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校园的格桑花(之一)
文/若槃
在坡上连成橘黄色的一片
它们,是人工撒种
就像我,为你写下这些诗
一首又一首
发自内心
却难免刻意的痕迹
远方,永远无法抵达
这些格桑花
依然一朵接着一朵
你忙得来不及抬头
格桑花,在大地深处延伸着根须
仿佛从来不知,无论开或谢
都像是无用之物
误入了人世
疆域
文/一帆(山东)
划得再大
也是世界一道伤痕
远行的人
需要跨过惊涛骇浪
当谎言。当真实
当种子被覆盖在黑土之下
我期盼一场白茫茫的雪
给这个世界
弥合。或填补
人间的空无
江鸥
文/青杏小
此刻,翅翼像一柄利刃那样剜向了空气
将自身,从属于它的瞬间……
我称之为消逝,或者是逃离。
时间,一整块棉布那样铺展开来
在江水的上空
属于时间的,那一小块的痛楚,水浪般荡漾
它拍击着堤岸。
它拍击着时间弥合的那个瞬间。像水,漩入到另一块水。
乡村广场
文/甘世德
在荒废多年的打谷场地
新建起了圆型的休闲广场
多么好
四周栽上了桂花
树下种上花花草草
当年打场的石磙
已竖立在广场中央
成了乡村红火的圆心
接续父辈们的憧憬
画出圆满
画出美好
明月当空
我行走在广场
顺手折下一截桂枝
交给身边的小孙子
让他记住
家乡有桂花树
和那轮月亮
这一天他忽然哑默了
文/李威
一个连续十年,包括挣扎求生的六年四个月中
每天写诗,并且每天写不止一首诗的人
这一天他忽然哑默了
他累了?困了?病了?
不,这一天他清晨驱车近两百公里
黄昏驱车近两百公里
其他时间,不停地从这里奔走到那里
从这里奔走到那里
他太忙了,没时间写一首诗?
不,这是最利于他写诗的苦行僧状态——
譬如曾经在六年四个月中
每天挣扎求生
不,诗一样的一生
需要用不写诗来纪念
正如他在一首名为“如果你想做一个诗人”的诗中写下的:
如果你想做一个诗人,首要的,要做到
在不能写下真诗的时候
学会如何
不写诗
不写诗,并且记住清晨偶然在朋友圈读到的话: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2022.11.5凌晨00:25
卖粽子的阿婆
文/第一闲人
三十多年前
就买她的粽子
那时就叫她阿婆
手有残疾的她
一直做着卖着
惠州最好吃的粽子
我也一直
买着粽子叫着阿婆
从20出头到60岁
我是图个美味
她图什么呢
封面联想
文/一蓑烟雨
树枝还在滴血
老虎不见了
刀客也不见了
从此往北
一千里外是包头
继续前行
就可见到贝加尔湖的春天
回望一千里
是故乡饿瘦的炊烟
人说山西好地方
好地方啊
一条黄河西来
带走了所有的梦想
风陵渡的艄公
他还好吗
来 去
文/红韭(山东)
享受孤独
最是那一株苦菜花的
芳香
悠远,绵长
仿佛还在牛背上彷徨
享受孤独
最是那一弯月牙下的
迷茫
徘徊,瞭望
奔跑的影子追赶露珠的清凉
享受孤独
最是那白云舍乡
飞短,流长
一口老井眼泪汪汪
享受孤独
腐朽生成力量
伤怀,担当
僵硬的食指最是难忘
享受孤独
终极半世所长
惘辽,挥放
从孤独向孤独畅想……
秋天不可一概而论
文/方林(陕西)
秋天不可一概而论
齐齐哈尔与太白山顶早已冰天雪地
广州城依然热的睡不着
我所在的园子正西风扫落叶
人生不可一概而论
奋斗了一辈子还在山沟沟里蠕动
有人出生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身不由己不可选择的才华
诗歌不可一概而论
有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写作庸俗
有人一鸣惊人腾云驾雾
至于流芳百世那又另当别论
立冬书(外一首)
文/贤人帮主
雪,仍在异乡的天空
奔跑。舍弃深秋最后的余温
傍晚,落日沦为离开怀抱的孤儿
花瓣,仅是游子的想象
六个角,像六根触手在旅途
生长,延伸,抚慰流浪和寒冷
很想,很想请你来。听雪
听冬天,从遥远的故乡
擂响一朵云的柔软与缠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