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诚欣赏每一位
文/云蒙山人
何为真诚?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可见,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真诚”的目的。
何为欣赏?用喜爱的心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或者认为好,喜欢。显然,“欣赏”最终目的是悦纳。
什么是“每一位”?通俗说,就是各位的意思,指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但不包括自己。具体到教学活动中,应该指教师所任教的所有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这么说来,真诚欣赏每一位,就是发自内心喜欢每个学生,喜欢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同样的道理,爱学生,是每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以为,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真诚欣赏每一位学生,其要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真诚是状态,依靠平等的对话。那些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老师,虽然气场强大,却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顶多只是敬而远之。同样的,那些虚伪的、无原则的、差别不大的赞美,动辄“棒,棒,你真棒,大家为他来鼓掌”之类的真诚,不要也罢。
欣赏是心态,依赖民主的交流。现实教学中,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得到各科老师的“不约而同”的喜爱,甚至于无原则的原谅他们学业上的懒惰和品德上的缺失,甚至当他们与学困生发生纠纷时,也被一味的袒护。这种只针对特定对象的欣赏,弊大于利,完全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每一个是姿态,体现欣赏的真谛。在不少公开作秀课上,常常会见到一些学生差不多整堂课都举着手,但主讲讲主讲老师却很少关注,甚至连从身边走过也视若不见,更别说给他一个展示自我的发言机会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说不定精彩的生成就蕴藏在这被教师彻底忽略的弱势群体里,他却遗憾地失之交臂。
如果不能做到“真诚欣赏每一个”,那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就成为一句空谈,只能是写在纸上,念在嘴上,贴在墙上,最终落实不到行动上,体现不到效果上。

欣赏优等生易,欣赏学困生难。但若不超越这一关,则永远跨不过“经师”的门槛,只能停留在“教书”的档次,始终与“育人”擦肩而过。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意思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很深的影响。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身为教师,要始终努力发现和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切不可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能被教师真诚欣赏并在欣赏的激励下成成长、成才、成功,也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当然,这样的老师也将享受到职业的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
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为了自身事业的精彩,为了创造美好的时代,真诚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真诚欣赏每一位”的重要性有足够深刻的理解。



【题字嘉宾】王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号慎思堂主。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书法,追慕鲁公。古典诗词,寻章摘句,喜好中国传统文化。
嘉宾电话:18702975816
联系地址:洛南县石门镇河西南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