞辟两门,石筋夭矫,石乳下垂,此双龙之名由起。内洞须解衣置盆中,赤身伏水,贴地而入。洞内石乳下垂,琼柱宝幢,色润形幻,宛转玲珑,景色千奇百怪,最为不同寻常。

徐霞客曾评价所考察过的金华、兰溪八个溶洞的优劣,数双龙洞位列第一。一锤定音,至今无异。
徐霞客登金华北山考察中,还发现了两处“金华桃花源”:一是洞前村,二是玲珑岩。叹曰:“晋人桃花源的幽静奇美也不过如此!”
《古代名人与金华》系列之十一
李世贤与金华

李世贤,清道光十四年(1834)出生于广西藤县。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战斗中有勇有谋,1857年升左军主将。1860年与陈玉成等合力歼灭清军江南大营,封为侍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是太平军后期重要将领。
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十九日(5月28),李世贤部攻克金华。
攻克金华后,李世贤着手在原明朝的“千户所”和清朝“试士院”的旧址上大兴土木,历年数年修建成宏伟壮丽的待王府,作为自己统兵20万的军事指挥中心和日常生活起居埸所。

侍王府原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现仍遗存有10000平方米左右,尚存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
太平天国侍王府大门前,有一座高7.6米、宽17.2米的大照壁,照壁上的“石雕团龙”,雕工精致,线条流畅,极富特色,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太平天国侍王府,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鼓楼里酒坊巷52-3号,自南向北分为四进,大殿正中央摆放着英武的李世贤铜像,后面是一面大黄旗,旗上书写着:“天朝御林忠子大将军”。
太平天国王府,为全国建筑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雕件壁画等艺术品最丰富的太平天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侍王府有三宝:一是石雕团龙;二是两株高大的千年古柏,相传为五代吴越王钱镠亲手所栽;三是彩画、壁画等艺术品,现仍存有壁画119幅、彩画407幅,众多的木雕、砖雕、石雕遍布王府各处的墙上、壁上、梁柱上,俨然是一处文化艺术宝库。
《古代名人与金华》之十二
诸葛亮与金华

乍看这篇题目,不禁会使不少人顿感疑惑:诸葛亮与金华?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请不必惊讶!听我慢慢道来。
金华所辖兰溪市以西18公里处,有个诸葛村。
该村四周有八座小山岗,村落就处在小山岗中间的低平处。村中有一个钟池,钟池的一半为鱼形的水面,另一半为鱼形的平地,两处各置一口水井,从而形成了八卦阵中的太极。八条巷子,由此向外幅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归入乾、坤、离、坎、震、巽、艮、兑这八卦的八个部位。除了钟池八巷构成内八卦,四周的八座小山岗环绕诸葛村落,构成了天然的外八卦,因而又称诸葛八卦村。
不少人到此,纷纷啧啧称奇,称之为难得的风水宝地。但若外地人单个进入该村,却会使你顿觉迷离,犹如进入一个大大的“迷魂阵”。据介绍,曾有一贼进了该村,怎么也无法辩别东南西北,结果进得去出不来,最后只好被束手就擒。该村始建700多年来,几经社会动乱,战火纷飞,但都能避躲过多次的天灾人祸,安然无恙,恰如仙外桃源。1925年北伐战争期间,北伐军就在附近与军阀部队开战,却没有一粒子弹、一颗炮弹落入该村。当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兰溪,有支日本兵就从旁边经过,可就是没有发现这个大村落,没有受到任何袭扰。
诸葛八卦村所居村民,绝大多数均为诸葛亮后裔。据第七次全国诸葛亮学术会议统计,当时全国有诸葛亮后裔16000余人,但诸葛八卦村就有诸葛亮后裔4000余人,占了全国诸葛亮后裔四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亲笔所述。诸葛亮祖籍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后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当宰相于西蜀(今四川),离金华兰溪数千里之遙。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兰溪怎么会冒出个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来呢?
原来,情况是这样的:据诸葛族谱记载:诸葛亮生子瞻,瞻生两子,长子诸葛尚与其父瞻同在保卫绵竹的战役中遇难。次子京一脉相承,子孙绵延。
到了五代唐时(约920-930年),第14世孙诸葛浰,从四川成都游学至会稽(今绍兴),后被任命为寿昌县(今并入兰溪市)县令,后在寿昌病故。
诸葛浰病故后,其子诸葛青从寿昌迁徙至兰溪的砚山下定居,生有6个儿子,后发散为浙江诸葛六支。兰溪诸葛氏为第三个儿子承载的后代。
到了南宋末年,诸葛亮第28世孙诸葛大狮感到原居住地地形受限,难有发展,须另辟新居。于是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四处考察,发现有个叫高隆岗的地方很不错(就是现在诸葛村这个位置),就花重金从一个王姓手里买了这一片土地。

现在的诸葛八卦村,布局独特,巷道纵横,各型建筑错落有致,仅明清古建筑就有304幢,其中有厅18座、堂18座,总面积多达60000余平方米。最宏伟的要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丞相祠堂,最威严的要数江南唯一的武侯公纪念堂-大公堂。该堂大门两侧书有“忠”“武”两个大字,数百米之外仍可看得一清二处。后经国家文物局和清华大学专家到诸葛村实地考察,认为这里是中国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富金矿”,被誉为“神州第一奇村”“中国第一八卦村”。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
为纪念诸葛先贤孔明,诸葛八卦村在每年的诸葛亮生辰(农历四月十四)、忌日(八月十八日)和冬至日,后裔村民都要分别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86字《诫子书》中的名句。诸葛亮虽早已走入了茫茫史册,但他的精神和家风,却在千百年后的诸葛八卦村代代相传。村里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要熟背《诫子书》;从描红开始,就要临摹《出师表》。因而自古以来,古村学风蔚盛,好学上进,自强不息,历代人才辈出,科第不绝,明清两代全村有进士5人,举人11人,贡生35人
。就在当今,诸葛村有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多人。
2022.10.25于金华

编者简介:杨荣标,1950年出生,1969年参军,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1987年底转业至金华市财税系统,2010年在金华市国税局总会计师位上退休。现任金华市税务学会付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