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有着规模宏阔的古城、灿烂纷呈的器物群、内蕴成熟的礼仪规制……
在历史学家眼中,三星堆代表着消失的古蜀国;在考古学家眼中,它是一座多元文明共存的见证;在文物保护学家眼中,它出土的文物都亟需保护;在更多人眼中,三星堆只是一个古老的勾起人无限遐想的符号。在这万千宇宙中,属于孩子的那个三星堆却迟迟没有被发现。
今天的三星堆,被网友们昵称为“堆堆”,这个深秋,一团名叫 “堆堆”的小泥巴,穿越历史的迷雾,带我们见证了从古蜀国到三星堆,跨越3000年的成器之旅,勾勒出浪漫奇崛的古蜀文明画卷……

国内首部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发现为主题的
长篇童话《器成千年》
作者简介

李姗姗,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重庆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有童话《面包男孩》,小说《羊群里的孩子》,散文集《米仓山下的小瓦房》,儿童故事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儿童诗集《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等。
作品曾入选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好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两次入选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书目,并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波斯文等多种语言,推荐到国外。
创作历程
《器成千年》是李姗姗首次将创作视野投射到巴蜀大地上“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考古遗址,长期在考古现场深入生活,参与文物发掘、修复的细致采访,进而以童趣、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叙事风格生动展现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新时代中国考古的标志性成果。该作是作家对传统文化题材深入思考和实践后,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



内容简介

有一团泥巴叫堆堆,他来自神秘的古蜀国。为了一个梦想,他坚持了三千年……
堆堆看到好朋友赤红成了三足瓮,墨黑成了小平底罐,大胖成了蜀王的御用三足炊器,心里羡慕极了,期待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件有用的器物。然而,成器的道路漫长曲折——堆堆不但与主人小黍失联,还遭遇湔江突发洪水,最后竟被夯筑进城墙里。当他苏醒后,发现一切都变了。
他见证了古蜀国的老朋友们——大面具、小立人、青铜神鸟……被发掘,被修复,被送进博物馆的过程,也感受着新奇的现代考古技术让古蜀国历史文明重现。穿越时空的成长之旅,让堆堆怀揣了三千年的成器之梦焕发新的光芒。

你将从这本书中看到……
文明的传承
作品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

☞上篇《太阳下的古蜀国》背景为古蜀文明的兴盛时期,重在讲述三星堆的历史文化。“太阳”意指古蜀国对太阳神的崇拜。
☞下篇《月光下的三星堆》背景为历经沧桑后的当代,重在展现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月光”一语双关,既是“三星伴月”的人文写照,又营造了童话的幻想意境。
文学的表达
三星堆被考古人亲切地称为“堆堆”,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这个温暖的名字成为童话里的主人公——那一小团“有梦想的泥巴”的名字。

一个充满儿童趣味的“堆堆的故事”就这样生长了……
文化的诠释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为本书特别撰写文化词条。这些“名词解释”不但权威,而且生动有趣,简洁易懂~


绘画的意境
32幅手绘插图,图文并茂,生动地铺开从古到今,从田野到古城,从湔江河畔到博物馆展厅,璀璨夺目的三星堆文明画卷。


特色亮点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袂推荐
三家机构权威支持,审定内容,考古学家团队为本书特别撰写文化词条
★ 国内首部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发现为主题的长篇童话
文学化揭秘“上新”文物,展现古蜀国文明历史,向青少年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
★ “中国好书”获得者李姗姗重磅新作,历史题材与童话体裁相结合的创新
作家李姗姗长期参与三星堆遗址的文物发掘、修复的采访工作,深入考古现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童趣呈现
★ 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考古风貌
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考古的标志性成果,生动刻画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


来源:微信公众号“长满书的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