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六、我所经历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4.进军西藏

10月24日清晨7点,在副师长姜玉安和团长解全威的率领下,163团从民和县享堂镇全装出发。虽然是深秋初冬,但送行的亲人们扶老携幼静静地站立在凛冽的寒风里,默默地目送出征队伍踏上征途。一辆辆满载着子弟兵的汽车缓缓启动,依次驶出营房大门,明亮的车灯连绵十多公里,像一条出海蛟龙,蜿蜒向西藏挺进。当天翻越日月山,跨江西沟,过黑坝河,行程三百多公里,晚上赶到茶壶垴宿营。王玉昆师长已乘专机先行进藏,直达“前线指挥部”接受具体作战任务。
我率55师所属164团、165团、炮兵团及其他作战部队,亦相继出发,按上级部署暂集结在西宁待命。地方保障物资亦具体落实到连队,随军行动。
5.接受任务
王玉昆师长带领李东善参谋、徐孝智干事乘直升机抵达西藏,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副司令员陈明义、参谋长王亢已在作战室等候。谭政委握住王师长的手说:“五十五师大名鼎鼎!……先汇报汇报部队的基本情况,生产、训练、装备、指战员素质……一样一样地讲,这关系到我们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进行战略决策。”
王师长立即汇报了我们部队的大致情况。
我部于1962年6月按军委整编方案整编完毕。兵员满额,装备齐全。全师除了有三分之一人员从事农、牧、副业生产外,其余全部投入战备训练,一直处于战备状态。部队一半以上干部参加过平叛作战,连以上干部基本都参加过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中,在青海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我部自力更生,生产自给有余,主、副食品供应充足。干部战士没有一个人因营养不良而减员,身体素质个个都是杠杠的。这次参战,全体指挥员早有思想准备,求战情绪很高。我们进藏随车带来了过冬的粮、肉、菜,以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最后,王师长坚定地说:“现在,我代表全体指战员报到、请战!就请军区首长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吧。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以生命和鲜血保卫我们神圣的边疆,为祖国领土的完整奉献我们的一切!”
谭政委站了起来说:“好!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部队。我代表西藏军区党委、代表张国华司令员欢迎你们进藏参战。你们的到来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彻底赶走印度兵、夺回被印军侵占的国土的信心和把握。”接着,陈明义副司令和王亢参谋长分别给我部交代了具体作战任务。
陈明义副司令员指着墙上大幅军用地图说:当前的形势是印军在边境陈兵数十万,不断挑起事端,突破长期以来实际形成的两国边界线,侵犯我国领土,侵占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以南我不少国土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并贪婪地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略范围。他们还依托入侵后建立的43处据点,逐步蚕食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在东段边境上,目前印军已经侵入我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克节朗河谷,在扯东建立据点,企图以距麦克马洪线北约11公里处的拉则山(印方称塔克拉山)脊作为边界线。
1962年9月17日至19日,印军30余人向择绕桥头我军哨位疯狂挑衅,以武力逼我执勤战士后撤。双方对峙至20日,印军首先开枪,打死我军干部1人,打伤战士1人,我军被迫还击。双方交火至29日,我军主动向后撤离择绕桥头哨位。

10月8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谷,于10日进攻我军各哨所。止20日,共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在西段边境,印军不断包抄我军巡逻小组,伏击运输人员,射击我方哨所。印军飞机频繁侵犯我国领空,从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间,入境进行军事侦察活动就达120余架次。他们肆无忌惮的侵略行为,已经达到了我们不能容忍的地步!我军方面的部署情况是:五十三师、十一师部署在克里朗杰、择绕桥、棒山口一带,并已经在择绕桥头和印军接上了火,干了一仗。他接着说:“刚刚接到军委命令,你带一六三团先到林芝,具体任务待抵达后明确。其余人员暂时留在西宁待命,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王亢参谋长接着对王师长说:“一六三团等几天才能到达,你们住下后,一边等候部队,一边熟悉林芝一带的地形和敌情。有关的地图、敌情资料,我马上派人送去。”又握着师长的手说:“你们刚到西藏,身体肯定不适应,要注意休息。不然过两天一打起仗来就不可能有机会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刘参谋开一辆美式吉普从拉萨出发一直向南。车外一栋栋藏式土屋农舍一闪而过,一派宁静、祥和的高原风光。吉普车由曲水渡过雅鲁藏布江,沿江东下,当晚到达西藏重镇---泽当。次日又起早往南赶路,海拔陡升,气温骤降。错那河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蜿蜒而出,滔滔向南注入达旺河。站在边防军设在错那县勒村的阵地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印度侵略军在沙则据点构筑的工事,两地相距仅几百米,之间横亘着一道陡峭的峡谷,是通往达旺、邦迪拉抵达印度阿萨姆平原的咽喉要道。天渐渐黑下来,距目的地还有百十里,前方几乎没路,汽车打开大灯辨认着草地上依稀可见的车辙,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到达前线指挥部后,张国华、邓少东两位将军已经预备好了简单的晚饭——馒头、稀饭和咸菜。张司令看王师长高原反应太重,叫来随军医生。一量血压居然高达二百八十,连医生都吓了一跳:“这么高的血压怎么打仗?就应该好好休息,不然会出危险的。”张司令问:“能行么?不行就休息!”王师长回答说:“怎么能不行?刚刚到前线,还没有开打就当逃兵?吃点药就把头疼压住了。仗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好!军医,给王师长拿最好的降压药,保障能正常指挥作战。今天先安排休息,明天一早正式布置作战任务、研究作战方案。”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6.战前准备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