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首好诗?我以为有五个维度,所谓的五维即是字法、句法、章法、立意和修辞。
诗是文字的精华,亦是文字的艺术。
律诗均讲究用字,亦讲求炼字。用字精准,炼字生动,一字出色,通体空灵。所谓妙句多有妙字。故写诗,要推敲用字,力求表意准确,表达形象,艺术生动。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下字要用心,不可凑泊率意。
句法,既求新颖,更求力度。或颠倒次序,或省略跳跃,或朴拙高古,各有其妙处。如杜甫之“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一联,颠倒句序,显得摇曳生姿,新颖且有趣。
古人写诗善用“缩银法”,此即精炼锻造之妙。如实字堆叠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如省略虚字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等。句法之跳跃,更在于开阖,一联上下句开阖无垠,力度顿生,如沈全期之“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其开阖恢弘,虽写闺情而带大唐粗豪气象。律诗也有以古入律之法,如此句法高古健拔,亦有力量,如杜甫之“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等句莫不古朴苍然,浑朴老健。
章法关乎情脉,以关乎气韵。章法紧凑,句句精炼,上下一气,摇曳生姿,更使得作品意若贯珠,言若合璧。章法无非起承转合,然运用之妙亦可气象万千。元人杨载有言:凡作唐律,起处要平直,承接处要从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章法只之要,论述颇繁,在此不赘。我暂以一言告之,曰:写律要先有意,以意运笔,其情景二端要抱紧题旨,开阖腾挪而不失其旨,照应勾连而不失其脉,如此可窥章法之妙。
立意之重,毋庸多言。立意有深浅,格调有高卑,境界亦有狭阔之别。立意之高处关乎眼界、胸怀、阅历与思想。立意之低处也要抓住寄托二字。所谓寄托,即诗人之情怀,志趣、感悟与思考。一言以蔽之,诗不可妄作,要有所表达,有所申张。
修辞即表达。如何是诗家语,如何以诗人的文辞表达,均关乎修辞。赋比兴系修辞之根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烘托、夸张、省略、通感、叠字等等均属修辞之列。掌握修辞,我以为在于多读、多揣摩积累、多学习运用。曾有系列讲座细谈修辞,再次亦不赘言。
因此,一首诗创作出来,如何才有其留存的价值?我以为一首诗至少要有或一字、或一词,或一句、或一联精彩,才可保留。否则大胆扔掉即可。
诗不厌改,好诗也是一步一步修改出来的。关于改诗,有片言相告。
其一、改诗首先要推敲用字,保证下字准确,语句精炼,剔除庸词费句,保证其精炼。该炼字之处,要用得准确、新颖且形象。
其二、改诗要斟酌立意。立意不高,角度不好,可大胆推到重来。然而,诗一旦写出,立意可加深,角度可再选,若完全更改,就是重写了。我以为改诗要大胆,不可畏手畏脚。很多作品,未必是改一两个字就能出彩,如此则可推倒重来。
其三、改诗,绝不仅仅是改几个字,一定要通盘考虑。改诗,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修改之时,一定要斟酌全篇,从整体去把握。做到整篇协调,上下贯穿才行。
其四、写诗要快,抓住灵感,兔起鹘落,淋漓而成;改诗要慢,要句斟字酌,整体把握,做到神完气足。所以,改诗是个长期过程,过一段时间翻出来再改,会别有一番讲益。改诗,要善于且敢于跳出原有思路,多方推敲,选其最恰。
以下诸作,均系诗友练笔之作,此为下片篇。这些作品以上五维度遴选出来,在指导诗友修改时,也遵循以上四个原则。经过一周的评点、揣摩和修改,诗友之作均有可观,请诸君评点指正。
佳作诗选:23首诗深秋之美
点评:尾联有哲理,三联议论亦有力度见地。首二写景,景中有感悟,有象征。
点评:羁旅秋思,末句似“天地一沙鸥”,然皤翁更伤情。中二联写沿途风景,二联细,三联景中含情。
点评:二联回忆,写得优雅清隽。三联转入眼前孤独,尾联以景写情。整首婉转清丽。
点评:山行悠闲,末句有味。中二写景,用字及铺排搭配均老到。
点评:起笔精炼,二联虚字有味,三联对仗虚实相生,尾联以月反衬,更增凄廖。
点评:尾联露意。前三联写景,二联用字稳,三联有象征意。
点评:秋晚送别,二联以景写情,三联虚实相生,尾联有余味。
点评:起笔定调,尾联照应。中二写秋景之美,刻画有层次,用笔亦精细。
点评:以莲寄慨。二联写景亦写神,三联喧炼字。尾联收束有筋骨。
点评:起笔情景双写,二联写景深沉,三联转入写情,以景收束,照应首联,有韵味。
点评:二联写景如画,尾联写情亦有味,收束全文干净利落。
点评:尾联动人,中二联写景,起笔点题,整首紧凑流畅。
点评:起笔写疫情真切可感。尾联以景写情,更增悲凉。二联写生计艰难也有味。
点评:他乡秋游,前二联写慵懒闲散有味,尤其二联。尾联收束,淡而不伤。
点评:秋游,末句耐看。三联虚字下得有味。诗不厌淡,淡而有远神,淡而清雅才好。
点评:二联写景伤感,三联开阖自如,尾联收束,希望淡淡写来更动人。
点评:情脉流动,由闲游转入思乡,三联转折,写得无痕。尾联写乡愁,苍茫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