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林洞天(一)
闽越霍桐神秀山,峰奇石怪水萦环。
白云常绕遥披雾,青嶂犹开翠掩关。
雨细风微春尽醉,梦寒香满月安闲。
禅流羽客真源在,紫府仙宫一洞天。
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蓬玄洞天(二)
盘古开元辟纪功,名山造就宇寰中。
谷深幽径悬危壁,寺近清阴倚泰风。
避世仙家香火谒,修真洞府地天通。
帝王封禅乾坤祭,雾绕云臻势自雄。
东岳泰山洞,名“蓬玄洞天”,兖州乾封县(今山东泰安);属山图公子治之。
朱陵洞天(三)
风动鸟啼云淡荡,日明树茂雨廉纤。
千寻紫气天为幕,四射银光水作帘。
道士丹台原自古,神仙洞府客俱瞻。
尉然词赋摩崖刻,香火犹之岁月添。
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今属湖南);属仙人石长生治之。
仙林洞天(四)
洞天胜地太虚融,壁立峰奇神斧工。
开径寻幽逃世外,结庐修炼避山中。
泉流雾吐云飘逸,雨散猿啼树郁懞。
朝拜芸芸香火旺,圣贤有教道心同。
西岳华山洞,名“总仙洞天”,亦号“极真洞天”,在华州华阴县(今属陕西);属真人惠车子主之。
总玄洞天(五)
不闻犬吠远鸡鸣,石洞岩台隐士成。
绝涧青罗流宛转,断崖绿带递分明。
无穷变幻出云岫,几许深幽过雨声。
仙府如临堪醉月,茅堂烟火地天行。
北岳常山洞,名“总玄洞天”,在恒州曲阳县(今属河北);真人郑子真治之。
司马洞天(六)
楼阁亭池共殿堂,琉璃金瓦隔红墙。
群峰耸立层峦叠,一线无边老树苍。
逸士贤人堪隐遁,仙公明主见行藏。
卢崖瀑水珠帘挂,总有灵台散妙香。
中岳嵩山洞,名“司马洞天”,在登封县(今属河南);仙人司马承祯治之。
虚陵洞天(七)
邛崃余脉起峨眉,多少烟消喜与悲。
道布遗风疑鹤去,神传故事若云为。
重岩叠翠峰峦峻,古洞藏真泉瀑垂。
避世仙踪今不见,修心养静义相随。
峨眉山洞,名“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今属四川);属仙人老子治之。
洞灵真天洞天(八)
秘境行藏两帝封,九天使者太平宫。
嵯峨涧谷何虚静,缥缈烟岚无尽穷。
瀑水泉流朝夕作,松关池照古今同。
重崖绝顶凭栏在,谁悟先机乘阆风。
庐山洞,名“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真人周正时治之。
丹山赤水洞天(九)
谁辟乾坤藏洞天,丹山赤水此悠然。
幽岩绝壁横空立,古壑危峰映日悬。
脚下白云生远岫,竹梢明月饮飞泉。
石桥松殿烟林翠,福地灵台列羽仙。
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今属浙江,山在宁波市西南);曾是东汉上虞令刘纲求道成仙之地。
会稽山洞天(十)
道教真修负盛名,仙乡禹绩帝王旌。
千岩竞秀层峦立,万壑奔流绝壁横。
雨过风微惟月满,云兴霞蔚总烟生。
古槐蟠郁竹松翠,泉奏瑶音百鸟鸣。
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镜湖中,或为蜀郡阳平山;大禹升仙处。
玄德洞天(十一)
嶙峋石作出神工,错落高低各不同。
飞瀑流泉深谷外,层崖古木翠阴中。
山空自得常心静,地僻何妨陡道崇。
采药炼丹芝草润,乾坤了悟卧清风。
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长安县(实在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之间)。
西山洞天(十二)
巍然气象道心行,丹井洪崖胜迹名。
万壑千岩云岫起,群峰百草雾烟横。
洞天深处惟真境,尘世隔时非此生。
晋谒仙颜寻物外,灵踪得化太虚清。
西山洞,名“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真人许逊治之。
小沩山洞天(十三)
五马奔槽群岭雄,林峦四面雾云中。
望仙桥畔荷池水,烧药台边柳岸风。
雅会名山寻道客,奇观胜地访村翁。
泉流清澈珠玑跳,沧海桑田岁月同。
小沩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
天柱山洞天(十四)
千年旧迹守奇峰,几度兴衰白鹤宫。
碧水弯环言以往,轻烟缭绕肆之中。
经传禅入真修静,道释情闲妙悟穷。
胜境如今香火少,仙人犹在地天通。潜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今安徽潜山)。

三十六洞天鬼谷洞(十五)
郁峻峰峦陡壁悬,松涛雾海壑溪连。
竹声夹道人归洞,草色当阶谷锁烟。
尚有传经真者在,犹存遗迹古碑眠。
周回百里修身客,老子门生云梦天。
三十六洞天武夷山洞(十六)
秀甲东南美誉收,丹山碧水洞天幽。
依稀古道环阶砌,跌宕清溪挂壁流。
雅士真人修一梦,摩崖石刻递千秋。
云闲尘外竹林静,月下听松伴斗牛。
玉笥山洞天(十七)
大江西指洞庭东,三十二峰群玉崇。
晴练溪光浮缥缈,翠屏山色浥空蒙。
岩居野逸修真士,泉布清流悟道翁。
深壑幽林虚静对,云容烟雨妙无穷。
华盖山洞天(十八)
飞霞古洞列仙庭,老树虬枝翠掩屏。
云起虚空犹有迹,泉流石隙每无形。
碧波秋月山楼雨,赤壁松涛天汉星。
羽化先人成故事,桑田沧海记曾经。
盖竹山洞天(十九)
满山竹翠谷深幽,石怪岩奇洞府留。
如削崖悬千丈壁,似开峡险半空楼。
庐君聚客常陶隐,道子传经此静修。
相与清风星月老,时来霏雨雾烟稠。
都峤山洞天(二十)
都峤一甲八峰崇,三百岩扉各不同。
洞见春秋香火谒,山分南北地天通。
野猿自得栖枝上,荷柄依然立水中。
隐者幽居名士迹,尘烟之外纳清风。
白石山洞天(二十一)
丹岩赤壁会仙楼,洞府神功脚迹留。
百丈云梯多峭峻,数峰阴壑锁深幽。
摩崖石刻铭文老,古庙香烟映蔚稠。
鸟啭炎凉归造化,鸣泉漱玉旧春秋。

勾漏山洞天(二十二)
勾漏峦崇居北流,名驰四海誉神州。
平川千百石峰矗,叠嶂再三江水悠。
谈笑鸿儒文武会,往来羽士圣贤修。
有仙不在山高矮,葛庙烟香历尽秋。
九薿山洞天(二十三)
叠峙峰云高耸山,九疑仙境浩相关。
含烟迢递岩花润,交翠嵯峨秀水环。
练净风清多掩映,苔苍竹绿乐虚闲。
二妃拥帝舜源老,圣迹遐踪缥缈间。
洞阳山洞天(二十四)
阳明旧日客稀游,谁为荒芜辟洞求。
择地结庐宫观建,容身归隐道心修。
天连苍壁多青霭,月满丹台空赤虬。
清净仙乡泉石弄,神人门第雾云收。
幕阜山洞天(二十五)
三省毗邻水木稠,峰雄崖险洞深幽。
分明有象山公鉴,清静无为道士修。
湘竹烟萝存鸟迹,楚枫云锦掩泉流。
伏羲人祖皇坛在,不复仙怀万古秋。
大酉山洞天(二十六)
壁峭岩崖万仞高,临江而立列仙曹。
帝师善卷入山隐,果老烧丹避世豪。
更有穆王藏简册,谁知屈子煮松涛。
千年古迹今犹胜,林韵香风吟笔陶。
桐柏山洞天(二十七)
金庭圣处翠微山,谷壑幽幽溪水环。
古有道家修及此,今稀方外得相关。
九峰回绕云烟里,三教合流香火间。
石隙潺沄泉漱玉,天台桐柏驻仙颜。
麻姑山洞天(二十八)
仙域麻姑久负名,犹然世外列三清。
鸟藏百啭碧潭澈,溪落双飞玉练成。
隐者归真当化羽,先人留迹布仁声。
云飘日映长虹挂,冷月堆霜野鹤鸣。

仙都山洞天(二十九)
毓秀初阳有盛名,仙都秘境此间生。
朱栏古洞泉音婉,碧水幽亭树影横。
云漫天蒙云漫卷,鸟飞风落鸟飞鸣。
摩崖石刻诗吟老,花谢花开客不惊。
青田山洞天(三十)
环翠丹山溅玉流,露岩广布古松幽。
谢桥春晚亭台续,问鹤仙乡境界修。
偃卧听涛湍瀑落,昂藏试剑舞云虬。
名人濡墨多题壁,风雨安澜历夏秋。
钟山紫霞洞天(三十一)
石洞天开云雾饶,松林掩映半山腰。
五州烟柳金陵色,十里风花扬子潮。
宫观成墟今不见,池台隐迹此相邀。
湖光塔影紫霞佩,谁数仙园暮与朝。
良常山洞天(三十二)
悟道幽人居一方,洞天圣地有良常。
是非远避修身命,出入虚疑度隙光。
峭岫含烟多险峻,深山叠翠少炎凉。
于真化羽升仙去,玉宇金台碧莽苍。
紫盖山洞天(三十三)
南北蜿蜒紫盖峰,高连古木翠华重。
大江若带飘然去,平野沉烟别样浓。
入化先人庐宛在,飞升白鹭客从容。
风前几叶山中晓,时递一声云外钟。
天目山洞天(三十四)
千仞穹窿大涤幽,山灵峰秀水清柔。
谷虚林茂同天地,月落泉明共斗牛。
载道仙才云外释,离尘隐士洞中修。
烹茶扫雪丹青迥,听雨抚琴观鹤楼。
桃花源洞天(三十五)
雪峰起伏浚遐延,潋滟波光沅水边。
紫洞林中寻隐逸,桃花溪畔避神仙。
空濛山色云容翠,远近松风竹意绵。
曲径石阶亭柱老,真人陈迹覆尘烟。
金华山洞天(三十六)
牧羊古道两宫连,错落峰峦一脉延。
秀木凌空根据地,清流落涧洞开天。
遥知逸士真游迹,中有高人旧隐贤。
谁共登封谁共老,帝王留笔饱苍烟。

孙德力,网名子禾,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大型诗词集《毛泽东颂歌》特约编辑。曾在《中华诗词》《中国诗词》《诗选刊》《长白山诗词》《内蒙古诗词》等多家书报刊发表了诗词作品,并多次获奖。有作品收入《当代中国诗词精选第十卷》现任兴安盟诗词学会理事,扎赉特旗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诗集《逸韵清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