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衣节,为远在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卷首语:
农历十月一,迎来寒衣节,
寒衣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
是缅怀逝者的日子。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
让我们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
愿他们在那边一切安好,
盼他们能保佑我们安康!

送寒衣
作者:罗奕梅
悲泪但随寒衣寄,痛觉阴阳两隔天。
跪望故乡纸币送,冥魂飞升载云烟。
送寒衣
作者:罗明仓
农历十月一,寒衣送爹娘。
天地相隔远,纸钱寄念想。
七律.寒衣节吟
作者:任猷海
斜阳西岭念离殇,草木凋零遍地霜。
鸿雁南迁方惜别,荻芦老去倍凄凉。
时逢寒节牵魂梦,惟有幽怀寄爹娘。
冥币锦衣坟冢烬,无穷哀痛断柔肠。
七律.寒衣节
作者:长白居士
深秋未了寒衣送,怀念亲人泪眼潸。
今昔阴阳难再见,来生天地盼回还!
摆花祭拜子孙爱,烧纸祈求雨雪闲。
美德传承心底记,悲秋伤感怎欢颜?
十字街头
作者:李涛
灯火阑珊处,深秋十月一。
知恩行大礼,尽孝送寒衣。
垂首屈膝日,躬身洒泪时。
夫妻同祷告,拜见少天梯。
寒衣节
作者:李涛
十万八千里,阴阳隔九重。
爹娘飞玉宇,儿女望苍穹。
天冷寒衣送,烟浓香火生。
街头多孝子,叩首眼发红。
注:寒衣节吃三样,面条、饺子和糍粑。忌三事,忌嫁娶、忌夜里晚归、忌体弱祭祖。
七律.寒衣节
作者:李涛
农耕文化五千年,历史长河薪火传。
十月城乡天已冷,一家儿女孝为先。
老人远去时间久,寒气频生花木残。
衣送爹娘爷与奶,节操牢守记箴言。
题寒衣节
联:李涛
灯火阑珊处,十字街头,男女成群,寒衣争送双膝跪;
城乡安静时,二更夜里,儿孙叩首,孝道传承两泪含。
寒衣节祭祖(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烟飞火照纸钱烧,玉液清茶对地浇。
今日祖宗看世间,寒衣素果请来捎。
七绝.寒衣节
作者:高飞亮.宁夏
又到深秋寒衣节,炎黄后代跪坟前。
冥钱素纸忙焚化,大雁哀声远上天。
桂殿秋.寒衣节(词林正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荒土地,甚苍凉。
寒衣祭日上坟忙。
低头奠酒跻身跪,
化纸哀情寄远方。
十月朝朝念亡亲
作者:张建忠
霜浓初月凛,怀念断魂人。
夜烛愁肠去,寒衣别泪尘。
坟前孤立泣,荒野朔风身。
今世有缘起,终生不忘亲。
注:十月朝朝,指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朝",又称"祭祖节""鬼节"。
十月一释怀
作者:李周省
霜降过后立冬寒,阴腾阳潜天地间。
人间亲情上下牵,送上衣被燃纸钱。
云飘灵魂佑世安,中华传统几千年。
昔日祖宗生存难,今朝盛世举国颜。
七古.上坟
作者:李周省
霜降坟头绿叶残,父母地下灵魂伴。
儿女思亲悲泪涟,石碑载德千秋传。
寒衣节(中华新韵)
作者:李秦
寒冷欲将衣裤送,宅家静默外出难。
焚香洒泪遥天祭,父母天堂换纸钱。
寒衣节(中华新韵)
作者:刘亚倩.宁夏
萧风急雨叶飘荡,撕碎孩儿寸断肠。
遥送寒衣焚纸币,可帮二老御严霜。
秋风清.送寒衣
作者:云海诗韵.宁夏
萧关暮。霜秋雾。
柳梢拂乱湖,龙盏心灯舞。
悬笔哀哉寄晚风,又催秋菊寒衣絮。
寒衣节
作者:柔和
抬眼满目沧桑,低首步步凄凉。
坟前虔诚跪拜,瓜果梨桃奉上。
点燃冥币馨香,永念根脉绵长。
祖宗恩重如山,子孙没齿难忘。
努力学习提升,传统文化弘扬。
一路艰难险阻,生活直达小康。
七古. 怀念我的父亲
作者:张来旺
伟岸身驱载绒帽,言语不多面带笑。
遇事沉稳有主张,正直善行人称道。
担当有为会理财,治家旺族有苦劳。
今日寒衣奉送上,儿女怀念诚敬孝。
寒衣节感怀
作者:杨烈焰.扶风
一束白菊敬仙逝,两汪泪目想亲情。
忠孝两难仰为智,国大家小好做人。
寒衣节祭母
昨晚梦里母亲嘱咐我,银川天冷,穿厚实一些。突然醒来,那是梦……
今天是寒衣节,应该面向故乡,给母亲送些棉衣了。
自从母亲去世,眼前一直晃动着母亲的身影……
母亲的音容笑貌犹如一朵白云飘荡在天空……
白天,我总是遥望蓝天,静静地看着碧空,等待云朵飞来……一会儿总会轻浮一条条洁白的丝线,那就是母亲俯视人间,为她爱的子孙绣各种图案的生活用品。
晚上,仰望星空数着星星,总觉得最亮的那颗就是母亲,守护着她爱的子孙等待酣梦里相见……
想起母亲手中的丝线,我情不自禁想起母亲绣了许许多多漂亮的沙发垫、床垫、门帘等……
我们兄弟姐妹家里到处都有母亲的作品,亲朋好友、邻居、寺庙,都有母亲免费送去的作品。那可是一针一线纯手工缝制的工艺品啊!是凝聚人心的精神财富。母亲说,她要用心去缝制,用她的工艺品维系家族情,编织家族关系网。
一次母亲送给邻居一对坐垫,我想您要用好多天才能绣完,就随口对母亲说,不要随便送人,那可是您一针一线的辛苦劳作呢。没有想到母亲一句话让我打开眼界!母亲说:“国家是一个大网,每个人都要在这张网上绣织作品,这张网就越织越大”。母亲没有文化,朴实善良的一句话是我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老师讲什么是家国情怀。在母亲身上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家情、国情、民族情”。母亲用手中线在编织家情,国情这张大网。也是我开始反思自己余生应该做些什么,有儿、有孙,就应该教育子孙,好男儿胸怀祖国,要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宇智和大志。
爱女:俊桃
2022年10月25日于银川

本期编辑简介: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楹联学会副会长、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