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脱俗的情怀——访著名画家刘西古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脱俗的情怀
——访著名画家刘西古先生
初识著名画家刘西古就有了一见如故之感。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对刘老先生就留有深刻的印象,且不说他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的频率有多高,仅就其特邀先后为多个部门和机构创作画作,各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就令人刮目相看了。
与著名画家、身材高大的刘西古先生在其工作室采访时合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应好友——著名书法家梁光彩先生之邀来到他的工作室,并在那里结识了本文的主人公——著名画家刘西古老先生。当然,此后我又多次采访这位老先生,与其进行交流沟通……
坐在我面前的刘西古老先生虽年逾7旬,但我惊叹地发现,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方头大脸,目光睿智,思维敏捷,豪爽豁达,善良纯厚。我完全被这位老先生不凡的气韵所折服,我甚至疑虑这位健壮的河北大汉也许只有60多岁。但刘老先生递过来的一份简历上告诉了我他年龄的事实。
刘西古的童年是带苦伴泪的,人生的风霜苦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让他难以忘怀。由于父母离异,刘西古的童年充满着凄苦和哀伤。中学刚刚毕业,雅气未脱的刘西古被迫无耐,只好自己去谋生。就是在这条艰难漫长的谋生路上,刘西古当过泥瓦匠,做过地毯厂的工人等等。然而自幼就喜画爱乐的他理想之火不灭,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他爱画画到了痴迷的程度,不管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刘西古一往深情,把自己的情和爱全部融于对艺术的追求中。后来经过努力他进了北京工艺美院,这使本来就喜爱绘画艺术的他更是如鱼得水了。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刘西古更是勤学苦练,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多年来,他的作品先后被载入《书画家大辞典》《名家名作》《名人图录》《名家书画宝鉴》,本人入选《名人录》《华人杰出艺术家》《人物辞典》《人才辞典》《优秀专家名典》《世纪英才荟萃》《文学艺术界名人录》《杰出人物特集》等。作品曾先后荣获北京美展二等奖、北京文化艺术界画展一等奖、《祖国万岁》获书画大赛金奖;1999年荣获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作品被收入"当代书画选集"等画册中。他还曾应邀在多地举办专题画展,受到各界同仁及新闻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他的作品被众多国际国内友人收藏。
谈到画桃,刘老的脸上充满了喜悦。采访中我得知2008年夏,经人举荐,刘西古为多个相关机构画了多幅作品,并由著名书法家题字。
翌年,有关方面又请刘西古为部分机构画了几幅桃和葡萄作品。在这几幅新作上,刘西古吸收西画绘画的立体光感及祖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形象逼真地画出了9幅作品,受到多方的一致好评。
忆起当年为一些机构作画,刘西古一直很激动。他说:"绘画给了我艺术生命,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刘西古一生追求"真情"二字。他的绘画有大自然质感的真实,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受到众多国际友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