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卓然艺术联盟“都市头条”10月21日推出了红色记忆“三姑”的上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大家纷纷留言、表示对红色作品的喜爱,对主人公三姑投身革命,不为艰难险阻,兢兢业业为革命事业奉献奋斗的精神而感动。

(三)
三姑不仅对自己工作、学习要求严格,对下一代同样要求严格,希望我们能成长为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她常对我们说,技艺无止境。不论是在班上,还是在工余,她总会利用时机钻研医疗技术。没有正式入过学,文化基础薄弱,她就从识字开始,虚心地、不厌其l烦地向同事、向领导请教。她对医疗技术的钻研,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她家的书柜,琳琅满目的是各种医疗知识书籍。翻开书页,里面都是圈圈点点。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刻苦自学,加上两年多的南京医学院系统地学习深造,三姑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医。

三姑总是鼓励下一代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她在家书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她主动和姑父提议,把大儿子许楠、二儿子许志兵分别送到西藏和甘肃当兵。西藏地区地广人稀,高原缺氧,环境艰苦,许楠当时心有畏惧,士气不足。三姑对儿子讲,比起战争年代的异常艰辛,缺吃少穿,时常转移,还有生命危险,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好多了。西藏守边何有难哉?在她的鼓励下, 大儿子许楠16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工程兵战士,随部队奔赴祖国西藏边境线构筑国防工事,在艰苦的部队生活锻炼下,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三姑的二儿子许志兵在父母亲的教导下,在西北边疆空军某部入伍,从战士到班长,刻苦学习,苦练军事本领。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转业到地方后年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三姑又热情支持在空军某部任参谋的女婿吕国卫到前线参战。

她对女婿说:“国家有难,军人不冲锋在前,还叫军人吗?”吕国卫不负期望,坚守老山轮战一年有余,因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军事技术,荣立二等战功一次。作为侄儿,当时17岁的我就是在三姑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976年从苏北滨海只身来到新疆鄯善县开展支援边疆工作的,先后担任该县红旗农场二排排长、县委办公室秘书,也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87年,积极响应滨海县委、县政府关于“国家干部、科技人员支援滩涂、开发滩涂”的号召,我于当年5月份调回滨海,任县滩涂渔场场长。我不畏艰苦,在海边滩涂又艰苦奋斗20多年,把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滩涂开发事业。2010年,县委、县政府落实“支滩”政策,把我调到民政部门工作,直到退休。我以为,我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做人做事,是因为有三姑这个我的力量源泉。

在我的书柜,一直珍藏着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有几十封三姑的家书。我经常给孩子读这些家书,鞭策他们传承这种爱党报国、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家教家风。我的小女姜珊自小聪明伶俐,学习刻苦。2011年,以优秀的成绩大学毕业,4年后考入央企保利集团。她详细了解研究集团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的宗旨、理念,规章制度,虚心向前辈们学习请教,创造性开展工作。她的《寻找我们工作中的小趋势》获得保利江苏区域“安全防疫,奋斗不止,发展不息”主题征文一等奖,《职场新人如何提升个人形象,打造个人品牌?》论文被收编入集团《工作手册》。今年“五四”,她被保利集团团委表彰为“保利发展控股好青年”,“七一”节她被保利江苏总公司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四)
1960年三姑和姑父调到西北核试验基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他们光荣地完成许多重要任务,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2年,三姑和姑父离休,在西安干休所安度晚年。然而,她们离休不离责,坚持为人民服务。三姑在家里配置了常用药品,免费为干休所老人把脉问诊,还经常在街头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这年夏天,一位老人瘫倒在地,正好被三姑遇见。三姑赶紧上前探看,发现老人是心梗,连忙规范施救,拦截车辆,并亲自护送到医院,为老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姑父也不甘落后,经常去西安市公安局拘留所给犯人讲课,鼓励他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他还担任驻地中小学课外辅导员,给学生讲形势,讲传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三姑情系故乡。

1984年,她与姑父结伴回乡探亲。她背着、拎着的满是药品和药械。乡亲们拥上来嘘寒问暖的同时,三姑也摆开“行囊”,逐一为乡亲们免费诊查治病。三姑笑着说:“让我报答父老乡亲一次!”邻居刘俊伍老爹胸口疼,三姑说是慢性胃炎,拿出整盒胃舒宁药丸给他;姜为州堂二大爷膝盖酸疼,三姑母说是老风寒发作,给了他几袋虎骨膏,告诉他还要用热毛巾热敷;曹老大的小孩久咳不止,三姑母拿出止咳露、消炎片一大捧……回乡三天,义诊三天,情洒三天!1986年10月,三姑因病辞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钟爱的医疗事业和深爱的亲人。三姑用一个普通女军人爱党报国、无私无畏的情怀,诠释了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建设家风,影响着一个家庭三代人。三姑是平凡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无比伟大。






