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同学情
今天开镇干会时,会上有同事和领导纷纷感叹,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不再为生计愁眉不展,但是大家普遍觉得,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甚至冷漠。许多同事、亲戚、邻居之间都是各忙各的,甚至一年到头没有交流,非工作需要互不往来。
而且,我们普遍感受到现在求人办事,难度系数加大,以往只需要说几句好话,表达真诚的谢意或许可以获得帮助,但现在仍有不少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让人好不扫兴!
世间情感千万种,最深不过同学情。同学之间虽非亲非故,但同窗之情似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又如涓涓细流,浸入我们的心房,让人时常想起,久久难以忘怀......
上个月我送女儿上学那天,在校门口见到了久违的初中同学,虽然我们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但我一眼便认出来了,她个子小巧苗条,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穿着随意,气质干练而不失优雅。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没有手机和平板,毕业后便没有联系,直到10多年前我送一个亲戚到三中报名,偶尔遇到美女同学小英。当得知小英在高中教书,我们尤为赞叹和敬佩。印象中,小英同学性格开朗,胸怀博大,在学习上,她成绩优异;在生活上,她给予我们许多真诚的帮助,虽然我们都是同龄人,但她各方面都很优秀,大家都乐意向她学习、向她靠近,不懂的知识尽管请教她,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总是为我们释疑解惑,而且乐此不疲。
初中毕业后,我来到黄冈水利电力中专就读,小英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高中,三年后顺利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分配到本县重点高中教书。虽然我们早知她在三中执教,而且是优秀班主任,但我在乡镇工作没有什么起色,不好意思打扰她,基本没有联系,直到今年下半年我女儿在他们学校上学,我想她帮忙关照,于是便通过别的同学找到小英的电话,我在手机上进行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她二话没说,表示没问题。
“老同学,你好啊!”9月1日那天,我送女儿上学时,看小英正从校园里出来,连忙与她打招呼,她也认出我,并喊我的名字,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动!毕竟我们有好多年没有联系了,她能认出我,就非常感谢了!当我再次说出初衷,由于女儿生性胆小,适应能力不强,希望在贵校读书能够得到她的关照,她满口答应,并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还亲切地问女儿叫什么名字。顿时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早得知小英她不仅讲课水平高,书教得好,而且自己家庭教育观念先进,教子有方,儿子5年前被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录取!孩子交给她,我们就不用多担心了。
因为当天是开学的高峰期,我们没有到她的办公室,她在校门口问起我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当我说工作马马虎虎,老婆常年在外务工时,她表示较诧异:“你女儿已经上高中了,你老婆还不想回来陪读吗?高中三年是最关键的,你们知道的。”是啊!高中三年,关系到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关系到孩子填报志愿、职业规划等,家长陪读肯定有帮助,可是老婆在外务工多年已经适应了外面的生活,一言难尽啊!当时小英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开导说:“你在镇政府上班也很辛苦,老婆外出务工确实不想回,我建议你,为了孩子,你干脆早晚下来陪读,负责以后你女儿会感谢你的......”接着她还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同学也是在单位上班,儿子读三中时,就是他早晚来学校陪读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美女同学不愧是教师中的楷模!句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而且建议犹如锦囊,忠恳而适用。这时我看她如此真挚的眼神、有趣的表情,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如竹筒子倒豆子,侃侃而谈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受,足有二十多分钟,当天开学小英肯定很忙,但她没有打断我的话,而是时而点头认可时而给我提建议,亦师亦友亦知己!
同学情谊,就好比陈年的老酒,越久越香醇,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世上最真最纯的一种情谊。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初中毕业已经有整整三十年,可同学情依然存在,美女同学她依然那么年轻善良、乐于助人,说话依然那么亲切!愿我们同学的友情天长地久,祝小英同学事业辉煌、蒸蒸日上,桃李满天,爱情甜蜜、家庭幸福!

王剑,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黄冈周刊》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